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阿森納官方宣布前主帥埃梅里下課,永貝里接替主帥一職,阿森納球迷紛紛支持俱樂部的這一決定,並期待球隊能夠立即打出「換帥如換刀」的結果。可惜球隊在上周末未能讓球迷如願,他們在客場2-2戰平諾維奇。沒能獲勝的原因,一是永貝里還需要時間來積累臨場指揮經驗,二是球隊之前留下的頑疾復發。從比賽過程來看,阿森納高層或許可以考慮留出一些時間來考察一下永貝里的能力,然後再考慮是否聘請新的主教練。
貢多齊角色發生變更,進攻推進逐漸理順
從基本數據來看,阿森納的表現已經有了回升,控球率60%,射門16次,均超過了本賽季和上賽季的均值;傳球541次,比本賽季的平均數據高出54次,接近上賽季的場均數值。由此能夠看出,永貝里的執教思路依然是主打傳控,而不是之前埃梅里那樣用簡單直接的打法來解決進攻問題。
本場比賽,永貝里排出了4231陣型,這也是埃梅里的常用陣型。不過,球員們的站位、職責卻大有不同。最大的變化莫過於貢多齊,他也是埃梅里執教時期備受爭議的人物。在之前的比賽中,貢多齊最大的問題在於場上角色不清晰。法國人的接應、奔跑、向前出球能力都相當不錯,給組織核心打個下手很不錯,但埃梅里偏偏將其樹立為核心球員,組織、接應、保護等等任務皆壓在了貢多齊一人身上,這就造成了貢多齊在場上什麼都做,卻又什麼都做不好。
舉個例子,貢多齊在進攻推進中戲份很多,可一旦進攻推進到進攻三區附近,貢多齊往往不敢再向前壓,因為他還有保護中後場的任務。如果法國人沖得過於靠前,那麼對手在斷球之後,阿森納的後場便失去了一道屏障;而貢多齊這種特點的球員,如果壓到禁區、肋部等威脅區域,會給對方的後防線施加很大的壓力,若是「裹足不前」,便會嚴重削弱阿森納的進攻兵力。
上賽季,阿森納場均射門12.3次,本賽季埃梅里執教時期,阿森納場均射門12.5次,與貢多齊的角色不清晰有著相當直接的關係。本場比賽,永貝里已經對貢多齊的場上職責做出了很大的調整,通過貢多齊的拿球位置分布對比,可以清晰地看出法國人所扮演的新角色:
與之前那種全場飛奔的活動範圍相比,貢多齊本場比賽的活動範圍縮減了不少,中場的發牌權重新回到了扎卡手中,這種安排更加符合二人的特點。而且貢多齊的活動區域更加靠前,尤其在威脅區域的拿球次數有所增多,給對手的右路防線施加了不小的壓力,阿森納的射門次數也增長到16次。
前場攻擊手位置靈活,攻擊質量有明顯提高
永貝里對貢多齊的安排,除了出於法國人自身特點,同時也是針對整個攻防體系的考量。我們可以來看一下阿森納幾名攻擊手的拿球位置分布:
如上圖所示,拉卡澤特身後的三名攻擊手,並不是純粹的左、中、右站位,威洛克、厄齊爾的活動範圍都很大,均起到了串聯組織的作用,一旦有一人被對方重點盯防,那麼另一人則立即站出來,利用對方留出的空當繼續組織進攻。這種雙前腰的站位,讓阿森納的進攻推進更加順暢。
厄齊爾與扎卡連續配合策動球隊推進
當厄齊爾轉移到中路或者右路活動時,左路會形成弱側,此時貢多齊便趁機沿著左路壓上,臨時充當一個左邊鋒的作用,使得球隊攻到前場之後,仍能在對方的禁區前沿保持足夠的進攻兵力。而且,貢多齊的奔跑能力和保護作用,讓身後的科拉希納茨也敢於壓上助攻,增加了進攻層次。
威洛克回撤串聯,厄齊爾來到中路,貢多齊壓上充當左邊鋒
