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老人更應該接種流感疫苗?副作用有哪些?5類人應謹慎

2022-10-19     荊山浮屠話健康

原標題:為什麼說老人更應該接種流感疫苗?副作用有哪些?5類人應謹慎

近兩年,由於疫情影響以及人們對於健康的重視,很多人開始養成秋冬季節注射流感疫苗的習慣,不過也有人從來沒有打過流感疫苗,認為打流感疫苗沒有什麼效果,還可能有副作用,而更多的人是觀望狀態,那麼,打流感疫苗究竟有用嗎?副作用如何?哪些人打疫苗應該注意呢?今天一文說清楚!

流感主要是兩種類型傳染較廣泛,症狀較多,嚴重甚至可能引發重病

流感不同於普通感冒,流感最重要的特定就是流行性、傳染性,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流感病毒的類型有四種(甲乙丙丁型或者是ABCD型),但只有甲型與乙型會引發季節性流感盛行,包括甲型的H1N1及H3N2兩種亞型,與乙型流感病毒的Victoria及Yamagata兩系。

流感可能會引發患者症狀包括發燒、頭痛、肌肉酸痛、疲憊、流涕、咽痛及咳嗽等,以上只是流感的輕症,跟普通感冒類似;而對於中、重症來說,感染者會有噁心、嘔吐和腹瀉等腸胃道症狀(類似於胃腸感冒症狀),甚至可能會導致肺炎、腦炎、心肌炎、腎炎及其他嚴重之繼發性感染或神經系統疾病,而這些中重症沒有明顯徵兆,感染就有觸發幾率,注射流感疫苗有助於降低感染幾率。

注射用的流感疫苗是滅活疫苗,一般副作用較小,生產廠家有不同,如果注射疫苗有選擇的話,可以跟防疫機構確認,選擇自己感覺穩妥的廠家疫苗注射。

老年人更要打流感疫苗,流感疫苗防重症、降低死亡率

流感疫苗對人的保護里,可能跟年齡或身體情況不同而異,有效率有較大的浮動,一般在3-8成左右,對18歲以上成人因確診流感而住院的保護力約有4成,對入住病房的流感重症保護力則可達8成以上。

6個月到未滿18歲兒童青少年接種流感疫苗的保護力與成人相似,而對老年人則可減少5-6成的幾率,對於流感嚴重的併發症,並可降低80%的死亡率,因此老年人更要定期注射流感疫苗,保護自己。

需要注意的是,打流感疫苗需與新冠疫苗間隔7-14天以上,並且接種流感疫苗前主動告知自己的疫苗接種史。

打流感疫苗常見副作用有哪些?

流感疫苗雖然這麼多年使用,副作用較小,但並不是說沒有副作用,常見的副作用主要有以下幾種:

1、疫苗輕微副作用

主要呈現的是,注射部位紅腫疼痛,少數的人會有全身性的輕微反應,例如:發燒、 頭痛、肌肉酸痛、噁心、皮膚搔癢、紅疹等,這些症狀一般會在注射疫苗後1-2天內自然恢復。

2、疫苗嚴重副作用

這些副作用一般會在注射後幾分鐘至幾小時內出現症狀,包括急性的過敏反應、過敏性休克(呼吸困難、聲音沙啞、眼睛腫脹、頭昏和心跳加快,喘等),這些症狀發病率非常低,而且一般會在很多時間發作,所以注射完,醫療機構會讓注射者休息半個小時再離開,如果疫苗接種後出現以上的嚴重症狀,馬上就醫治療。

打流感疫苗4大注意事項

為了預防潛在流感疫苗副作用的危害,疫苗注射者應注意4個方面的問題:

1、接種疫苗後有較小几率會發生過敏反應,並最終導致過敏性休克。為了能在事件發生後立刻進行醫療處置,打疫苗應在注射機構休息觀察至少30分鐘以上,沒有不適症狀後再離開。

