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句古詩詞名句·簡析(五)

2020-01-26     愛我國學

古代詩詞名句900句簡析5

601.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會意:體會。晉·陶淵明《五柳先生傳》

602.讀書之法,莫貴於循序而致精循序:按照序次漸進。致精:達到精通。宋·朱熹《性理精義》:「~;而致精之本,則又在於居敬而持志。」

603.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渠:它,指池塘之水。如許:如此。意謂池塘因有活水,故能清澈見底。比喻學習中不斷吸收新知識,故能進步不止。宋·朱熹《觀書有感》:「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604.學之言覺也,以先覺覺後覺;學之言效也,以後人師前人覺:覺悟,明白。覺後覺:使後來的人懂得。效:摹仿,仿效。師:學習。清·魏源《默·學篇一》

60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川上:河邊。子:孔子。逝者:指消逝的時光。斯:這,指河水。夫:語氣詞,無義。舍:停留,止息。《論語·子罕》

606.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東隅yú:東邊,指太陽升起的地方。桑榆:指太陽落下的地方。意謂早晨受到損失,傍晚就挽救回來。《後漢書·馮異傳》

607.莫道韶華鎮長在,發白面皺專相待韶華:美好的年華。鎮長在:長久存在。唐·李賀《嘲少年》

608.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等閒:輕易地,隨隨便便地。宋·岳飛《滿江紅·寫懷》

609.言而不信,何以為言《春秋穀梁傳·僖公二十二年》

610.言之無文,行而不遠言:言辭。文:文飾,文采。行:流傳。《左傳·襄公二十五年》載孔子語

611.名不正,則言不順名不正:名分不正。《論語·子路》載孔子語

612.言近而指遠者,善言也指:旨,意義。《孟子·盡心下》

61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信言:真實的話。美:華麗。《老子》八十一章

614.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論語·泰伯》載曾子語

615.語高而旨深意謂言辭高超,旨意深遠。唐·韓愈《答陳商書》:「~,三四讀尚不能通曉。」

616.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詩經·大序》

617.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宋·蘇洵《遠慮》

618.凡流言、流說、流事、流謀、流譽、流訴,不官而衡至者,君子慎之流:沒有根據。流訴;讒言,毀謗。不官:不公開。衡至:橫逆而至。《荀子·致士》

619.言必信,行必果果:果斷。《論語·子路》載孔子語

620.忠言逆耳利於行《孔子家語·六行》

621.馬逢伯樂而嘶,人遇知己而死伯樂:識馬的人。嘶:鳴。《三國演義》第六十回

622.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刮目相待:用新眼光相看。《三國志·吳書·呂蒙傳》裴松之注引《江表傳》

623.諱莫如深,深則隱諱huì:隱瞞。深:事件重大。按,魯公子慶父謀殺太子而出奔齊國,《春秋》不明記其事,認為事件重大,所以諱而不言。《春秋穀梁傳·莊公三十二年》

624.蘇世獨立,橫而不流蘇世:清醒地生活在人世。獨立:獨自站立,比喻不受世俗影響。橫:衝波橫渡。不流:不順流而下。戰國楚·屈原《九章·橘頌》

625.四海之內,皆兄弟也《論語·顏淵》載子夏語

626.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海內:四海之內。古以為我國四面環海,故稱國境之內為「海內」。天涯:比喻極遠處。比鄰:近鄰。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627.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醴lǐ:甜酒。《莊子·山木》

628.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晉·陸凱《贈范曄詩》:「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

629.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夜郎:在今湖南沅陵,王昌齡貶官龍標尉,即在此附近。唐·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630.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故人:指李白。李白被流放夜郎(在今貴州境內),後被赦還。唐·杜甫《夢李白二首》

631.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淪落:流落,飄零。唐·白居易《琵琶行》

632.推心置腹,開誠布公唐·張九齡《親賢第一章》

633.主雅客來勤雅:高雅。《紅樓夢》第三十二回

634.投我以桃,報之以李《詩經·大雅·抑》

635. 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以:用。治:懲辦。宋·朱熹《四書集注·中庸第十三章》注語

636.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師:榜樣,教訓。《戰國策·趙策一》

637.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大行:大的作為。細謹:小的謹慎。不辭:不怕。小讓:小的指責。《史記·項羽本紀》

