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績趨於平穩,瓜迪奧拉兩大調整填平戰術體系大坑

2020-01-12     飛貓視角

賽程過半,曼城與聯賽冠軍獎盃已是漸行漸遠,曼城如今已將注意力轉移到其他戰線。節禮日比賽結束後,瓜迪奧拉便著手解決球隊在上半賽季所暴露出的問題,之後曼城在聯賽和杯賽中取得4連勝的佳績。從比賽過程來看,瓜迪奧拉調整的效果非常不錯,如果球隊能夠保持住當前的勢頭,將會給日後歐冠和杯賽中的角逐打下堅實的基礎。


牽一髮而動全身,後腰換人下手太晚造被動

曼城本賽季戰績之所以出現起伏,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後腰人選的變化。選擇羅德里接班費爾南迪尼奧並無指摘之處,唯一的缺點就是下手太晚,畢竟在世界盃上,大費爾就已經疲態盡顯,接班人的問題在當時就應該提上日程,如果在2019年冬窗期完成球員引進,那麼曼城後腰主力便能夠完成平穩過渡。

可直到上賽季結束,曼城才著手引進羅德里,面對狀態急速下滑的費爾南迪尼奧,瓜迪奧拉只能將初來乍到的新援直接排進主力陣容之中。儘管羅德里防守能力不俗,可在瓜迪奧拉的體系中,在將一名初來乍到的新援設置為攻防轉換樞紐位置的主力,其隱患還是不小的。羅德里在上搶時機的把握上存在一些問題,時常出現與隊友步調不一致的情況,這也是曼城在賽季初幾場輸、平比賽的直接原因。


11月國際比賽日結束之後,曼城後腰的問題隨著津琴科的傷病而被放大。津琴科並非單純的邊後衛,在進攻中,烏克蘭人經常內收到後腰位置推進,而替補的門迪、坎塞洛均不具備這一能力,所以曼城的左右路之間肯定要進行調整,德布勞內的位置要向左移動一些,而凱爾-沃克在進攻中同樣要向中路內收,馬赫雷斯在前場要拉邊,策應後排球員攻擊肋部,兩人越拉越大的距離讓後場右路顯得很空虛。


如此大的空當之下,凱爾-沃克在由攻轉守中的位置切換時機就顯得非常關鍵,在凱爾-沃克移動的過程中,羅德里的跟進保護也非常重要,可是仍在適應節奏中的羅德里,很難完成這一任務,從而放大了右路防守的隱患。所以在11月國際比賽日之後,曼城大部分失球都發生在右路,這一處防守大坑也讓曼城在積分榜上被利物浦徹底甩開。


對陣謝菲聯的比賽,該問題同樣存在,曼城上半場占據75%的控球率,可是在射門次數上,僅以7-5領先對手2次。能在10分鐘多一點的時間裡獲得5次射門機會,謝菲聯所依靠的還是沿著曼城右路所發動的反擊。這說明,攻擊右路,已經成為曼城對手們的常用套路,瓜迪奧拉必須填上這個大坑,否則在下半程他們還要遭遇各種針對。

變陣三中衛收奇效,右路大坑被被填平

對陣謝菲聯的下半場,瓜迪奧拉便拿出了應對措施,羅德里撤到後衛線,與費爾南迪尼奧和加西亞組成三中衛,德布勞內和京多安組成雙後腰,凱爾-沃克和津琴科則前移到邊翼衛,不需要再向後腰位置內收。


這一調整解決了三個問題:一是簡化了凱爾-沃克的任務,再加上費爾南迪尼奧在身後的保護,徹底將右路的大坑填平;二是羅德里回撤到後衛線,擔任純防守角色,而京多安和德布勞內組成的雙後腰雖然在防守硬度上有些不足,但兩人都是瓜迪奧拉帳下的老人,能夠讓中後場更加穩定;三是費爾南迪尼奧改打右中衛,也提升了右路的出球質量,再加上凱爾-沃克的壓上助攻以及德布勞內的接應組織,讓右路成為了曼城在下半場的主攻方向,等於是曼城正面將謝菲爾德聯給撞了回去。


瓜迪奧拉的部署打亂了對手的節奏,下半場曼城的控球率達到了80%,而謝菲聯的射門次數只有3次,完全失去了還手之力。戰勝謝菲聯後,瓜迪奧拉將三中衛體系延續到接下來對陣埃弗頓的聯賽中,雖然多名主力輪休,但曼城的輪換陣容仍舊能夠完全占據場上的主動。

