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中老年糖友可能會發出這樣的感嘆:啊~最近總感覺腰酸背痛、渾身無力,小腿還老抽筋,打個噴嚏居然把腰給閃了,看來是真的老了……
小糖妹在這裡要提醒你,出現這些症狀可能並不是因為年齡增長,而是因為體內的一種關鍵營養素——鈣正在大量流失!
一提起缺鈣,大部分人的第一想法就是骨質疏鬆、不長個,但實際上,缺鈣所帶來的危害遠不止這些。
人體內的鈣質分為骨鈣和血鈣,其比例為99:1。骨鈣主要用以維持骨骼強度和體內鈣質平衡,而血鈣則在維持心臟跳動、肌肉收縮、血壓正常、血管彈性等方面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鈣質如果長期攝入不足,對全身健康都會造成不利影響。
1,引發骨骼疾病
中老年糖友缺鈣最容易導致的疾病就是骨質疏鬆,而骨質疏鬆會增加骨折的發生風險,致殘率高,將給糖友的生活帶來非常大的不便。
此外,腰酸背痛、骨質增生、關節退行性病變等也是缺鈣容易引發的骨骼疾病,50歲以上的糖友容易因缺鈣而駝背,一些鈣流失嚴重的糖友,還可能發生股骨頭壞死。
2,導致高血壓
國外研究表明,每日鈣攝入量少於300毫克的人,高血壓發病率約為每日鈣攝入量高於1200毫克者的2~3倍。
我國研究也發現,每日鈣攝入量與血壓水平呈負相關,鈣攝入越多,血壓相對越低,鈣攝入不足是高血壓的致病原因之一。
3,引起高血糖
鈣元素與胰島素分泌密切相關。鈣相當於胰島素的「開關」,只有當胰島β細胞吸收了充分的鈣質之後,胰島素才能開始分泌。因此,鈣攝入不足將間接影響糖友血糖的控制,致使血糖水平偏高。
4,導致失眠
鈣是腦神經元代謝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質之一。鈣攝入不足將影響神經系統的控制能力,腦神經興奮異常且難以抑制,失眠多夢等情況常有發生,嚴重影響夜間睡眠質量。
5,影響食慾
長期缺鈣還會影響人體內脂肪酶、澱粉酶等消化酶的活性,使人食欲不振、精神不濟、全身乏力。
此外,牙齒缺鈣會導致牙齒疏鬆;心臟缺鈣會造成心律失常、心悸、心慌;氣管缺鈣易導致氣管痙攣、乾咳無痰;子宮缺鈣會引發痛經……
糖尿病人由於體內血糖濃度較高,腎臟在排出多餘的葡萄糖時,對鈣離子的濾過率也會增加,從而導致大量的鈣隨尿液一起排出體外,鈣流失率相對普通人更高。那麼糖友應該如何補充鈣質、遠離疾病呢?