638.既知退而知進兮,亦能剛而能柔唐·楊炯《祭汾陰公文》

639.駕輕車,就熟路唐·韓愈《送石處士序》:「若河決下流而東注,若駟馬~,而王良、造父為之先後也。」

640.天下本無事,庸人擾之為煩耳庸人:見識淺陋者。《新唐書·陸象先傳》

641.水到渠成,不須預慮宋·蘇軾《答秦太虛書》

642.超然不累於物超然:超出於世事。累:牽累。物:事物。宋·蘇轍《超然台賦敘》

643.天不蓋,地不載意謂為天地所不容。《水滸傳》第三十四回

644.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干戈:古代兵器,戈有長柄。《三國演義》第二回:「所謂~,功必有成。」

645.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意謂事已迫在臨頭,不得不如此。《三國演義》第三十二回

646.既來之,則安之意謂既然使他們來了,就要使他們安心。本是說的治國的方法,現用為「既然來了,就安人下心來」之意。《論語·季氏》:「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

647.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項莊:項羽部下的武將。沛公:劉邦。《史記·項羽本紀》:「范增起,出召項莊,謂曰:『君王為人不忍,若(你)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因沛公於坐,殺之。……』項莊拔劍起舞,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莊不得擊。於是張良至軍門,見樊噲。樊噲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

648.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長干里:故址在今南京市秦淮河之南。嫌猜:嫌疑,猜忌。唐·李白《長干行》

649.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一斗:一斗酒。唐·杜甫《飲中八仙歌》

650.一舉手一投足之勞唐·韓愈《應科目時與人書》:「如有力者,哀其窮而運轉之,蓋~也。」

651.如聞其聲,如見其容如:好像。容:面貌。唐·韓愈《獨孤申叔哀辭》:「濯濯其英,曄曄其光。~。」

652.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唐·白居易《琵琶行》

653.夢為遠別啼難喚,書被催成墨未濃後句寫心情急切,墨未磨濃就急於寫信。唐·李商隱《無題四首》(「來是空言去絕蹤」)

654.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約:約會。宋·朱淑貞《生查子》

655.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亡賴:無賴,意為頑皮。宋·辛棄疾《清平樂》

656.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時:自然的時序及陰晴寒暑的變化。地利:有利地勢。人和:人心所向,團結一致。《孟子·公孫丑下》

657.時運不齊,命作多舛齊:濟。舛chuǎn:差錯。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

658.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後一「算」字,現常作「誤」。機關:權術。卿卿:古代夫妻或朋友間的愛稱,這裡有諷刺意味。《紅樓夢》第五回

659.小不忍,則亂大謀忍:忍耐,容忍。亂:敗。大謀:大事。《論語·衛靈公》載孔子語

660. 為者常成,行者常至為:實際去做。行:走。至:到達目的地。《晏子春秋·內篇雜下二十七》

661.功難成而易毀宋·歐陽修《尚書工部郎中充天章閣待制許公墓志銘》

662.人生十年曰幼,學人生十年曰幼,學。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壯,有室。四十曰強,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傳。八十九十曰耄。曰yuè:稱。學:開始學習。弱:體未壯。冠:男子二十加冠。室:妻。強:智深力強。仕:做官。艾:老。服:做。耆qí:老。指使:可指導別人。傳:傳給子孫。耄mào:老。《禮記·曲禮上》

663.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白駒:駿馬。忽然:時間。很短。《莊子·知北游》

664.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須臾yú:極短暫的時光。無窮:沒有盡頭。宋·蘇軾《前赤壁賦》:「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665.天下無有不散筵席明·馮夢龍《醒世恆言·徐老僕義憤成家》

666.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二十二卷

667.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唐·杜甫《登高》:「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668.浪花有意千里雪,桃李無言一隊春兩句寫船邊浪花如雪,似乎有意千里相隨;岸邊桃李鮮花盛開成行。南唐·李煜《漁父》

669.東風知我欲山行,吹斷檐間積雨聲山行:到山裡去,指游山。吹斷句:把下了好久的雨吹散了。宋·蘇軾《新城道中》

670.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絲竹:弦樂和管樂,泛指音樂。案牘:官府的文書。勞形:勞累身體。唐·劉禹錫《陋室銘》

671.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唐·賈島《尋隱者不遇》

67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宋·歐陽修《醉翁亭記》

673.獨駕一舟千里去,心與長天共渺渺:遠。宋·秦觀《念奴嬌》

674.閒雲野鶴,無拘無束《紅樓夢》第一百十二回

675.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適俗韻:韻,即氣質,性格;適應世俗的氣質和性格。晉·陶淵明《歸園田居五首》

676.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黯àn:心神沮喪的樣子。銷魂:悲傷愁苦的樣子。別:離別。南朝梁·江淹《別賦》

677.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唐·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678.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浮雲句:以浮雲的來去無定比喻遊子的心意。落日句:落日徐徐而下,似有所留戀,用以比喻自己思念友人的心情。唐·李白《送友人》

