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論語》里的成語,附出處!

2020-04-23     愛我國學


1、【犯上作亂】《學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

  2、【巧言令色】《學而》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3、【一言以蔽之】《為政》:「《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4、【溫故知新】《為政》:「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5、【見義勇為】《為政》:「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

  6、【是可忍,孰不可忍】《八佾》:「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

  7、【盡善盡美】《八佾》:「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

  8、【朝聞夕死】《里仁》:「朝聞道,夕死可矣。」

  9、【朽木不可雕】《公冶長》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

  10、【聽其言而觀其行】《公冶長》:「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11、【中道而廢】《雍也》中道而廢: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

  12、【文質彬彬】《雍也》:「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13、【見賢思齊】《里仁》:「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14、【舉一反三】《述而》:「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15、【暴虎馮河】《述而》記載,「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16、【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泰伯》:「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17、【任重道遠】《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18、【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19、【各得其所】《子罕》子曰:「吾自衛反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

  20、【逝者如斯】《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21、【華而不實】《子罕》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

  22、【後生可畏】《子罕》:「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23、【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鄉黨》:「齋必變食,居必遷坐。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24、【登堂入室】《先進》:「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

  25、【過猶不及】《先進》:「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

  26、【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顏淵》:「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27、【成人之美】《顏淵》:「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28、【察言觀色】《顏淵》:「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29、【以文會友】《顏淵》:「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人。」

  30、【一言興邦】《子路》:「一言而可以興邦,有諸?」

  31、【近悅遠來】《子路》:「葉公問政。子曰:『近者說(悅),遠者來。』」

  32、【欲速不達】《子路》:「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33、【言必信,行必果】《子路》: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曰:「敢問其次。」曰:「宗族稱孝焉,鄉黨稱弟焉。」曰:「敢問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

  34、【言過其實】《子路》: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35、【以德報怨】《憲問》:「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36、【怨天尤人】《憲問》:「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

  37、【一以貫之】《里仁》:「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3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魏靈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39、【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衛靈公》:「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40、【當仁不讓】《衛靈公》:「當仁不讓於師。」

  41、【有教無類】《衛靈公》:「子曰:『有教無類。』」

  42、【禍起蕭牆】《季氏》:「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於邦內,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

  43、【血氣方剛】《季氏》: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44、【色厲內荏】《陽貨》:「色厲而內荏,譬諸小人,其穿窬之盜也與。」

  45、【道聽途說】《陽貨》:「道聽而塗(途)說,德之棄也。

  46、【飽食終日】《陽貨》:「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

  47、【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微子》:「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

  48、【無可無不可】《微子》:「我則異於是,是無可無不可。」

  49、【見危致命】《子張》:子張曰:「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祭思敬,喪思哀,其可已矣。」

  50、【學而優則仕】《子張》:「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51、【天下歸心】《堯曰》天下歸心: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天下之民歸心焉。

  52、【不恥下問】《公治長》:「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53、【惠而不費】《堯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

  54、【不亦樂乎】《學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55、【惡衣惡食】《里仁》:「士之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56、【發憤忘食】《述而》:「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57、【割雞焉用牛刀】《陽貨》:子之武城,聞弦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

  58、【誨人不倦】《述而》:「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59、【鳴鼓而攻之】【出處】《論語·先進》:「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60、【內省不疚】《顏淵》:「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61、【能近取譬】《雍也》:「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62、【匹夫不可奪志】《論語.子罕》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63、【輕裘肥馬】《雍也》:「赤之造齊也,乘肥馬,衣輕裘。」

  64、【三復斯言】《先進》:「南容三復白圭。」

  65、【殺身成仁】《衛靈公》:「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66、【善賈而沽】《子罕》:「有美玉於斯,韞櫝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

  67、【手足無措】《子路》:「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68、【駟不及舌】《顏淵》:「夫子之說君子也,駟不及舌。」

  69、【循序漸進】《憲問》:「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

  70、【循循善誘】《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

  71、【言必有中】《先進》:「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72、【言不及義】《魏靈公》:「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

  73、【仁人志士】《衛靈公》:「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74、【慎終追遠】《八佾》:「成事不說,逐事不諫,既往不咎。」

  75、【富貴浮雲】《述而》:「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76、【從井救人】《雍也》:「仁者,雖告之曰:『井有仁(仁人)焉。』其從之也?」

  77、【侃侃而談】《鄉黨》,「朝與下大夫言,侃侃如也;與上大夫言,誾誾如也,君在,踧踖(cù jí,恭敬不安的樣子)如也,與與如也。」

  78、【敬而遠之】《雍也》:「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

  79、【述而不作】《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80、【簞食瓢飲】《雍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81、【斗筲之器】《子路》:「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82、【斐然成章】《公冶長》:「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載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af8pXEBnkjnB-0zjHPe.html




夏日詩詞100首

2020-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