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不難發現德國一些著名人物的名字里都會帶個馮「von",比如奧托·馮·俾斯曼、埃里希·馮·曼施坦因、保羅·馮·興登堡、漢斯·馮·塞克特等等。而且估摸不少人都發現這幫名字裡帶馮的往往都是貴族出生,然後問題來了,這個馮是啥意思?
談這個問題之前得先說一下西方的制度,歐洲在中世紀這幾百年時間裡一直都是分封制。比方說法國它有個國王,但國王單個人是沒能力,也沒權力能管整個國家。因此底下還有一大堆的行省或者州,而每個行省都有一個大貴族來管。而大貴族還得需要一些小貴族或者騎士來幫自己細化管理,因此也會還需往下冊封。而此時國王和小貴族/騎士之間沒有從屬關係,騎士大爺只認貴族老爺。
那既然封地那麼多,那麼貴族老爺們出去溜達的時候總得有個名分。而von這個詞直接按照意思來翻譯就是「來自」,比方說腓特烈大帝的全名叫Friedrich II. von Hohenstaufen,而後邊這個hosenstaufen就是指霍亨斯陶芬家族。因此你可以理解成來自霍亨斯陶芬家族的腓特烈二世。俾斯曼也一樣,它是來自德國薩克斯·安哈特州下邊一個叫舍恩豪森地區的俾斯曼家族。
所以Von它不是姓,更不是名,它只是一個連接名字和家族的介詞。這個情況在歐洲挺常見的,比如英國玫瑰戰爭時期,蘭開斯特家族的王后瑪格麗特的稱呼是Margaret of Anjou,翻譯過來就是來自安茹的瑪格麗特。法語裡則是de,比方戴高樂是Charles de Gaulle,實際上按照語境翻譯應該是來自高樂家族的查爾斯。還有比如義大利是Da,比如達文西全名Leonardo da Vinci,來自芬奇的李奧納多。
說白了,因為分封制的存在,一些貴族大爺們在社交的時候都得自報家門,否則的話叫李奧納多的、叫瑪格麗特、叫奧托的人多了去了,不在後面帶家族的話別人壓根就不想鳥你。
在鐵達尼號中咱們也能見到這麼一幕,瑪麗向阿斯頓介紹傑克·道森的時候,阿斯頓直接問到是否屬於波士頓道森家族,注意這裡的用詞,Of The Boston Dawsons。這兒一定程度上說明of、von、da、de之類的介詞在西方貴族圈子裡很常見
總的來說,德語系國家的貴族名字裡頭帶馮是一種歐洲傳統習慣。恰好德國的統一是由普魯士推動的,而普魯士那群容克貴族又是普魯士統一德國的支柱力量,所以到一二戰時期,德國的不少將領都來自於容克世家,名字裡頭帶馮成了個普遍現象。
或許...法國人遇到名字裡帶馮的都打不過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O8HHCXIBfGB4SiUwvYI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