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多方支持海外華人及留學生抗疫

2020-04-02     歐洲時報

【歐洲時報網】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多國「封城」。防疫措施逐步升級,讓很多從事餐飲業和個體經營的海外僑胞,經濟上承擔很大壓力;隨著疫情加劇,留守僑胞住在國的醫療防疫資源愈發短缺,也為僑胞的留守抗疫增加挑戰。與此同時,為控制疫情蔓延國際航班驟減,多國「封國」「停課」,不僅導致中國留學生無法返回中國,也讓留學生在當地的健康安全備受關注。對此,中國駐外使領館、中國民航局、中國教育部等多部門紛紛行動起來,支持海外僑胞和中國留學生抗疫。

多方助力海外華人留守抗疫

疫情特殊時期,海外華人面臨諸多抗疫難題。尤其是3月29日,中國民航局《關於疫情防控期間繼續調減國際客運航班量的通知》正式實行後,極大地減少了國際航班數量。然而實質性關閉國際航班的大門之後也給海外就職、經商、留學的中國公民回國帶來了很大的困境。

面對海外華人的抗疫難題,保護駐在國華僑華人和留學生成為使領館工作的重中之重。

為了讓身居海外的僑胞們更好地應對疫情,中國各駐外使館及時通報疫情信息、分享經驗;及時與國內相關醫療機構和網絡平台聯繫,提供網絡遠程諮詢和治療幫助;及時推動國內優質醫療資源通過網絡視頻等現代信息手段與華社醫療機構對接,提供先進的技術指導和支持。

此外,中國駐外使領館近日積極向駐在國提供幫助,通過捐贈物資、分享經驗等方式助力當地抗疫。以英國為例,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近日介紹,中英雙方加強了疫情防控和診療方面經驗的交流。中方及時向英方提供了最新版新冠肺炎診療的方案;英方委派醫療專家組出席中國與歐洲國家舉行的疫情視頻會議。中英方在檢測、疫苗和藥物研發、臨床診治等方面合作得到進一步加強深化。

同時,駐英使館指導、幫助在英中資企業建立防疫制度,與重點企業保持密切聯繫並著重保護企業的利益。劉曉明說,「我給英國交通大臣、希思羅機場總裁寫信,希望減免我方各航空公司費用。希思羅機場方面已經回函,表示高度重視,正在研究措施,降低我方航空公司運營成本。」

留學生包機回國是否會有輸入型感染的風險?

中國民航局調減國際客運航班量之後,受影響最大的莫過於海外中國留學生。據統計,目前尚在國外的留學生約142萬人。疫情期間,大部分留學生所在國學校停課,一些學生還遇到房租到期、缺乏防疫物資和承擔不起過高的醫療費用等問題。

其實,早在3月16日歐洲疫情急劇惡化之際,英國小留學生(年紀未滿18歲)的家長就向中國駐英國大使館發送了《關於對滯留在英國的未成年中國小留學生開展領事保護的申請》,請求國家協助將未成年中國留學生接回國內。

3月31日,一份家長責任承諾書開始網絡上流傳。承諾書上透露,中國駐英國大使館將會組織包機回國,機票費用與隔離費用自理,並承諾服從一切安排。(圖片來源:上觀新聞網)

4月2日,在中國國新辦就疫情期間中國海外留學生安全問題舉行發布會上,中國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表示,對確有困難急需回中國的留學生「將及時採取必要措施,協助他們逐步、有序回國。」他還透露,當日北京時間9點30分,一架臨時包機已起飛,赴倫敦接回在英國的一批出境困難的留學人員。

與在國外就學的成年留學生不同,未成年留學生生活自理能力有限,且心理尚未成熟,承受壓力的能力極為有限。疫情對小留學生,尤其是獨自在國外求學的未成年留學生來說,這樣的處境極其危險,放任不管可能會引發無法想像的悲劇。

對於中國國內很多網民爭議擔心增加輸入型病例風險的問題,民航工作者、民航業評論員張仲麟撰文表示,在過去一個月中,上海、北京等機場成熟的檢驗檢疫及轉運隔離措施,同時控制良好的國內防疫形勢也證明了這一套機制是有效的。另一方面,以目前最為常見的客機737-800為例,在空氣循環高流量模式下,空氣流量可以達到105PPM;飛機內部空氣循環系統也有HEPA過濾器,可有效保障空氣品質及過濾病毒。在飛機上做好防護工作,無需擔心飛機客艙內感染的風險,目前也五因機內同乘導致感染的病例發生。

4月2日,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教育部副部長田學軍、民航局副局長呂爾學、衛生健康委國際司司長張揚介紹疫情期間中國海外留學人員安全問題,並答記者問。(圖片來源:中新社)

而對於留守所在國的留學生,中國駐外使領館正向中國留學人員比較集中的國家調配50萬份「健康包」,包括1100多萬個口罩、50萬份消毒用品以及防疫指南等物資。

同日,中國教育部副部長田學軍表示,中國教育部採取了六個「強化」措施助力留學生抗疫:即強化防疫指導、強化物資保障、強化患者救治、強化心理支持、強化困難幫扶、強化領事保護。其中對於強化困難幫扶,田學軍稱主要是一些駐外使領館廣泛動員當地中資機構和華僑華人社團,對有困難的留學人員施以援手,對少數留學人員面臨的簽證到期、被迫搬離宿舍等實際問題,及時交涉,協調解決。另外,對於中國留學生遭歧視、攻擊的個案,也會及時有力地進行交涉。

(內容來源:中國僑網、中新社、中新網、上海觀察者網等。)

(編輯:李璟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rQY-OnEBfwtFQPkdzAYp.html

疫情下的英國

20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