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均月收入5600元,你能達標嗎?

2019-07-20   數據行

以現在的目光維度,回往過去的發展歷史,不管是經濟,還是其他各方面的發展,都能用"奇蹟"二字描述在中國身上。與日俱進的變化,出現在一個"一貧如洗"的國家身上,在歷史推進的進程中,誰也沒有預想到。

值得一提的是,參考數據中顯示,上世紀50年代初,中國的GDP總值為679億,人均僅為119元。發展前行,歲月更替,目前我國的GDP總值早已突破90萬億,人均也朝著1萬美元的大關邁進。不可否認,從過去到現在,僅用60多年歲月,GDP總量能用翻番上百倍形容。

中國經濟發展進程

自本月初,統計局發布了近70年來,中國經濟在發展上取得的重要成果。從1952年到2018年,中國的年平均增長為8.1%,其中在1979年至2018年期間,平均增長率更是高達9.4%。在去年的人均國民年收入(GNP)板塊中顯示,人均為9732美元,收入水平遠遠要高於中等國家收入,與高等收入國家的1.2萬美元相比,其中存有的數字差距並不是很大。

拿時下的貨幣匯率算下來,9732美元約為6.7萬人民幣,月平均差17元到人均5600元。那麼,月均5600元的收入,你達到這個標準了嗎?

這組數據與人均可支配有著一定差異

且國民(GNP)與可支配(GDP)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一般來說,GNP與GDP不同的區別,在大致相差不了多少,只是其蘊含的概念不同。國民收入(人均GNP)具體蘊含的數字為:各企業、政府所得的收入統計,同時居民收入也會納入其中。而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GDP)蘊含的數據較為單一,僅統計居民所得。

雖然,兩者之間的數據不同,但國民收入(人均GNP)確確實實是我們可以看到,又能拿得到的收入。只不過在兩個載體相對比之後,我們更看重的是,能實際拿到手的收入,也就是常說的可支配收入。

中國人均(GNP)9732美元,在全球處什麼水平?

以人均收入劃分國家層次的話,主要為四個等級,即:低收入國家、中等偏下收入國家、中等偏上收入國家和高收入國家。根據該項標準,中國人均(GNP)處中等偏上,雖然與高收入國家相差2000多美元,但未來還有著一段漫長的路。

​ 再者,以去年瑞士的人均來作對比,83580美元與9732美元之間,有著8.5倍的差距存在。中國雖有90萬億的經濟總量,且是全球的第二大經濟體。但在近14億的人口面前,就算有著近百萬億的GDP總量,但這並不能算什麼。以去年1.1萬美元的世界人均相比,中國在人均方面還需更加努力,切實拉近與已開發國家之間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