2、使用抗血小板、抗凝血藥物或凝血功能異常的人,注射後應該多按壓針孔一段時間,避免出現出血或者血腫的情況。

3、接種疫苗後應注意有無持續發燒的情況,一般超過2天應該特別注意,另外症狀如果有呼吸困難、心跳快、意識或行為改變等異常狀況,應馬上就醫,就診時告知醫生接種情況。

4、完成疫苗接種後,雖可有效降低感染流感病毒的風險,但仍可能患其他呼吸道感染,比如肺炎等,並不能大意,尤其疫情期間還是應該做好自我的防護。

5類人不要打流感疫苗

5大人群不適合接種流感疫苗:

1、對疫苗成分有過敏的人,流感疫苗主要是對卵清蛋白過敏的人不適合用

2、曾經接種疫苗發生嚴重不良反應的人

3、出生未滿6個月的嬰兒

4、其他通過醫生評估不適合接種的人

5、接種時曾發生過格林巴利綜合症的人

除了以上的注意事項外,對於注射流感疫苗不少人有一些誤解,認為自己很少生病就不用打流感疫苗;或者以前經常打,現在可以緩緩,過兩年再打等等,那麼,這些說法哪些是正確的?

5個有關接種流感疫苗的誤區

1、打流感疫苗就不會感冒?

許多人認為流感與感冒症狀相似,如果打了流感疫苗,就避免感冒了,什麼感冒都不會得。實際上,一般感冒的致病原可能來自數百種不同的病毒和細菌,跟流感是不同的,一般感冒可能不存在較強的傳染,但並不意味著疫苗對所有感冒都有效果。

另外,接種流感疫苗後產生的保護效果有個體差異,少數人也有可能在自身保護力不足的情形下,患上感冒或其他流感病毒。此外,在完成接種流感疫苗後,至少需於2周后才會產生保護力,並不是接種後立刻見效。

2、很少生病就可以不用接種流感疫苗?

對於流感來說,是每個人都有可能會患流感,只有患病風險不同,症狀輕重的區分,同樣就算很少生病的人,感染流感病毒依然會發病,所以對抗流感最好的方法,就是每年打1針流感疫苗。

儘管多數感染流感的人是輕症,約1周即可痊癒,但由於老年人、兒童及慢性病人等流感高危人群患流感後易引起併發症,出現肺炎、腎炎、腦炎、心肌炎等以及神經症狀,甚至導致死亡的情況,所以這類人群應特別注意,建議每年定期接種流感疫苗,預防流感導致的併發症。

3、感冒了不能打流感疫苗?

由於流感疫苗屬於滅活疫苗,也就是疫苗中的病毒是沒有活性的病毒,因此即使注射者有感冒、腹瀉、過敏等輕微疾病,是不會影響接種的,但如果在打疫苗前,出現幾種較為嚴重的問題,建議先暫緩接種,待症狀痊癒或病情穩定後,再考慮接種疫苗,如有:

發燒

自身有嚴重疾病(如癌症)

免疫力缺損或是長期服用抑制免疫力的藥物(如類固醇或抗癌藥物)

對疫苗成分過敏

曾對流感疫苗產生嚴重副作用

4、去年打過流感疫苗,今年就不需要打了?

由於流感病毒變異性強,而每年流行的病毒毒株也稍有不同,上次打的疫苗對不同抗原型的病毒並不具備免疫力,且保護效果也會隨之降低。

另外,即使流感病毒未發生變異,疫苗成分也相同,但接種4-6個月後保護效果也可能下降,通常保護力不超過1年,因此建議每年都接種1次。

5、流感疫苗不能和其他疫苗一起打?

流感疫苗不會與其滅活疫苗互相干擾,可以同時接種,或間隔一段時間再來接種,比如肺炎鏈球菌疫苗、日本腦炎疫苗等常見的兒童疫苗,不過,為了防止出現副作用,最好在接種前應該告知醫生近期有無接種其他疫苗。

由於新冠疫情問題,有人可能會考慮在打流感疫苗外,也會接種新冠疫苗,而為了避免副作用發生,建議流感疫苗與新冠疫苗接種時間應間隔至少7天以上,最好是14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2932525055817354bf25bc9f2dfcd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