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帥紅利期已到,穆里尼奧要儘快治理球隊頑疾

2019-12-17     飛貓視角

上周末,熱刺客場戰勝狼隊,穆里尼奧上任後5場聯賽取勝4場,球隊在積分榜上也殺回第5,與歐冠區只有1個勝場的差距,真正起到了「換帥如換刀」的作用。不過,與狼隊的比賽還是讓球迷們有些擔心,兩個進球都有很大的運氣成分,球隊在比賽中也一度較為被動。這說明,隨著執教時間的增加,對手們也紛紛開始研究針對性戰術,換帥紅利已快耗盡。想讓球隊保持穩定戰績,穆里尼奧應立即針對球隊頑疾,開始深度的調理。


攻擊銳度退化,是近兩個賽季所積累的後遺症

攻擊銳度退化是波切蒂諾時期的遺留問題。在之前幾個賽季,熱刺的陣地進攻套路是前場球員集中於中路,通過一系列傳跑在對手防線的肋部形成滲透,同時給邊路騰出壓上的空間,由兩名邊翼衛發動衝擊。這一套路在上賽季有了很大的轉變,由於特里皮爾在世界盃結束後狀態一直低迷,球隊在陣地進攻時少了一個衝擊點,所以波切蒂諾只能將快速攻防轉換設置為球隊的主要打法。


這種轉變是不得已而為之,一旦比賽落入陣地攻防節奏,對熱刺便相當不利。最具代表性的莫過於歐冠決賽,利物浦開場後先進一球便收縮陣型,而擁有大量控球權的熱刺卻幾乎沒有任何辦法能夠撕開對手的防線。本賽季,特里皮爾轉會馬競,而熱刺卻沒有相應的補充,只是將奧利耶扶正,再加上丹尼-羅斯的傷病以及埃里克森的去留問題,使得球隊的戰術體系坍塌,戰績也一落千丈。


除了邊翼衛實力的削弱,熱刺上賽季的戰術體系轉變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前場球員向中路集中,讓球隊戰術體系里幾乎沒有邊鋒的角色,隊內所謂的邊鋒,實際上就是靠邊一些的前鋒。世界盃結束後,熱刺從三中衛體系轉為4231,而邊鋒概念的淡化,讓轉變之後的熱刺在陣地進攻方面力有不逮,畢竟,沒有邊鋒發動進攻,很難打出這一戰術體系的效果。

穆里尼奧上任之後,立即將小盧卡斯推到主力位置上,並將其所在的右路設置為主攻方向,畢竟,技術細膩的巴西人幾乎是隊內唯一一個4231體系下的邊鋒角色。小盧卡斯沒讓穆里尼奧失望,4場聯賽打入3球,向主帥和球迷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同時,孫興慜也在努力轉型,最近3場比賽,韓國人的突破次數分別為8次、6次和4次,這並不是他所習慣的踢球方式,本賽季孫興慜場均突破只有2.8次。由此,便能理解為何穆里尼奧在韓國人長途奔襲進球後將其稱為「孫納爾多」——除了進球的確精彩,球迷的稱讚、媒體的造勢會大大增強還在轉型中的孫興慜的自信心,這也是穆里尼奧常用的手段。

邊鋒遭遇針對,源自中場推動力不足

穆里尼奧上任之後,球隊在5場聯賽中打入14個進球,而波切蒂諾下課前的5場比賽,球隊進球數只是這項數據的零頭。在14個進球中,有6粒進球來自於邊鋒球員,可以看出穆里尼奧針對邊鋒位置的調整效果。不過,儘管調整有了效果,穆里尼奧對於進攻端的改造還只能稱為剛剛開始的階段。

穆里尼奧指揮的5場聯賽,球隊場均傳球465.4次,比波切蒂諾下課前的5場比賽下降近50次,而長傳次數64.6次,比前5場比賽增長了13.8次,這說明穆里尼奧對於球隊進攻的調整內容,是用更為簡單直接的方式來攻擊球門。


上圖是熱刺對陣曼聯時的防守站位,在防守時,熱刺的陣型根據球所在的位置,在4411和631之前切換,與球同側的邊鋒要回撤到邊翼衛位置,弱側後腰在肋部保護,另一名後腰則移動到邊路,協助邊鋒封鎖住對手的內切路線,一旦本方形成斷球,邊鋒便能獲得縱向推進的空間。

