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把「周刊」留在了2020,2021的車圈用「速度計」量

2021-01-01   速度周刊

原標題:我們把「周刊」留在了2020,2021的車圈用「速度計」量

看到今天這條推送,你會發現我們logo下的公號名已經從「速度周刊」變成了「速度計」。

是的,我們改名了,

從2021元旦起,速度君們的興趣小組就正式更名為「速度計」

這不是一次為了和2020較勁,非要辭舊迎新的矯情改變。就在一周前,我們的公號後台接到一條來自平台的警告,從2013年使用至今的「速度周刊」公號名,由於會對網友造成媒體屬性的困擾,所以不能再繼續使用。

而就在昨晚的跨年時刻,我們的公號名終於被平台清空了……

雖然「速度周刊」當年的確是上海一份都市報《新聞晚報》汽車周刊的網上分身,然而,斯人已逝,報紙早在2013年末就已經停刊,「周刊」二字所代表的傳統媒體概念自然也就不復存在。

其實,對於一個工作日幾乎每天推送的汽車類公號來說,「周刊」的字樣早就名不副實了,它更像是老一代速度君們對於過去工作時光的記憶,為了守護它,我們堅持了七年,現在終於到了必須放手的時候……

於是,我們用一個聽起來更酷、更年輕的「速度計」來開啟2021之後的汽車時光。

畢竟,這一年來,幾個95後的速度新生代正在成為這個小小陣地上創作的主力。而我們的內容形式也漸漸從圖文向長短視頻轉化。對於他們來說,沒必要再去把一個故紙堆里的歷史名詞「周刊」掛在嘴邊。

隨時隨地創作,把每一個汽車圈裡最有趣的瞬間即時上傳,才是速度君傳承的真相。

速度新生代:曉彤 思琦 光光

Klose

一個月前,關注「速度周刊」公號的網友應該發現我們把logo更新成了現在這個黃底黑字的設計,巧合的是,就在這一版的設計里,最終我們去掉了顯眼的「周刊」字樣,也許從那時起,我們已經在無意中預見了如今的變化。

2013版 2015版 2018版

所以,在這個2021元旦的陽光下,我們一併官宣「速度周刊」的新生:

我們的名字是:

速度計:汽車速度的計量工具,精準的還原車速的每一格,無論快慢,我們都會認真記錄這個汽車行業有趣的每一輛車、每一個熱點

我們的logo是:

願這個醒目簡單的配色,成為你了解汽車圈一個最快捷的小入口。

最後,我想讓你們知道,改變的僅僅只是兩處,無論在你的概念里,我們是速度周刊還是速度計,速度仍將興趣小組和我們對汽車的熱愛繼續,咱們2021接著一起玩。

新年快樂!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