槓桿式比栓動步槍射速更快,為什麼很少用在軍事領域

2019-08-18     瘋狗的輕武

這幾天有小夥伴提問,槓桿步槍看著射速比栓動步槍快得多,但為什麼很少用在軍事領域上?

想想也是,自打19世紀,各路前裝步槍紛紛變成後膛裝填以後,閉鎖原理很多,比如活門式,起落塊式、轉塊式。但到了19世紀末,軍用步槍幾乎全換成了旋轉槍機閉鎖。然而19世紀30年代就出生的槓桿式步槍雖然在美國民間很受歡迎,但軍用方面只是有限的使用。所以今天狗子和大家捋捋為啥槓桿步槍為啥不被軍方待見。

追述的早一點的話,第一把槓桿步槍應該是1837年柯爾特出的環狀槓桿步槍(Colt Ring Lever Rifle),供彈方面是柯爾特祖傳轉輪。換句話說,這是一把轉輪槓桿式步槍(怪怪的)

而後,到了1848年,一個叫沃特爾·亨利的美國人發明出了比較有現代意義的管式彈倉槓桿步槍(我們就叫他亨利步槍吧)。隨後,亨利步槍的專利被轉售多次,到了1860年。一個叫斯賓塞的人發明了與他同名的斯賓塞1860槓桿步槍(它的子彈裝在槍托的管倉內),並少量裝備的聯邦軍,但主要是騎兵使用,評價並不咋地。

再然後,溫切斯特公司收購了斯賓塞,接下來就是大名鼎鼎的溫切斯特槓桿的天下。然而...無論哪種槓桿,都有個很要命的問題——威力太弱。

這得從結構去看了(圖不敢發),槓桿步槍在發射的時候,靠機匣內的活動連杆撐著槍機,而連杆又僅靠根鉚釘撐著,開閉鎖、托彈板上台全靠槓桿把手起落。這一方面是槓桿運動時候機匣內活動件太多,更複雜也更容易出問題,二個是閉鎖強度不好,所以它發射不了講究大威力、遠距離的軍用步槍彈。

(下圖左邊的是斯賓塞的.56-56,右邊兩分別是正經軍用步槍彈.50-70和.45-70)

而栓動步槍的閉鎖就要牢靠的多,比方同時期的法國夏塞波步槍。當然這回兒的栓動槍機還沒有後來的閉鎖突筍,只是靠拉機柄根部和機匣後方閉鎖,但即便如此,這兩塊地方也夠厚實,強度比槓桿步槍好的多。

當然,這時候的栓動還都是獨子步槍,槓桿好歹還有個彈倉優勢在,威力雖然小,但丟給騎兵抵近射擊用還行。等到18世紀80年代,曼麗夏步槍給栓動加入了直列彈倉概念,讓大栓也能打連珠。隨後無煙火藥發明,更高的膛壓讓槓桿步槍的閉鎖更吃不消,但栓動表示完全沒壓力。

另外,槓桿步槍的管式彈倉對後來的尖頭步槍彈不友好,橫著排列容易互懟菊花導致走火。雖說溫切斯特也努力了,比如設計了直列彈倉、並加固槍機以可以發射新型全威力步槍彈的M1895,但價格高昂,勤務性也差(這批槍被沙俄部分使用)

除了上邊說的它結構複雜,成本高,閉鎖強度不足等缺點讓槓桿不適合軍用之外。戰爭模式的變化也是個主要原因。

早先打仗因為大家都是前膛裝填,排隊槍斃反正也都是站著打,槓桿式原理倒也沒啥。但等後膛裝填和機槍逐漸普及之後,傻子才沒事站著開槍,要不就是躲掩體,沒掩體就趴著。然而槓桿步槍的臥姿射擊會被地面擋住...

再後來,單兵的自動武器都逐漸普及了,要你個射速快的槓桿有何用?就算是美國紅脖子民用領域,也有大量的半自動步槍可以玩,槓桿現在也就剩個西部情懷讓美國人緬懷緬懷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tLewu2wBJleJMoPMAeU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