掠頂和灌頂,攻擊主戰坦克頂部的兩種方式

2020-04-22     紙上的宣仔

主戰坦克進入三代以後,普遍採用鋼裝甲,復合裝甲,有的還採用爆炸反應裝甲,厚度動輒搞到700mm以上,對空心裝藥戰鬥部的等效則達到1000mm左右。這使得一般的反坦克飛彈在面對主戰坦克正臉的時候往往顯得力不從心。但重視防護也要兼顧重量,坦克既然重點加強了正面,那麼對頭頂和側面,就沒有辦法兼顧。於是在反坦克飛彈領域發展出了兩種技術路線,分別是掠頂攻擊和灌頂攻擊,它可以專門打坦克的天靈蓋。

掠頂攻擊

掠頂攻擊的代表是BGM-71 TOW 2B反坦克飛彈,即陶式反坦克飛彈。注意陶式反坦克飛彈型號很多,並非所有的都能做到掠頂攻擊,只有TOW 2B的才支持這種模式。陶氏的掠頂攻擊,是讓通過無線電或雷射測高計讓飛彈始終維持離地僅5米的高度飛行,一般來說坦克的高度不超過2.5米,即便算上坦克的橫風傳感器和天線,也不會超過3米,所以這個高度可以保證飛彈可以順利飛掠坦克的頭頂。飛到坦克頭頂上時,飛彈通過光/磁/熱傳感器感知到坦克的存在,從而控制引爆戰鬥部。

陶式反坦克飛彈發射瞬間


陶式反坦克飛彈的掠頂攻擊效果

陶式擁有2枚戰鬥部,一枚前級戰鬥部,一枚反坦克戰鬥部,不過從圖紙上看兩枚似乎都是空心聚能裝藥的戰鬥部,爆炸時金屬射流的方向朝正下方。受到陶式飛彈直徑的限制,這種空心聚能裝藥戰鬥部有辦法像其他陶式型號或者其他反坦克飛彈的戰鬥部那樣擁有強大的穿深;但是因為坦克的頂部裝甲最為薄弱,所以撬開坦克的腦袋還是很容易的。

TOW 2B的戰鬥部和其他陶式反坦克飛彈的對比


TOW 2B的的聚能戰鬥部的金屬射流是朝下的


陶式反坦克飛彈由於採用的是線導的方式,而且飛行軌跡平直,所以射程遠,抗干擾性極強,一直到今天仍然在美國陸軍大量服役。


灌頂攻擊


只要是玩過《現代戰爭》的同學,一定對遊戲里的標槍反坦克飛彈有著極為深刻的印象。這種飛彈是一種單兵即可操作的反坦克飛彈。標槍飛彈具備發射後不管的能力,這是因為它採用的是紅外線成像導引(IIR),飛彈具備模式識別的能力。所以它的抗干擾性極強。這種飛彈採用的是灌頂攻擊的方式(也叫攻頂模式),飛彈打出去後先爬升到150米的高度,在末端俯衝攻擊目標。由於坦克頂部裝甲薄弱,同時飛彈並使用兩枚錐形裝藥的縱列彈頭,比陶式彈頭與彈體筒身垂直的方式威力大得多,所以這種打擊效果簡直是毀滅性的。同時因為是打的高拋彈道,人員不必一直出現在目標的視野里,所以作戰小組的隱蔽性更高。除了可以對付坦克外,標槍還可以對付低空低速運動的直升機。目前可以進行灌頂攻擊的反坦克飛彈除了標槍,還有以色列的長釘,我國的紅箭-10和紅箭-12。

《COD:現代戰爭》中的反坦克神器,標槍反坦克飛彈


灌頂攻擊的反坦克飛彈發射出去後首先要爬到一定高度,然後再俯衝攻擊目標


標槍飛彈的瞄準視野


掠頂和灌頂,攻擊主戰坦克頂部的兩種方式

我國的紅箭12同樣支持這種灌頂攻擊模式


掠頂和灌頂,攻擊主戰坦克頂部的兩種方式

紅箭-10的攻頂模式和光纖回傳的紅外成像


攻頂模式的缺點

不過需要說明的是,其實這種攻頂模式也是有缺點的,尤其是在單兵反坦克飛彈上缺點尤為明顯,一個是貴,一個是射程不足。貴是因為這種攻擊模式只能用紅外成像導引,使用的是昂貴的紅外凝視焦平面成像器件,而且還要有處理能力強大的CPU,FPGA等晶片和配套算法。一枚標槍反坦克飛彈的價格高達10.6萬美元,除了土豪的美國人能給配發到裝甲步兵班,也就沒誰了。

這種攻頂反坦克飛彈射程,不足是因為,飛彈首先要飛到一定高度再往下打,浪費了不少的推進劑;而且即便是紅外器件已經很貴了,但為了考慮可批量生產性,在反坦克飛彈上用的還是非製冷系統的低配版本,所以鎖定距離與使用氣體製冷系統的便攜防空飛彈,紅外格鬥彈還是不能比。像標槍反坦克飛彈的射程只有2.5公里,我國的紅箭-12在攻頂模式下只有2公里,這個距離往往非常容易被擁有先進觀瞄的戰鬥車輛發現。所以紅箭12並沒有像標槍那樣,只有灌頂攻擊模式,還有水平飛行直接攻擊的模式。這種模式下使用的是紅箭-8那種傳統的半主動雷射制導,雖然沒辦法攻頂,但是射程一下子翻了一倍,達到了4公里,成本較攻頂模式也要小得多。

紅箭12有兩種制導模式,使用上比較靈活


坦克的應對

隨著掠頂和灌頂攻擊的反坦克飛彈取得的戰果越來越多,主戰坦克也已經開始重視起頂部的防護。比如以色利的梅卡瓦4,梅卡瓦向來是將成員生存性擺在第一位,因此在裝甲防護上可以說是全方位保障,除了一圈的蝶形裝甲外,頂部的裝甲也是十分厚重。

梅卡瓦艙門處,可以看到艙門和附近的裝甲的厚度

我國的VT-4主戰坦克,也擁有在頂部假裝額外的爆炸反應裝甲模塊能力。在最近出口到巴基斯坦的VT-4圖片上,我們可以發現這輛VT-4在頂部有安裝裝甲塊,這是以前出口版本的VT-4沒有的;此外我們可以看到VT-4的炮塔正面主裝甲上有掛鉤一樣東西,推測就是用來加掛防頂部攻擊裝甲的。隨著攻頂武器的普及,各國也必然越來越重視。

出口到巴基斯坦VT-4的頂部防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xU7DpHEBfwtFQPkd3rU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