在後衛線,瓜迪奧拉將費爾南迪尼奧和羅德里的位置互換,做此調整所考慮的是羅德里的防守硬度更高,可以協助坎塞洛防禦對方理查利森的衝擊。同時,羅德里的出球能力也不錯,再加上費爾南迪尼奧在中路的調度,讓曼城的後衛線在對手的逼搶之下可以輕鬆地將球推進到前場。

這條運轉流暢的後衛線,成為了曼城戰術體系的基石,得到了邊中衛和後腰的有力支援,門迪和坎塞洛能夠更加大膽地在肋部穿插攻擊,讓球隊的前場壓迫力度恢復到了正常水平。


上圖是曼城在對陣埃弗頓比賽中的犯規和封堵傳球位置分布,從中不難看出,曼城前場攻擊威脅度的提升,同時帶動了高位逼搶的效率,成功破壞了埃弗頓的反擊推進。比賽中,埃弗頓共7次射門,全部是定位球和陣地進攻手段所獲得,沒有通過快速反擊形成射門,一旦對手落入陣地進攻,便很難再利用曼城中場防守硬度不足的問題做文章,曼城也由此牢牢控制住了比賽節奏。

變陣之外還有後招,強化中軸線成曼城殺手鐧

與謝菲聯的下半場比賽,瓜迪奧拉在將陣型調整為三中衛的同時,還將上半場出任右邊鋒的馬赫雷斯調整到前腰的位置。這一安排增加了球隊中軸線的密度,馬赫雷斯的回撤大大減輕了雙後腰的推進壓力,讓球隊的中後場更加穩定。同時,這一安排讓曼城鋒線三人組的位置更加靈活,球隊推進到前場之後,居中的馬赫雷斯能夠根據場上形勢,與斯特林、阿圭羅形成換位,從而打亂對手的防線部署。


這一安排收到了非常不錯的效果,馬赫雷斯下半場送出一記助攻,幫助球隊鎖定勝局。同時,強化中軸線也成為瓜迪奧拉調整戰術體系的另外一種方式,畢竟,三中衛只能算是本賽季球隊的備用體系,即便該體系效果不錯,但如果沒有其他變化,那麼用不了多長時間,對手們便能找出應對之策。

比如聯賽杯半決賽首回合,瓜迪奧拉麵對曼聯時就沒有繼續使用三中衛體系,而是回到之前的4後衛陣型。因為拉什福德和詹姆斯的衝擊力都比較強,凱爾-沃克和門迪在對位攻防時雖然不會吃虧,但肯定要增加消耗,所以瓜迪奧拉排出了4231陣型,通過設置雙後腰,不再讓邊後衛內收到中路參與中場的轉移調度,以此來保證邊路的穩定。


不過,邊後衛不再內收,對曼城的進攻推進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對此,瓜迪奧拉將伯納德-席爾瓦設置為「偽中鋒」的角色,伯納德積極的回撤,給雙後腰以及德布勞內提供了極大的支持。同時,伯納德的回撤,讓斯特林和馬赫雷斯獲得了內收的空間,兩人的衝擊力加上伯納德在中路的向前出球,讓曼城非常順利地實現了進攻提速。


將伯納德設置為「偽中鋒」,與對陣謝菲聯時將馬赫雷斯調整為前腰的安排一樣,都是通過強化中軸線配置,實現整個戰術體系的穩定與平衡。雙方在聯賽中首次交手時,曼聯通過快速反擊獲得了2次射門機會,並戰勝了德比對手;雙方在聯賽杯碰面時,曼城在上半場便取得了3球的領先優勢,沒給對手留出任何機會,兩場比賽之間的巨大反差,足以看出瓜迪奧拉的調整效果。


節禮日比賽之後,曼城在各條戰線已經取得了4連勝,表現也穩定了不少,足以看出瓜迪奧拉所做的調整很有針對性,雖然球隊仍然存在傷病困擾,但現階段曼城的打法十分豐富,戰術體系也穩定了許多,雖然這仍然很難讓他們在聯賽中去追趕利物浦,但如果能夠保持住現在的勢頭,那麼曼城會在其他戰線上取得令人滿意的結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tTkom28BbDmBVZuP4SR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