679.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踏歌聲:邊唱邊行而來。唐·李白《贈汪倫》

680.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尊前笑不成尊前笑不成:尊,酒杯;舉杯道別,因感傷而擠不出笑容。唐·杜牧《贈別二首》

681.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那堪:哪裡能夠經受得住。節:時節。宋·柳永《雨霖鈴》

682.煢煢獨立,形影相弔煢qióng煢:孤獨無依的樣子。獨:一作「孑」,單。吊:慰問。晉·李密《陳情事表》

683.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唐·白居易《琵琶行》

684.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偷靈藥:神話傳說嫦娥偷吃了后羿的靈丹妙藥,奔月成仙。意謂嫦娥在月宮中夜夜孤獨地面對碧海青天,一定會後悔當年偷吃了靈藥。唐·李商隱《嫦娥》

685.梧桐葉上三更雨,驚破夢魂無覓處宋·蘇軾《木蘭花令》

686.風也蕭蕭,雨也蕭蕭,瘦盡燈花又一宵燈花:燈心的餘燼,爆成花形。瘦盡:猶剔盡。這兩句描寫在風雨飄搖中度過了一個不眠之夜。清·納蘭性德《採桑子》

687.可憎者人情冷暖,可厭者世態炎涼清·程允升《幼學瓊林·歲時》

688.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宋·唐琬《釵頭鳳》

689.一人飛升,仙及雞犬清·蒲松齡《聊齋志異·促織》

690.與善人居,如入蘭芷之室,久而不聞其香蘭芷:香草。漢·劉向《說苑·雜言》:「~,則與之化矣。」

691.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鮑魚:鹹魚。肆:店。漢·劉向《說苑·雜言》:「~,亦與之化矣。」

692.以俗傳俗,以訛傳訛訛:錯誤。《紅樓夢》第十七回

693.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拘:局限。虛:同「墟」,指井蛙所生活的地方。篤dǔ:限制。《莊子·秋水》

694.進退惟谷,冰炭在懷進退惟谷:進退都處於兩難境地。冰炭在懷:冰和炭兩種不相容的東西同在心頭。比喻處境艱難。唐·劉禹錫《為杜司徒讓度支鹽鐵等伎表》

695.屋漏更遭連夜雨,行船又撞打頭風意為不幸中再遭不幸。明·洪《清平山堂話本·董永遇仙傳》

696.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倚:依靠,依賴。伏:潛伏。《老子》五十八章

697.禍患常積於忽微忽微:極細小的事情。宋·歐陽修《伶官傳序》

698.天有不測風雲,人又豈能料乎《三國演義》第四十九回

699.貪痴無底蛇吞象,禍福難明螳捕蟬貪痴:貪心狂妄。蛇吞象:比喻以細小而欲圖強大。螳捕蟬: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明·馮夢龍《古今小說·陳御史巧勘金釵鈿》

700.囊空恐羞澀,留得一錢看囊空:口袋空,即沒有錢。看kān:看守。唐·杜甫《空囊》

701.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營營:指為生計勞碌奔忙。宋·蘇軾《臨江仙》

702.人無橫財不富,馬無野草不肥元·張國賓《合汗衫》第三折

703.惟天地,萬物父母;惟人,萬物之靈《尚書·泰誓上》

704.天生萬物,唯人為貴《列子·天瑞》

705.順天者存,逆天者亡《孟子·離婁上》

706.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莊子·齊物論》

707.精於物者以物物,精於道者兼物物精於物者:精通某一具體事物的人。物物:管理這一具體事物。精於道者:精通各種事物之理的人。兼:兼理。兼物物:能同時管理各種事物。《荀子·解蔽》

708.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人傑地靈,徐孺下陳番之榻物華天寶:萬物的精華都是天然的寶貝。龍光:寶劍的光芒。牛斗:牛宿和斗宿二星。人傑地靈:傑出的人物往往生於靈秀之地。徐孺、陳蕃:均東漢人,陳為太守,不接賓客,惟徐來特設一榻,徐去則懸之。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

709.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形而上:指無形的或未成形質的東西。形而下:指已成形質的東西。《周易·繫辭上》

710.一時之強弱在力,千古之勝負在理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十四回

711.《陽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實難副《陽春》:古代楚國歌曲名,是較高級的音樂。和hè:唱和。寡:少。盛名:很高的名聲。副:符合。《後漢書·黃瓊傳》

712.名存實亡,失其所業名:名目,名義。實:實際。所業:所從事的職業。唐·韓愈《處州孔子廟碑》

713.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紅樓夢》第六十五回

71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蹊xí:田中腳步踏成的小路。意謂桃樹李樹不向人打招呼,但人們因它的花果而爭相趨往,致使樹下走出了一條路來。《史記·李將軍列傳贊》引諺語

