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教授心語、格言、名句!至理名言,人生啟迪,受益匪淺!

2020-04-20     愛我國學

關 於 做 人

一個人炫耀什麼,說明內心缺少什麼。

一個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人都有以第一印象定好、壞的習慣。認為一個人好時,就會愛屋及烏;認為一個人不好時,就會全盤否認。

人越是得意的事情,越愛隱藏;越是痛苦的事情,越愛小題大作。

這個世界,既不是有錢人的世界,也不是有權人的世界,它是有心人的世界。

世界上1%的人是吃小虧而占大便宜,而99%的人是占小便宜吃大虧。大多數成功人士都源於那1%。

經營自己的長處,能使你人生增值;經營你的短處,能使你人生貶值。

生命猶如一片綠葉,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變得枯黃,但他的葉脈還是那麼清晰可見。

人如果靠吃飯活著,那飯不叫飯,叫飼料。

關 於 婚 姻

我們一直在尋覓,尋覓,那個我們都有的結局

婚姻的殺手有時不是外遇,而是時間。

現代的婚姻是情感的產物,更是競爭的結晶。

怕爹是孝順,怕老婆是愛情。

任何一個傻瓜都會引誘一個姑娘;但是知道怎樣離開她只有成熟男人才能做到。

戀愛是想一個人的心,婚姻是拴一個人的心,愛情是吞一個人的心

把愛情投資在一個人身上,冒險;把愛情投資在許多人身上,危險。

婚後的男女莫不「喜出」「望外」。

「總」要為愛人著想,「經」得起愛人嘮叨,「理」應對愛人謙讓,男人應當「總經理」。

三人行,必有我師;三劍客,必有一強;三角戀,必有一傷。

那些刻在桌椅背後的愛情,會不會像水泥地上的花朵,開出地老天荒的、沒有風的森林。

牽著我的手,閉著眼睛走,你也不會迷路。

關 於 失、得

要做到內心的強大,一個前提是要看輕身外之物的得與失。

內心有一種在理性制約下的自信與鎮定,這是因為他有著寬廣的胸懷和高遠的志向。

人年輕時都是在用加法生活,但是到一定層次時,要學會用減法生活。你的心靈如果被所得堆滿,最後就會累於得。

當你再也沒有什麼可以失去的時候,就是你開始得到的時候。

有所得是低級快樂,有所求是高級快樂。

「一個人的自信心來自哪裡?它來自內心的淡定與坦然」;「患得患失的人,不會有開闊的心胸,不會有坦然的心境,也不會有真正的勇敢」;「一個人內心有所約制,就會在行為上減少過失」;「能夠反省自己的錯誤並且勇於改正,就是儒者所倡導的真正的勇敢」

一個人身邊的位置只有那麽多,你能給的也只有那麽多,在這個狹小的圈子裡,有些人要進來,就有一些人不得不離開。

關 於 學 習

一個人的生命如同下棋,要看在多大的格局上展開。

向書本學,不如向人世學。

善於轉換思路,是一種大智慧。

學習永遠不是一種僵死的事情。

學習要加,驕傲要減,機會要乘,懶惰要除。

童年的無知可愛,少年的無知可笑;青年的無知可憐;中年的無知可嘆,老年的無知可悲。

中國人學美國人容易,中國人學中國人難。

人的成長要接受四個方面的教育:父母、老師、書籍,社會。有趣的是,後者似乎總是與前面三種背道而馳。

沒有不合格的學生,只有不合格的家長。

多思、多想、多聽、多看、謹言、慎行這麼做的好處就是讓自己的少一點後悔。我們在做一件事這前要先想後果,我們做事要先往遠處想想,謹慎再謹慎,以求避免對他人的傷害,減少自己之後的悔恨。說話要用腦子,做事要考慮後果,這是為人處事很重要的一點

關 於 寬 容

與他人一份情懷,與自己一份方便,給世界一份溫暖,給自己一份寬和。

寬容源於理解,就是看一看他人的境遇和自己的生活,將心比心。

忠恕,簡單來說,就是忠誠於自己,善待他人。

有一種人只做兩件事:你成功了,他妒嫉你;你失敗了,他笑話你。

人有兩隻眼睛,全是平行的,所以應當平等看人;人的兩隻耳朵是分在兩邊的,所以不可偏聽一面之詞;人雖只有一顆心,然而有左右兩個心房,所以做事不但要為自己想,也要為別人想。