同時,永貝里縮小貢多齊的活動範圍,也讓球隊的進攻推進變得更加順暢。在進攻推進時,阿森納的兩個邊後衛壓得較為靠上,拉開諾維奇的中場防線寬度。貢多齊則是更多地回撤拿球策應,這就讓阿森納的後場形成了大衛-路易斯、穆斯塔菲、扎卡和貢多齊的四人小組,四人都有不俗的出球能力,比賽中,四人合計長傳35次,成功27次,長傳成功率達到77%,極大地豐富了球隊的進攻套路。
尤其在開場後,阿森納的長傳攻擊給諾維奇的後防線製造了極大的壓力。諾維奇一上來就在前場展開積極逼搶,正好給了阿森納通過長傳發動進攻的空間。由於諾維奇陣型的拉伸,拉卡澤特獲得了大片的活動空間,阿森納的前後場之間隨即形成連線,厄齊爾、威洛克則利用第二落點連續發動進攻。
此外,貢多齊與右路奧巴梅楊的左右連線,也撕開了對手的防線。前15分鐘,阿森納便獲得5次射門機會,其中有2次險些攻破對手球門;全場比賽,阿森納射門16次,射正7次,兩項數據均超過賽季均值。由此可以看出,永貝里對中場的理順,讓球隊已經有了恢復往日傳控風格的跡象。
球隊尚未達到控制比賽的標準,前場壓迫力度有待提高
不過,永貝里本場比賽的調整也稱不上完美,諾維奇只有40%的控球率,射門次數只比阿森納少1次,而射正次數比阿森納還多1次,數據表明,阿森納並沒有真正地控制住比賽。諾維奇兩個進球的過程中,阿森納的防守體系沒能形成任何有效限制,讓對手得以長驅直入並攻破球門。
上圖是阿森納本場比賽丟失球權和被突破的位置分布,兩項負面數據大都集中在右路,而且兩個進球也是對方在右路打出的快速反擊,可見阿森納的右路防守存在很大的問題。這種問題,主要在於永貝里的調整沒能給予扎卡有效的保護,從而給對手留出反擊推進的空間。本場比賽,扎卡6次上搶,有3次被對方過掉,兩項數據均是球隊最高,可以看出瑞士人所面對的壓力。
先來看一下阿森納的第一個丟球。當對手擺脫掉阿森納的前場防守發動反擊時,貢多齊已經跑到中路準備阻擋對手的推進。在貢多齊已經趕來支援的情況下,扎卡本應向右移動,卡一下對手向邊路的傳球路線,可是扎卡的跑動方向並未發生改變,一來影響了貢多齊的移動,二來讓穆斯塔菲始終不敢向中路靠攏,結果讓麥克萊恩和普基都處於無人限制的區域。
第二個丟球則是右路逼搶的失敗,對手在後場的傳遞、擺脫沒有遇到任何限制,這種情況下,一個扎卡根本就擋不住對手的反擊。從根本上來說,這兩個丟球還是因為前場壓迫力度不足所造成,開場15分鐘過後,諾維奇收縮陣型,阿森納又遭遇了攻堅難題,從20分鐘到上半場結束,球隊只有1腳射門,而且在前場也沒能形成有效的高位逼搶,給對手留出了快速反擊的機會。
下半場阿森納扳平比分之後,諾維奇再次發動猛烈攻勢,阿森納再次陷入被動,後防線一度完全依靠萊諾的神勇發揮才力保球門不失。從兩個丟球以及下半場扳平比分之後的10分鐘來看,阿森納想要找回控制力,還得從前場的壓迫以及對扎卡的保護上多下一番功夫。另外,貢多齊在左路活動效果不錯,但他與扎卡的距離拉長,也嚴重影響到對右路的保護,這是永貝里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當然,沒能真正控制住比賽,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永貝里臨場指揮經驗有所欠缺。從比賽過程來看,永貝里的戰術布置比較有針對性,但是球隊在陷入被動的情況下,永貝里的戰術調整不算及時。總體來說,永貝里率領的球隊已經有了不小的改變,尤其是進攻推進已經有了理順的跡象,阿森納高層在考慮其他主帥人選的同時,不妨給永貝里一些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