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有坦克能否安裝雷射炮?軟殺傷的已經有了,硬的暫時還看不到

2020-02-02     紙上的宣仔

雷射武器,可以分為軟殺傷和硬殺傷型。其實軟殺傷的雷射武器已經有現成的產品了,本質上就是一種光電對抗系統,我國99式和99A上裝的就是。而硬殺傷的雷射武器由於功率高可以直接將來襲飛彈摧毀,而且容錯率高,長遠看比動能殺傷的主動防護系統更有前途。但目前的高能雷射武器重量體積都較大,短期內還看不到裝到坦克上的可能。不過以美國為代表的先進國家已經開始了車載雷射武器防禦系統的規劃。下面簡單介紹一下兩種殺傷模式的原理。

軟殺傷雷射武器

軟殺傷的原理,就是用低功率的雷射照射到半主動雷射制導反坦克飛彈的導引頭上,使飛彈的導引頭光學器件受到干擾甚至飽和,無法接收到己方的雷射指示,從而丟失目標。目前世界上絕大多數的單兵反坦克飛彈和車載反坦克飛彈都是使用雷射紅外復合制導的,所以雷射軟殺傷是可以對付的。

世界上銷量較好的米蘭反坦克飛彈,就屬於雷射制導的反坦克飛彈

比較典型的軟殺傷的雷射武器是我國99式上的雷射壓制系統,這種系統由雷射預警接收機和雷射壓制系統組成。這種系統可以在360°方向上感知對方的雷射照射,並且迅速進行定位,然後啟用雷射壓制系統用較強功率的雷射對瞄準源進行雷射壓制,摧毀其光電器件,甚至照瞎射手的眼睛。


首先要用雷射告警接收機感知360°方向上的目標

這套系統即可以隨動於車長周視鏡,通過人工識別目標後進行干擾,也可以通過雷射預警接收機感知到照射源後自動進行干擾,對5公里外的致盲能力達到100%,在自然光線(比如黃昏)不強的情況下甚至可以達到8公里,對付埋伏在附近,使用半主動雷射制導的反坦克飛彈小組以及正在進行雷射測距的敵方坦克都可以進行先發制人的干擾致盲。


99式上的雷射壓制系統


99式坦克雷射壓制系統工作原理

這套雷射壓制系統雖然是我國首創,但其思路並非是憑空出現。其實之前的坦克上的紅外干擾系統就是。比如俄羅斯的T-90上的「窗簾」的光電對抗系統。它是用2個1KW的紅外大燈(就是T-90標誌性的2個"紅眼睛")通過調製脈衝來進行干擾,但由於干擾距離遠不如99式的雷射壓制系統,所以主要以干擾飛行中的飛彈為主。


T-90的「窗簾」廣電干擾系統,擁有兩個標誌性的「紅眼」

硬殺傷雷射武器

另外一種就是硬殺傷,這個也是最符合我們對雷射武器想像,就是通過一段時間的高功率雷射持續照射,使目標表面驟然升高,穿孔;另一方面,周圍的空氣受熱膨脹,將產生類似炸藥爆炸一樣的效果:


被雷射武器擊毀的火箭彈

目前車載雷射武器走的最遠的是美國,比如美國就在斯特瑞克裝甲車改裝的多任務高能雷射武器系統(MMHEL),採用的是50KW級的光纖雷射器,MMHEL將用來對付直升機、飛彈和無人機,在實驗中已經擊落了60多架各種類型的無人機,表現非常出色。


使用斯特瑞克裝甲車改裝的MMHEL,車身側面紅色的是被擊落的各種無人機的標識


MMHEL可以擊落無人機、來襲飛彈和直升機


美國戰鬥能力發展司令部(CCDC)規劃的未來6層防禦系統,雷射武器占據了很大比重

不過MMHEL的雷射武器設備重量和占據的體積非常大,以至於需要一輛改裝的斯特瑞克裝甲車,裝上這門雷射炮後就無法實現正常運兵的功能了。

現有坦克上為什麼無法安裝硬殺傷武器系統?

那麼雷射武器能否像主動防護系統那樣裝到主戰坦克上呢?目前看還不存在這樣的可能。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雷射武器的重量體積太大,三代坦克上找不到它的空間;二是雷射武器只能對付有裝藥和有制導系統,飛行速度較慢的彈藥,對付純粹的動能彈,比如飛行速度在1600-1800m/s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是較為無力的,既不能保證穩定長時間的照射,也無法改變其運動方向,這方面的是不如主動防護系統(至少主動防護系統擁有攔截動能彈的潛力)。

雷射武器對付沒有裝藥和電子元件的動能彈還是比較乏力的

雷射武器的體積重量太大

目前看,最小的硬殺傷雷射武器應該是雷神的HELWS,這應該是最小的硬殺傷系統了;不過就這個也需要一輛小型越野車來承載,而這套系統僅能用來殺傷大疆無人機這種級別的飛行物。這種雷射武器摧毀反坦克飛彈的彈體著實有點困難,不過摧毀導引頭倒不是什麼難事。問題在於,如果是僅僅摧毀導引頭的話,用99式上那種雷射壓制系統都可以做到,完全用不上這麼大的傢伙。

HELWS系統

就這個HELWS,要裝到現有的主戰坦克加裝雷射硬殺傷是挺困難。拿美國人自己的M1A2 Sepv2來說,本身坦克就已經達到60多噸的重量,這樣的雷射武器系統又占據如此大的體積,炮塔內根本放不下,炮塔外部也很難容納。M1A2雖然有加裝主動防護系統的版本,但主動防護系統本身採用的是分布式的結構,可以貼合到炮塔周邊一圈,倒也分散了對空間的需求,但雷射器連同電源是一個整塊的大傢伙,是沒有辦法分散的。所以如果要給坦克裝上雷射武器,坦克本身必須要重新設計。比如採用無人炮塔,甚至是開發無人坦克,只有這樣才給如此龐大的雷射發射裝置和電源讓出空間。

加裝主動防護系統的M1A2,重量已經接近80噸


美國下一代陸軍作戰車輛中,就出現了僅27噸的無人坦克,這種坦克存在假裝雷射武器的潛力

不斷完善的主動防護系統

將來坦克能否裝上雷射武器,還取決於主動防護系統的競爭力。目前的主動防護系統還以防禦低速的反坦克飛彈、迫擊炮彈、火箭彈、破甲彈為主,但各國都已經開始了對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攔截技術的研究。就在剛剛不久,以色列的「鐵拳」主動防護系統首次在實驗中攔截下了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創造了主動防護系統的新紀錄。這意味著將來的主動防護系統具備了所有彈種的攔截能力,無疑對硬殺傷雷射武器構成了很大的優勢。當然如果雷射武器可以小型化,那麼給坦克裝上一具器倒也不虧,因為雷射武器可以在間隔較遠的距離摧毀來襲彈藥,不會對伴隨步兵造成傷害,而主動防護系統已工作,伴隨步兵怕是要凶多吉少。

總結一下,按照可以遇見的將來,雷射炮車將會編入機械化部隊,作為伴隨防禦系統使用,而坦克是否裝上雷射武器還存在變數。如果未來雷射武器技術出現突破性的進步,體積重量進一步縮小,那麼給每輛坦克上加裝一門雷射炮也是完全可能,只是短期內還看不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NmxhC3ABjYh_GJGVtMu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