真誠並不意味著要指責別人的缺點,但意味著一定不恭維別人的缺點。

一個人的視力本有兩種功能:一個是向外去,無限寬廣地拓展世界;另一個是向內來,無限深刻地去發現內心。

該放下時且放下。你寬容別人,其實是給自己留下來一片海闊天空。

人允許一個陌生人的發跡,卻不能容忍一個身邊人的晉升。因為同一層次的人之間存在著對比、利益的衝突,而與陌生人不存在這方面的問題。

敵人變成戰友,多半是為了生存;戰友變成敵人,多半是為了金錢。

把事情變複雜很簡單,把事情變簡單很複雜。

地球是運動的,一個人不會永遠處在倒霉的位置。

我們可以躲開大家,卻躲不開一隻蒼蠅。生活中使我們不快樂的常是一些芝麻小事。

失言就是一不小心說了實話。

你克制自己不好的地方,你的心情就會平和下來,一旦平和了,仁愛就會流露。

要理想不要幻想,要激情不要矯情,凡事知足常樂。

關於競爭、成功 

一個人幸運的前提,其實是他有能力改變自己。

成功的職業,不一定是你心中的理想。

人生的意義不在於拿一手好牌,而在於打好一手壞牌。

成功是一種觀念,致富是一種義務,快樂是一種權利。

競爭,其實就是一種友誼,在對手的幫助下提高你的聰明度,害怕競爭的人已經輸給了對手。

錢可以幫窮人解決問題,卻幫富人製造問題。

「危機」兩個字,一個意味著危險,另外一個意味著機會,不要放棄任何一次努力。

「敏」,就是能夠抓住無所不在的機遇。

「敏」不僅僅是表現在這樣一種敏銳、敏捷上,還表現在一個人對自己生命的自省,對環境的觀察上,能夠防微杜漸。

不是每一次努力都會有收穫,但是,每一次收穫都必須努力,這是一個不公平的不可逆轉的命題

越是競爭激烈,越是需要調整心態,並且調整與他人的關係。

如果是棵小草,即使在最好的企業里,你也長不成大樹。果真如此,不如歷經風雨,把自己培養成名貴花卉。

最好的進攻就是進攻自己。

世界上只有想不通的人,沒有走不通的路。

真正的財富是一種思維方式,而不是一個月收入數字。

一個人想平庸,阻攔者很少;一個人想出眾,阻攔者很多。不少平庸者與周圍人關係融洽,不少出眾者與周圍人關係緊張。

二十一世紀工作生存法則就是:建立個人品牌,把你的名字變成錢

關於人生風景

一個人總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風景,聽陌生的歌,然後在某個不經意的瞬間,你會發現,原本費盡心機想要忘記的事情真的就這麼忘記了。

一個心寬的人,看到的世界一定是寬闊的境界;而一個小心眼的人,看到的世界一定是狹窄的天地。

同樣的生活,不同的解釋,境界就大不一樣。

記憶像是倒在掌心的水,不論你攤開還是緊握,終究還是會從指縫中一滴一滴流淌乾淨。

我們微笑著說:我們停留在時光的原處,其實早已被洪流無聲地捲走。

有些人會一直刻在記憶里的,即使忘記了他的聲音,忘記了他的笑容,忘記了他的臉,但是每當想起他時的那種感受,是永遠都不會改變的。

那些以前說著永不分離的人,早已經散落在天涯了。

誰是誰生命中的過客,誰是誰生命的轉輪,前世的塵,今世的風,無窮無盡的哀傷的精魂.最終誰都不是誰的誰

這個城市沒有草長鶯飛的傳說,它永遠活在現實裡面,快速的鼓點,匆忙的身影,麻木的眼神,虛假的笑容,而我正在被同化。

時光沒有教會我任何東西,卻教會了我不要輕易去相信神話

離去,讓事情變得簡單、人們變得善良,像個孩子一樣,我們重新開始。

一隻野獸受了傷,它可以自己跑到一個山洞躲起來,然後自己舔舔傷口,自己堅持,可是一旦被噓寒問暖,它就受不了。

因為我知道你是個容易擔心的小孩,所以我將線交你手中,卻也不敢飛得太遠。

如果我們都是孩子,就可以留在時光的原地,坐在一起,一邊聽那些永不老去的故事,一邊慢慢皓首。

當你真正愛一樣東西的時候,你就會發現語言多麼的脆弱和無力,文字與感覺永遠有隔閡。

遺忘是我們不可更改的宿命。所有的一切,都像是沒有對齊的圖紙,從前的一切回不到過去,就這樣慢慢延伸 ,一點一點的錯開來也許錯開了的東西我們真的應該遺忘了。

我不喜歡說話,卻每天說最多的話;我不喜歡笑,卻總笑個不停。身邊的每個人,都說我的生活好快樂,於是我也就認為自己真的快樂。可是為什麼我會在一大群朋友中突然地就沉默,為什麼在人群中看到個相似的背影就難過,看見秋天樹木瘋狂地掉葉子,我就忘記了說話,看見天色漸晚路上暖黃色的燈火,就忘記了自己原來的方向...