在穆里尼奧剛剛上任之時,這種安排起到了相當不錯的效果,可一旦對手進行針對性的部署,兩名邊鋒在反擊中難以提速,甚至難以推進進攻,那麼球隊將會非常被動。比如對陣曼聯時,拉什福德和詹姆斯在邊路對熱刺的兩名邊鋒形成了力度極大的壓制,拉什福德在左路形成5次突破,而與其對位的小盧卡斯只有1次。

對陣狼隊也出現了相似的情況,孫興慜突破4次,盧卡斯突破3次,兩人的突破次數較之前幾場比賽均有了不小的下降,而且在比賽中兩人均有7次丟失球權,創造了賽季新高。而對陣曼聯和狼隊的這兩場比賽,是穆里尼奧上任之後唯二的射門次數沒有上雙的比賽。


結合狼隊比賽中的搶斷、攔截位置以及孫興慜和盧卡斯的數據,能夠看出只要壓制住邊鋒的突擊,便能壓制住熱刺的進攻推進,這對穆里尼奧來說是很不利的信號,如果接下來的對手們如法炮製,那麼熱刺在場上將會十分被動。可從當前來看,熱刺還沒有什麼好辦法,因為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還是在於球隊中場缺乏控制比賽節奏的能力,否則,穆里尼奧也不會將進攻推進的重任完全壓在兩名邊鋒球員的肩上。

體系重心靠後,皆因雨打沙灘般的後防線

僅幾場比賽下來,對手就能使出壓制邊鋒的手段,這與邊翼衛的疲軟表現有關。丹尼-羅斯因為傷病影響到狀態,奧利耶也難堪大用,當年一腳精準的傳中如今也蕩然無存。沒有翼衛有效的套邊策應,邊鋒便容易遭遇對手的針對。本賽季,熱刺場均傳中次數14.6次,位列英超倒數第5,成功傳中僅有3.1次,僅列英超倒數第3。


傳中次數起伏不定,穆里尼奧執教後也是如此

從離散度較高的傳球次數來看,邊翼衛疲軟的問題,即便是穆里尼奧也很難解決,畢竟他現在手裡實在沒有什麼好牌能打。而且,為了照顧雨打沙灘一般的後防線,在翼衛人員選擇上,他也只能從防守的需求出發,寧可犧牲左路的助攻,也得用維爾通亨來打左邊翼衛。可即便如此,邊路和肋部的防守漏洞依舊難以補上。


換帥紅利期已到,穆里尼奧要儘快治理球隊頑疾

最典型的莫過於對陣曼聯的比賽,開場僅僅6分鐘,右側肋部便爆雷,達文森-桑切斯防守中兩次狼狽的失誤,給拉什福德留出一片開闊的射門空間;之後,拉什福德又在熱刺的右路帶球突破,奧利耶防守不及被拉什福德一閃而過,前來補防的西索科又將拉什福德放倒,送給對手一粒點球。


從熱刺的被突破位置分布中,能夠看出熱刺後防線的質量。對陣伯恩茅斯和曼聯時,尚且只是某一條邊路或者一側肋部被打爆,而對陣狼隊這種擁有眾多突破好手的球隊,熱刺的後衛線便全面爆雷。

有這樣一條後防線,穆里尼奧便無法將主要精力放在進攻上,雖然上任後連續用2個3-2戰勝西漢姆聯和伯恩茅斯,但穆里尼奧不是那種追求「比對手多進一個」的教練,特別是在埃里克森心猿意馬的情況下,穆里尼奧更不可能去搞以攻代守那一套,只能將戰術體系的重心後移,先通過增加後方人員密度的方式來穩定住防線,再去考慮如何發動進攻的問題。


可隨著比賽場次的增加,這一思路已經變得越來越危險,狼隊面對熱刺,能夠獲得58%的控球率,打出18次射門,比熱刺足足多出1倍,如果不是鋒線把握機會的問題,可能比賽會向另外一個方向發展。如今距離冬窗開啟還有一段時間,想要保持成績穩定,穆里尼奧需要主動調整一下攻防兩端之間的資源。


5輪聯賽已過,球員士氣、對手無針對性戰術等等換帥紅利均已瀕臨到期,穆里尼奧真正的挑戰即將來臨。除了儘快敲定冬窗期的引援目標,穆里尼奧還得利用自己在戰術前瞻性和預判性方面的優勢,利用自己豐富的經驗,儘快帶領熱刺渡過困難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qqj-FG8BMH2_cNUg3Wz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