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時常會碰上這樣的情況,有些人突然毫無徵兆的倒在地上,兩眼上翻、口吐白沫、意識喪失,甚至還會出現四肢痙攣,這時候,大家通常會說這是「抽風」了,也有人說是「癲癇」。那麼,這種情況到底是什麼原因引起的?癲癇和抽風是一回事兒嗎?出現「抽風」就一定是癲癇嗎?
癲癇,也就是民間常說的「羊癲瘋」或者「羊角風」,其發病率排在腦卒中之後,患者通常飽受折磨。癲癇是因為大腦異常放電導致感覺﹑意識、運動等方面出現暫時性的功能障礙。癲癇發作的時間通常不會太久,一般在幾分鐘左右。
抽風,也就是醫學上常說的驚厥,是腦神經功能紊亂導致的全身或者局部出現的抽搐,經常出現意識喪失或者障礙,甚至出現大小便失禁的情況。雖然說,患抽風的年齡和人群並不固定,但是,相對而言,老人和兒童更高發。
因為癲癇的主要表現是抽風,所以,很多人想當然的認為,出現抽風就是患了癲癇,甚至沒有經過專業診治就開始服用抗癲癇藥物,要知道,引起抽風的原因多種多樣,而癲癇的症狀也不只有「抽風」這麼簡單,出現類似症狀一定要到正規醫院接受治療,切忌盲目服藥。
癲癇發作都有哪些症狀?
癲癇通常會持續數年,發作時主要有四種表現。大發作:喉頭和肢體緊張、全身倒地抽搐、意識喪失,嚴重者還可能出現呼吸暫停,發病年齡通常在1歲到17歲之間。 小發作:屬於癲癇的常見類型,多表現為短暫的突然的意識喪失,交流障礙,一般不會出現跌倒情況,通常發作時間只持續幾秒或者十幾秒,每天發作次數較多。而精神運動性發作,發作之前通常有短暫的徵兆,發作時間多為夜間,患者一般表現為短暫的精神失常、意識障礙、表情茫然,甚至可能出現傷人、跑向外地的情況,另外,也有一些人會出現類似腸胃疾病的症狀。局限性發作:一般身體的某一個部位,比如嘴角、手指、腳部會不由自主的出現抽搐,但症狀相對較輕,患者的意識清楚,不存在交流障礙。癲癇發作的症狀有時可能不明顯,但是,如果身體、感官經常出現同一症狀,就要懷疑是不是癲癇。
如何確定癲癇?
確定癲癇,首先要進行評估檢查,同時結合核磁共振和腦電圖等方面的檢查結果才能確定。原發性癲癇多為遺傳因素所致,通常有家族史,雖然可以通過藥物治療,但通常持續時間比較長,而繼發性癲癇則需要明確致病原因,加強防範。繼發性癲癇多是因為外因所致,一般不會遺傳,而原發性癲癇,因為是基因異常導致的腦部發育問題,出現遺傳的可能性相對較大。
癲癇發作如何處理?
癲癇發作沒有特定的時間和地點,吃飯、睡覺、如廁的時候都可能出現症狀。不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外部刺激,比如感冒發熱、女性月經期或者喝咖啡等刺激性飲料也容易誘發癲癇,家屬要注意儘量避免危險刺激。
遇到周圍人發生癲癇,要格外注意。如果是小發作,一般不需要特殊處理,只需要注意防護,防止患者摔傷、出現意外即可,而遇到倒地意識喪失、咬舌頭的大發作時,就要採取措施,防止病人出現痰液誤吸和舌咬傷。在病人突然倒地之後,首先要把病人的頭偏向一側,防止出現窒息。如果患者出現口水多、痰液多的情況,要逐一及時清理和擦拭,同時,儘量把身邊的危險物品移走,還用手邊最近的東西墊在牙齒部位,防止出現咬傷舌頭的情況。另外,也不要強行喂水、喂藥,防止發生意外。
癲癇治療應該注意哪些細節,不傷身?
癲癇病經常能持續是十幾年甚至幾十年,不僅嚴重影響患者身心健康,還會給患者的家庭造成沉重負擔。想要治療癲癇,抗癲癇藥物不可或缺,這類藥物主要通過影響病人中樞神經元,最終達到防止癲癇復發的目的。雖然,目前市場上的抗癲癇藥物種類繁多,但大同小異,抗癲癇藥物在使用時要注意以下事項:
1、患者要配合治療,遵醫囑積極主動、按時按量服藥。如果合併有其他疾病的,要注意閱讀說明書,同時諮詢醫生,避免這些藥物相互作用。
2、抗癲癇藥物也要根據根據病情隨時調整用量,如果身體出現異常,要及時進行檢查之後再重新確定藥物的用量。
3、服用抗癲癇藥物的同時,還要注意補充多種維生素、葉酸,防止出現佝僂病和葉酸缺乏的情況。
4、避免刺激。游泳、登高、駕車、高空作業等都可能刺激癲癇的發作,要儘量避免。
5、養成良好的生活和飲食習慣,能夠降低癲癇復發的可能性,戒煙限酒、情緒穩定、避免過度勞累都能減緩復發。
癲癇是一種複雜的慢性疾病,屬於眾多大腦異常疾病中的一種,只要及時發現和干預,癲癇不僅可以控制,還能徹底治癒。千萬不要迷信所謂的民間偏方,防止浪費時間和金錢的同時還延誤病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u4EjjXMBd4Bm1__YQKX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