715.澄其源者流清,混其本者末濁澄dèng:使液體里的雜質沉澱下去。流:下游的水。混hùn:同「渾」,使渾濁。本:本源。末:水的盡頭。《後漢書·郎傳》

716.木無本必枯,水無源必竭本:根。渴:乾涸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三十八回

717.皮之不存,毛將安傅安:哪裡。傅:通「附」,附著。《左傳·僖公十四年》載虢射語

718.薪不盡,則火不止薪:柴。《戰國策·魏策三》

719.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知:通「智」。《周易·繫辭上》

720.以管窺天,以蠡測海窺:看。蠡lí:瓢。《漢書·東方朔傳》

721.一葉蔽目,不見太山;兩豆塞耳,不聞雷霆太山:秦山。《冠子·天則》

722.目有昧則視白為黑,心有蔽則以薄為厚昧:眼力不明。蔽:遮掩。宋·蘇軾《明君可與為忠言賦》

723.過猶不及意謂事情過了頭和趕不上同樣不好。《論語·先進》載孔子語

724.欲速,則不達《論語·子路》:「子夏為莒父宰,問政。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725.兩虎共鬥,其勢不俱生不俱生:不能都活命。《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726.水則載舟,水則覆舟則:能。《荀子·王制》:「傳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727.冰炭不同室,粉墨不同橐橐tuó:袋子。南朝梁·蕭繹《金樓子·立言上》

728.大羹必有淡味,至寶必有瑕穢。大簡必有不好,良工必有不巧大羹:即太羹,古代用來祭祀的不加作料的肉湯。至寶:最珍貴的寶玉。瑕:玉的疵病。穢:污濁。大簡:指文章高手。不好:猶言「敗筆」。不巧:不巧妙的作品。漢·王充《論衡·自紀篇》

729.荊岫之玉必含纖瑕,驪龍之珠亦有微荊岫:荊山的峰巒。荊山在今湖北省西部,相傳戰國卞和得玉於此山。纖:細小。瑕:玉的疵病。驪龍之珠:一種珍貴的珠,傳說出自驪龍頷下,故名。:毛病,疵點。北齊·劉晝《劉子·妄瑕》

730.小疵不足以損大器疵:小毛病。晉·葛洪《抱朴子·博喻》

731.大勇若怯,大智若愚若:好像。宋·蘇軾《賀歐陽少師致仕啟》

732.流水不腐,戶樞不蠹腐:臭敗,腐爛;一說積垢。戶樞shū:門的轉軸。蠹dù:被蟲蛀蝕。原作「螻」,從《意林》引文改。《呂氏春秋·季春紀·盡數》

733.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塞:堵塞。止:阻止。唐·韓愈《原道》

734.柔能制剛,弱能制強制:克服。《後漢書·臧宮傳》引《黃石公記》

735.太剛則折,太柔則廢折:有挫折。廢:不能成事。《漢書·雋不疑傳》

736.舟非水不行,水入舟則沒《孔子家語·六本》

737.樂極生悲,否極泰來否pǐ:凶。泰:吉。《水滸傳》第二十六回

738.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陸遊《游山西村》

739.月滿則虧,水滿則溢虧:缺。溢:泛出來。《紅樓夢》第十三回

740.見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嘗一肉而知一鑊之味、一鼎之調鱉biē:甲魚。luán:切成塊的肉。鑊huò:古代無足的鼎,炊具。調:味道。《呂氏春秋·慎大覽·察今》

741.山僧不解數甲子,一葉落知天下秋甲子:年月。宋·唐庚《文錄》

742.見微而知著著zhù:顯著。宋·蘇洵《辨奸論》:「惟天下之靜者,乃能~。」

743.三思而後行《論語·公冶長》:「季文子~。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744.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後漢書·班超傳》

745.民人以食為天《漢書·酈食其傳》作「民以食為天」。天:指所依靠。《史記·酈生陸賈列傳》

746.從今認得歸田樂,何必桃源是故鄉桃源: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所描繪的世外桃源。宋·李之儀《鷓鴣天》

747.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宋·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748.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以:用。規:圓規,畫圓的工具。矩:曲尺,畫方形的工具。《孟子·離婁上》

749.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繩:木匠劃線用的墨線。礪lì:磨刀石。利:鋒利。《荀子·勸學》

750.畫虎不成反類狗類:像。《後漢書·馬援傳》:「效季良不得,陷為天下輕薄子,所謂~者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rlk37G8BjYh_GJGVfCR1.html



夏日詩詞100首

2020-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