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氣聰明湯」,如果你以為,只是首聰耳明目的方,就大錯特錯啦

2019-07-27     中醫三人行

古代名方中,有一些很討喜的名稱,「益氣聰明湯」就是其中之一。該方出自「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東垣,主要功效是聰耳明目。

組成:黃芪﹑人參各15g,葛根、蔓荊子各9g,白芍﹑黃柏各6g,升麻4g,炙甘草3g。

如果,你以為這只是首聰耳明目的方子,那就大錯特錯啦!因為,關於這個方子,還有一些新的發現和應用,作用大著呢!一起去看看吧~

小編給大家介紹一個方子叫益氣聰明湯。益氣聰明湯是《東垣試效方》里的一個方子,這個方子在我這些年運用過程中發現,它調和肝脾,在頸椎病、神志病等各方面都得到重新的應用。

這個方子是治療耳鳴、耳朵障礙的,小劑量久服有很好的療效,裡面的黃芪和人參是等量的,這是原方的情況。但這個方子實際上補脾胃、調肝、堅腎,三方面皆兼顧。

脾胃虛弱可以導致氣虛下陷,脾胃虛弱也可以導致血不足,血不足則陰不足,陰不足肝腎就不足,故這個方子的立意非常非常廣泛。費伯雄在《醫方論》中稱其「重脾胃兼治肝腎,立意最精」,即說這張方子對肝、脾、胃、腎都調節。

頸椎病是現代常見的病,頸椎病給人感覺似乎是骨頭的問題。如果認真去分析頸推病,病位好像在骨,實際上在肌肉和肌腱。長期的胸鎖乳突肌、背闊肌肌肉的疲勞、牽拉,然後慢慢地萎縮,硬節形成,骨頭變形。

骨頭變形是繼發的,骨頭變化也是繼發的,核心在肌肉和肌腱。肌肉和肌腱是什麼?就是脾和肝嘛,骨頭是最後出現的變化,而益氣聰明湯調脾胃、兼顧肝腎,用這個方子應該說是非常適合的。

另外,對於神志出現的變化,因為有益氣聰明的功效,也是有很好的治療作用的。因此,這個方子擴大使用後能發揮很大的作用。

加白朮是加強脾胃健運的,是補充氣血生化之源的,加柴胡、升麻能夠提升肝氣。劑量仍然是根據情況選用,如果病人確實是腦血管病而引起的,黃芪可能要加大劑量,根據不同的情況,在一年四季,對益氣聰明湯進行加減變化。


中醫三人行所發圖文僅作公益性分享,意在分享積極健康的內容供大家學習參考。涉及治療需要,請聯繫中醫師診治指導。

點贊也是一種支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rwb8W2wBUcHTFCnfm05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