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歡自己的日常生活嗎?

2019-09-24     白露為霜ts

人什麼時候喜歡上自己的日常生活了,才算是真正生出了人生智慧。——《半山文集》

好的生活,是自己喜歡的生活。有人喜歡說走就走的瀟洒,有人喜歡偷得浮生半日的閒散,生活沒有標準,幸福的途徑不止一條。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是莫大的幸福。

很多時候,我們無法定製我們的生活,理想和現實終究是有差距的。這段距離,可能需要我們窮其一生去填補。在填補的過程中,慢慢地,眼前的狀態越來越和我們達成默契,我們不知不覺地適應了這種狀態,沉浸在這種狀態中,漸漸忘記了我們想要到達的終點。但,這並不是妥協,而是與生活握手言和。不較勁, 不擰巴,不糾結。

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日常生活里其實並沒有發生什麼大事,也常常令人覺得疲憊。

題主的描繪是這樣的:有時會感到自己的生活其實很普通,發生的一些負面事件也很「大眾」,比如和鄰居、同事不睦,比如對現在的工作不滿意,比如被好友誤會,被小偷偷了手機……遇到的這些事情,其實都不是什麼非常要緊、非常嚴重的事,但也很難用「這是小事,無需在意」的心態去對待。 遇上這些事……找人大倒苦水很難,畢竟都是小事,為什麼往往這種事堆在一塊兒就讓人覺得非常疲憊?要怎麼做才能夠調節遇到這類事件時的心情?

這就是日常生活。每個人都需要面對瑣碎的日常,誰也無法逃離的人間煙火。

很多小事情會讓我們焦慮,被這些零碎的焦慮所左右的結果就是會感覺到,我的生活糟透了。認清了事情的真相,就不會被其左右。擁有足夠闊達的心態去對待這些小事,需要足夠地清醒。然後,一件事一件事地去解決它,先把它們分清主次,揀主要的,著急的事情排在前面去做。其實,無非是,問題,解決。

今年我又繼續帶畢業班,連續快十年了,每年的開學動員從未缺席,看著一屆屆孩子們來了又走,我就是那鐵打的營盤,他們就是那流水的兵。我的孩子從幼兒園一直到小學快畢業了,孩子和工作的矛盾也是同樣從未缺席。畢業班任務多,課多,下班時間晚,孩子經常需要站在校門口等我很長時間,我也需要每個學期去和同事換課,儘量讓孩子等我的時間少一點。遇上孩子生病不舒服,簡直是焦頭爛額一般。但是,過後,再想起來,我的感覺是,我真偉大,應付得了這麼多的事情。這種精神勝利法,讓我覺得,日子很累,但也充實。我的同事們,都很好,他們幫了我好多,我的心裡滿滿地,都是感激。

喜歡上了自己的生活日常,才是生出了人生智慧。其實我並不想要人生智慧,我只是想過得開心,活得痛快。

如果不能甘心於目前的日常生活狀態,不妨試著去改變。

金星,1991年,被聘為美國舞蹈節編舞,同年作品「半夢」獲美國舞蹈節「最佳編舞獎」。1996年,與北京市文化局合作創建了北京現代舞蹈團。1999年,成立了金星舞蹈團。2006年,創辦了「舞在上海」國際現代舞蹈節。2006年,金星獲英國普利茅斯大學達廷敦藝術學院榮譽藝術博士稱號。2012年,獲法蘭西共和國藝術與文學騎士勳章。等。

1995年,接受變性手術。術後短暫出現左腿癱瘓,康復後到上海作編舞工作 。

不想沉溺於不喜歡的生活,就勇敢去做改變。直到自己滿意為止。

楊麗萍(孔雀公主)國家一級演員、中國舞蹈家協會副主席,出生於雲南洱源,以「孔雀舞」聞名,被譽為繼毛相、刀美蘭之後的「中國第二代孔雀王」。1986年憑藉創作的表演獨舞《雀之靈》而一舉成名。2009年,憑藉《雲南映像》姊妹篇《雲南的響聲》成為中國第一個舉辦個人舞蹈晚會的舞蹈家。2011年,獲得年度女性榜樣獲獎和「影響世界華人」獎。

她活得像個仙子一樣,也有人說她不生孩子,不像正常人。但喜歡她的人,更多。

過喜歡的日子,喜歡日常的生活,普通人,也可以。

我們不是舞蹈家,不是作家,不是音樂家,但我們也可以一邊喜歡他們,一邊喜歡自己的小日子。


日常瑣碎,值得喜歡,日常驚喜,值得紀念,日常煩惱,同樣可以有打敗它們的成就感。

每個認真生活的人都值得尊敬,什麼樣的生活都會被人喜歡。我們都是有智慧的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vgfufm0BMH2_cNUgSYk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