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戰略的火鍋才能大發展 第三屆中國火鍋連鎖大會引入戰略思維

2019-08-24     吳歌說事

火鍋就像它的名稱一般,已經是中國餐飲行業中發展最火的品類之一。踏著今夏末尾的火熱,由中烹協火鍋委主辦的第三屆中國火鍋連鎖大會在廣州舉辦,近150家火鍋和其他餐飲連鎖品牌給羊城帶來了熱辣鮮香。

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餐飲逐漸成為一個引人矚目的行業,去年營收已經超過4.3萬億元人民幣,火鍋行業也從2017年的頹勢中走出,在一年多的時間裡,從不足30萬家門店迅速發展到40多萬家,占餐飲行業門店數的6.1%,去年營收超過3800億元人民幣,為餐飲行業業績貢獻了8.8%的份額。

餐飲行業的景氣引來眾多投資創業者。據大數據,全國餐飲門店達到656.9萬家,每月新開店率為5.2%,關店率為3%,相等於每月新開31.4萬家餐飲門店,關店19.7萬家。熱情湧入,失敗而歸,這是當今餐飲的常態之一。火鍋品類更是熱鬧,開開關關,投資不歸,欲哭無淚,關店率居餐飲各大品類之首。但卻有不少品牌發展健康,連鎖遍地,人氣興旺,令人羨慕。亦喜亦憂,火鍋破局之路何在?成為本屆火鍋連鎖大會的重要主題。火鍋百強之一的楊國福集團、善志藍品牌孵化機構等應邀在會上作了分享,意在餐飲行業投資開店風險居高,火鍋品類開店風險偏高的場景里,運用自己的成功經驗和理論及實戰模式,幫助火鍋品牌找到更好的發展戰略。

中國烹飪協會特邀執行副會長李亞光認為:「新餐飲發展趨勢之下,火鍋品類增長速度最快,遠遠高於其他正餐和團餐。越來越多年輕的餐飲人加入到了火鍋領域,新的理念、新的業態、新的形式給火鍋行業注入了新的活力。新時代、新思維、新環境需要我們具有戰略思維的高度,深化產業的協同合作,挖掘發展的新模式,推動結構性改革。」

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火鍋委主席湯慶順說:「十五年火鍋發展的趨勢,從清湯到麻辣,再到健康的酸湯口味、健康火鍋、健康餐飲,產品為王加模式為王,火鍋行業發展到了提檔、升級的階段。餐飲新環境下,一面是競爭激烈,一面是開始向合作轉換,我們唯有從戰略高度來把握,才能在網際網路時代里準確掌握精準消費需求,更好地嫁接網際網路,新媒體、融媒體,推動火鍋品牌競爭取勝,贏利發展。」

2019年,大數據顯示,大約70%的餐飲店家是不盈利的,甚至是虧損。北上廣關閉的餐飲店家,已經超過總數的10%,這就意味著這一年全國有幾十萬家餐飲店關門了,這不能不讓許多餐飲人心頭焦慮。善志藍品牌孵化機構總裁朱明軍說的這組數據銳利地敲擊著許多餐飲人的心。近年來,善志藍品牌孵化機構相繼為十多家火鍋品牌做了藍品牌戰略方案,80%以上的品牌在戰略方案落地之後,都取得了較好的發展,基本都在12至15個月回本贏利,最好的火鍋門店8個月左右就回本了。今年在南京落地的「嘬個魚頭」,採用小投資,輕模式,首家門店開業之後,始終保持在日均4.5翻左右,二店三店已在籌備之中。

朱明軍認為:隨著網際網路跨界,城市綜合體泛濫,房租、人工成本愈發高額,大眾餐飲的競爭越來越激烈,開個店就賺錢的時代一去不復返,市場化細分已經開始了,餐飲業的深層次競爭已經全面展開。餐飲行業的裂變發展,為許多品牌帶來了機遇,但不能亂用劣等市場粗暴割韭菜的商業套路,應該謀取一條可持續發展的穩妥之路。持續培養品牌內核競爭力,有序裂變,健康發展。我們必須又清新的戰略意識,在戰略上謀求「差異化」,品牌上打造「系統化」,盈利系統上制定「科學化」。

知名火鍋品牌東灶魚頭火鍋、太艮堡毋米粥、大渝火鍋、楊國福麻辣燙、張亮麻辣燙、大龍燚等參加了本屆火鍋連鎖大會。協爾創谷、北京東道聯盟、流口水火鍋小面、敏哥即食海鮮、首育供應鏈、明略科技、金裕洗碗機等單位在會上做了演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sLAWN20BJleJMoPM8IT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