先確定自己是否缺鈣
盲目補鈣也會造成高鈣血症、尿路結石等健康問題,所以糖友在補鈣之前,首先要確定自己是否缺鈣,有沒有補充鈣質的需要。
一般建議中青年糖友,每2~3年做一次雙能X線骨密度測定,50歲以上的糖友每年做一次。
通過骨密度測定,可以檢測出糖友骨骼的質量,預測骨折的危險性大小,同時還能準確查出糖友的骨質是否存在缺鈣的情況。
食補為主
要想補鈣,通過膳食調整是首選。在日常飲食中,有不少被稱為「天然鈣片」的食物,補鈣效果好,對身體副作用小,糖友可以自行選擇補充,
1,乳製品要多喝
牛奶及各種奶製品不僅含鈣量豐富,人體吸收利用率也很高,是糖友補鈣的最佳選擇。據統計,每100ml牛奶中約含有104mg的鈣,成年糖友每天飲用300ml左右,即可滿足一天鈣需要量的3/10。
血糖控制不穩定的糖友,以及體重較重、血脂偏高的糖友,可以選擇低脂或脫脂牛奶;乳糖不耐受的糖友則可以選擇無糖酸奶。
2,豆製品多補充
豆類及豆製品的鈣含量遠高於肉類,價格也比肉便宜,是一種物美價廉的補鈣來源。比如,芸豆的鈣含量為346mg/100g,黃豆為191mg/100g,黑豆為224mg/100g;豆製品中豆腐乾的鈣含量為299mg/100g,豆腐為164mg/100g。
一般建議糖友每天食用20~25克豆類或豆製品,以滿足身體需求。
3,綠色蔬菜需多吃
綠色蔬菜,特別是深綠色的蔬菜,含鈣量普遍都比較高,如100克綠莧菜含鈣166毫克,芥藍含鈣128毫克,油菜含鈣108毫克。
綠葉蔬菜不僅含鈣量高,還富含維C、鉀、鎂等營養素,它們能促進鈣的吸收,增加機體對鈣元素的利用率。
一般建議糖友每天至少吃500克左右的蔬菜,其中綠葉菜和別的深色蔬菜需占1/3。吃的時候糖友們最好用開水焯一下,這樣可以去除菜中的草酸,減少其他營養素的損失。
4,少點鹽多點醋
鹽中含有大量的鈉離子,攝入得越多,隨尿液排出的鈣量也就越大。所以,從某種角度來說,少吃鹽就可以減少鈣流失,也相當於補充了鈣質。
除了日常做菜少放鹽、選用低鈉鹽之外,味精、醬油、醬料等調味品以及火腿、臘腸、醬菜等「隱形鹽」也要減少攝入。
與鈉鹽相反,醋與食物中的鈣能產生化學反應,生成既溶於水又能被人體吸收的醋酸鈣,所以建議糖友在烹飪時可以適當加點醋,調味又補鈣。
勤曬太陽多散步
想要鈣吸收、利用得更好,維生素D必不可少。建議糖友們每天早上10點前、下午4點後,外出走走曬曬太陽,既有利於人體合成維生素D,促進鈣在人體中的吸收;又能鍛鍊身體、強健骨骼。
一般春秋時節,每天曬太陽20~30分鐘即可;夏季紫外線強烈,每天5~10分鐘就足夠了;冬天時間需要稍長些,每天30~60分鐘左右。
必要時補充鈣劑
成人每日所需的鈣量為800毫克,50歲以上人群為1000~1200毫克,而從飲食中能獲取的鈣量一般為400毫克。鈣量缺失較重,很難通過膳食等方式補充的糖友,也可以考慮適當補充鈣劑。
不過市面上鈣劑的種類多種多樣,而且各有利弊,糖友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選擇。合併有高鈣血症、腎功能不全的糖友應避免服用。
喝骨頭湯能補鈣
骨頭中的確含有大量的鈣質,但這種鈣通過常規的烹飪方法,很難溶解於水。
也就是說,即便骨頭湯熬得再白再濃,其中含有的物質大部分是脂肪,並不是鈣,糖友食用後不但不能補鈣,還很容易造成血糖升高、血脂異常、尿酸上升。
年輕糖友不用補鈣
人體鈣量在35歲時達到頂峰,之後便會逐漸減少,到60歲時鈣量基本要流失50%左右。
而且隨著生活習慣的改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面臨著缺鈣的問題。曾經新聞上就報道過一個17歲的姑娘,因不喜運動、不愛外出、不喝牛奶、不吃肉類,體內鈣嚴重不足,從而導致駝背、骨頭疼痛等問題。
可見,無論是哪個年齡段,都要適量補鈣,即便在35歲之前,也需要儘量補充鈣質、增加骨量,從而降低老年骨質疏鬆的風險。
健康說
糖友可以記住一個順口溜,以此來幫助自己科學補鈣 :「少鹽多醋常喝奶,豆腐豆乾能補鈣,綠色蔬菜別忘記,食補不夠鈣片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