你給我一滴眼淚,我就看到了你心中全部的海洋。

你笑一次,我就可以高興好幾天;可看你哭一次,我就難過了好幾年。

躲在某一時間,想念一段時光的掌紋;躲在某一地點,想念一個站在來路也站在去路的,讓我牽掛的人。

從蛹破繭而出的瞬間,是撕掉一層皮的痛苦徹心徹肺。很多蝴蝶都是在破繭而出的那一刻被痛得死掉了。

就在那一瞬間,我仿佛聽見了全世界崩潰的聲音。

關於交友、樂觀

結交那些快樂的、能夠享受生命的、安貧樂道的朋友。

你要結交那種有平常心的朋友。他會幫你看開暫時的得失,超脫利益的糾纏,得到心靈的撫慰,獲得精神的棲息地。

你與其跟他人斗,不如跟自己斗,想辦法提高自己的素質和修養。

飛機場的****一會兒就停止了,這裡的人都是有著自己的方向的,匆匆地起飛,匆匆地下降,帶走別人的故事,留下自己的回憶。

我的眼淚留了下來,灌溉了下面柔軟的小草,不知道來年,會不會開出一地的記憶和憂愁.。

我們像是表面上的針,不停的轉動,一面轉,一面看著時間匆匆離去,卻無能為力

大提琴的聲音就象一條河,左岸是我無法忘卻的回憶,右岸是我值得緊握的璀璨年華,中間流淌的,是我年年歲歲淡淡的感傷!

朋友總是為你擋風遮雨,如果你在遠方承受風雪,而我無能為力,我也會祈禱,讓那些風雪降臨在我的身上。

如果回憶象鋼鐵般堅硬那麼我是該微笑還是哭泣,如果鋼鐵象記憶般腐蝕那這裡是歡城還是廢墟?

凡世的喧囂和明亮,世俗的快樂和幸福,如同清亮的溪澗,在風裡,在我眼前,汨汨而過,溫暖如同泉水一樣湧出來,我沒有奢望,我只要你快樂,不要哀傷。

「我一直以為山是水的故事,雲是風的故事,你是我的故事,可是卻不知道,我是不是你的故事」。

還是火柴說的好啊,她說男人都是下半身動物。那些男人口口聲聲對你說給你下半生的幸福,其實是說給你下半身的幸福。

快樂和幸福那麼相似,可是快樂就是幸福嗎?

承認現實生活中的不足之處,並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彌補這種不足。

從某種意義上說,一個人心中有什麼,他看到的就是什麼。

迷惑多是因為眼界不夠大,井底之蛙怎麼能知道什麼叫海闊天空呢?

懷著樂觀和積極的心態,把握好與人交往的分寸,讓自己成為一個使他人快樂的人,讓自己快樂的心成為陽光般的能源,去輻射他人,溫暖他人,讓家人朋友乃至於更廣闊的社會,從自己身上獲得一點欣慰的理由。

「神於天,聖於地」是中國人的人格理想:既有一片理想主義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不妥協於現實世界上很多規則與障礙;又有腳踏實地的能力,能夠在這個大地上進行他行為的拓展。

中國哲學崇尚的是一種莊嚴、理性和溫柔敦厚之美。

真正的和諧決不僅僅是一個小區鄰里之間的和諧,也不僅僅是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還包括大地上萬物和諧而快樂地共同成長;人對自然萬物,有一種敬畏,有一種順應,有一種默契。

物質意義上的幸福生活它僅僅是個指標,而真正從內心感到安定和對於政權的認可,則來自於信仰。

只有真正的賢者,才能不被物質生活所累,才能始終保持心境的那份恬淡和安寧。

關愛別人就是仁慈;了解別人就是智慧。

在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就是眼下你需要幫助的人,最重要的事就是馬上去做,最重要的時間就是當下,一點不能拖延。

我們每一個人的一生中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態度。用平和的態度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和苦難。

如果你因為錯過太陽而哭泣,那麼你也將錯過星星。

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內心的強大可以化解生命中的很多遺憾。

其實就像我們面前有半瓶子酒,悲觀主義者說:這麼好的酒,怎麼就剩半瓶了?樂觀主義者說:這麼好的酒還有半瓶呢!

