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氣多變,不少人一不小心就容易感冒著涼、感受風熱之邪,出現了咽喉疼痛不適,咳嗽咯痰,問我能不能給大家介紹一些利咽的方法。今天,我就來給大家介紹利咽一寶。
桔梗為桔梗科植物桔梗的根。《本草綱目》雲: 「此草之根結實而梗直,故名。」因其味苦,又稱苦桔梗;肥大肉白者為上品,習稱白桔梗、玉桔梗。2015年藥典記載,桔梗性平,味苦、辛,歸肺經,能宣肺,利咽,祛痰,排膿,常用於咳嗽痰多、胸悶不暢、咽痛音啞、肺癰咯膿。
01
桔梗利咽祛痰之名將
宣肺
肺主皮毛,外邪侵襲,首先犯肺,肺失宣肅,則氣機不利,呼吸不暢,咳嗽咳痰。桔梗味辛善散,主入上焦肺經,長於開宣肺氣、祛痰利膈,為治肺失宣肅咳嗽之要藥。
桔梗還是引經藥,可以引諸藥入肺,再藉助肺的宣降而布散周身。《珍珠囊藥性賦》中稱「其用有四:止咽痛,兼除鼻塞;利膈氣,仍治肺癰;一為諸藥之舟楫;一為肺部之引經」。
如治療脾虛腹瀉的參苓白朮散中加入桔梗,則能宣利肺氣,通調水道,有助於水濕的外排,治療大便稀爛,又能載藥上行,健脾之時又助於培土生金、祛濕化痰,這是因為「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
利咽
對於咽痛、咽喉異物感的患者,我常常會給他們用上桔梗這一味藥,因為桔梗長於利咽喉,如《珍珠囊》指出,其「療咽喉痛,利肺氣」。
對於外感引起的肺氣內閉,可以與解表藥同用,如麻黃、荊芥、防風;如果是熱毒壅盛的,可以與清熱解毒藥同用,如黃芩、金銀花;如果是陰虛火旺,上灼咽喉,也可以與滋陰降火的生地黃、玄參、麥冬同用。
化痰
教材《中藥學》將桔梗歸為化痰止咳平喘藥一類,說明它是一味很好的化痰藥。
桔梗是治療咳嗽痰多的一個要藥,加上它的藥性比較平和,祛痰止咳的效果又相當明顯,所以臨床上凡是咳嗽痰多的,不管什麼證型,偏寒的,偏熱的,有外感的,沒有外感的,都可以使用桔梗。
如風熱襲肺者配合桑葉、菊花等以疏風清熱、宣肺化痰,如桑菊飲;寒痰咳嗽者可配半夏、橘紅等以溫化寒痰;痰熱咳嗽者可配黃芩、瓜蔞皮、浙貝母等以清熱化痰。
排膿
桔梗性散上行,能利肺氣以排膿痰,有較好的排膿功效,可用於肺癰、腸癰,甚至外癰之膿症。
桔梗善治肺癰,如著名的中藥方劑「桔梗湯」,乃治肺癰之基本方。《金匱要略·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治第七》:「咳而胸滿,振寒,脈數,咽干不渴,時出濁唾腥臭,久久吐膿如米粥者,為肺癰,桔梗湯主之」。
肺癰是中醫的病名,指由於熱毒瘀結於肺,以致肺葉生瘡,肉敗血腐,形成膿瘍,以發熱,咳嗽,胸痛,咯吐腥臭濁痰,甚則咯吐膿血痰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病證,主要見於西醫學的肺炎肺膿腫、支氣管擴張並感染等。
02
注意事項
1、桔梗性升散,凡胃氣上逆之嘔吐、肝風上擾之眩暈、陰虛火旺之咳血等不宜用。
2、桔梗一般用量在3~10g。劑量過大,對胃會有刺激,可引起胃脘不適、噁心,甚至嘔吐。
推薦食療方:桔梗薄荷甘草湯
材料:桔梗10克,薄荷5克,生甘草10克。
做法:將桔梗與生甘草放入鍋中,加1.5碗水後,武火煎開後改文火,薄荷後下煎至半碗水,飯後溫服。
功效:清熱化痰,利咽止咳。
適合人群:感受風熱的咽喉疼痛不適、咳嗽咯黃痰。
桔梗宣肺利咽、化痰止咳;薄荷性涼,味辛,歸肺、肝經,能宣散風熱、利咽止痛;甘草性平,味甘,歸心、肺、脾、胃經,具有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等作用。三藥配伍清熱化痰、利咽止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