如果你的心靈很敞亮,很仁厚,你有一種坦率和勇敢,那麼你有可能收穫到許多意想不到的東西。

你想要做一個別人願意和你交流也可以和你交流,最關鍵是的你要有一個敞亮的心懷。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提倡的是一種人生的效率和人格的尊言。

如果你有事沒事總是跟在國君(領導)旁邊,雖然表示親近,但離自己招致羞辱就不遠了;你有事沒事總是跟在朋友旁邊,雖然看起來親密,但離你們倆疏遠也就不遠了。

要本著平等和理性的態度去尊重每一個人,彼此之間留一點分寸,有一點餘地。花未全開,月未圓。這是人間最好的境界,花一旦全開,馬上就要凋謝了,月一旦全圓,馬上就要缺損了。而未全開未全圓,仍使你的心有所期待,有所憧憬。

「修己以敬」好好修煉自己,保持嚴肅恭敬的態度,「修己以安人」在修煉好自己的前提下,再想法讓別人安樂。「修身」是對國家、對社會負責任的第一前提。「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是一種信仰,一種情懷,一種社會擔當,但是前提是樸素的,是始自腳下的。修身養性、做好自我,就是起點。

一個人內心沒有了「憂」、「惑」「懼」,自然就減少對外界的報怨和指責,也就增強了把握幸福的能力,而增強把握幸福的能力,正是學習的終極目的。

小人就是沒有大眼界,搶占眼前小便宜的人。

構建和諧社會,就是要把每一個人不同的聲音和諧融入到在的集體的聲音當中。真正的和諧就是在堅持不同的聲音,不同觀點的前提下,對於他人的一種寬容,一種融入。

君子的力量永遠是行動的力量,而不是語言的力量。

我們應結交那些可以完善自己品德,提高自身修養,豐富你的內涵的人。結交那些快樂的,能夠享受生命,安貧樂道的朋友。

生活中真正的快樂是心靈的快樂,它有時不見得與外在的物質生活有緊密的聯繫。真正快樂的力量,來自心靈的富足,來自於一種教養,來自於對理想的憧憬,也來自於與良朋益友的切磋與交流。

每一個成年人都有他生命中的光榮與隱痛,真正的好朋友不要輕易去觸及他的隱痛。

選擇一個朋友,就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自己修身養性是交到好朋友的前提,等於給自己打開了最友善的世界。能夠讓自己的人生具有光彩

關於理想、內心與心靈

一個人真正的力量並不表現有某種卓越的才華,某種炫耀的技巧,而是一種和緩的凝聚力。

君子之驕,驕傲的是內心的風骨。

人的身體、人的生命是可以消耗掉的,但是人的思想仍然可以傳承。對莊子來說,思想的傳承遠遠勝於一個生命。

一個人志向至關重要,決定他一生的發展方向。

在今天看來,一個人的發展往往不在於終極理想有多高遠,而在於眼前有一個什麼樣的起點。我們往往不缺乏宏圖偉志,而缺少通向那個志願的一步步積累起來的切實的道路。

抉擇過多,人生之累相對也多。

在人的內心應該堅持自己的秉性而不要隨波逐流,而面對外在的世界,則應該通達和順應。

一個人做事的時候要知道什麼是禮儀廉恥,也就是對自己要有所約束,內心有堅定的不妥協的做人標準。同時,要對社會有用,要為社會做事。

一個人真正的聰明,都不是作用於外在世界,而是靜下心來,發現自己生命中最本初的願望。

只有內心安靜、勇敢,在外在的氣度上才能表現為處變不驚。

人做事要做得好,要穿越三個階段:忘利、忘名、忘我。

人生的大智慧是,為自己雪中送炭,而不要總是錦上添花。

理想之道就是給我們一點儲備心靈快樂的資源。

在這個世界上智力比速度更重要,判斷力比技巧更高明。

成功的職業,不一定就是你心中的理想。

物質的東西越多,人就越容易迷惑。

表面看來毫無價值的東西,會給人心一個淡定的起點。

要學會把有限的知識融會貫通,融入自己的生命。要一邊學,一邊想,一邊應用。

成長是內心在歷練中逐漸強大,所謂人生的歸位是把外在的東西變成內心的力量。

知天命就是內心有一種定力去應對外界。

只有建立自己內心的價值系統才能把壓力變成生命的張力。

我們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心靈太少。

勇敢有時候是理性制約下的一種鎮定和自信。有德有仁的人才能真正做到心靈的勇敢。

三流的化妝是臉上的化妝;二流的化妝是精神的化妝;一流的化妝是生命的化妝。

是英雄表現出來,是人才體現出來,是蠢才顯現出來。

整個的外在世界就是人生最好的老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x57pmHEBnkjnB-0zucSH.html



夏日詩詞100首

2020-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