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時報網】隨著歐洲多國疫情趨緩,逐步解封恢復經濟社會活動成為這一地區的趨勢。但解封不意味著恢復常態,保持社交距離、與病毒共存……歐洲各國已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
首批解封:奧地利、丹麥、挪威等
綜合廣州《21世紀經濟報道》、上海澎湃新聞網、《北京青年報》報道,奧地利、丹麥、挪威、捷克等成為首批放寬限制措施的歐洲國家。3月16日,奧地利政府在全國範圍內實施了嚴格的封鎖限制。近一個月後,也就是4月14日,奧地利開始放寬國內部分領域的封鎖措施:占地小於400平方米以下的非必需品超市、花園、五金店被允許開門營業;自5月1日起,購物中心和髮廊也將重新開業。
不過,奧地利的餐廳和酒店至少5月中旬之後才能營業,而公共活動至少到六月底才能舉行。
5月1日,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瑪利亞希爾夫大街,商鋪工作人員在整理店面準備重新營業。(圖片來源:新華社)
丹麥從3月11日起關閉學校、餐館和非必要的營業性場所,禁止10人以上的集會,並禁止大部分外國公民入境。
由於確診病例僅7000多例,丹麥從4月15日就開始部分複課,成為歐洲首個複課的國家。丹麥的複課不是一哄而上,而是有計劃、有目的分步進行。按照丹麥政府的建議,日托中心、幼兒園以及小學低年級學生首先複課,高中畢業班在5月10日以後複課,但中學和大學仍然關閉。
這樣安排有其針對性。從恢復經濟來說,低齡兒童的父母是社會就業大軍的主力,只有孩子上學、上幼兒園,這些人才能「解放」出來投入到社會生產之中,復工復產的鏈條才能步入正常軌道。從疫情防控來說,丹麥政府根據數據分析認為,低年齡段兒童及其家長群體相對年輕,對新冠病毒的免疫力相對更強。當然,這一論斷並沒有得到世界各國疾控專家的廣泛認可,有人認為在疫情尚未完全剿滅的情況下複課,是拿孩子當「小白鼠」。對此,丹麥日前宣稱,「解封」未導致疫情反彈。
至於與丹麥隔海相望的挪威,該國在3月12日關閉了學校、餐館、體育館和旅遊景點,並禁止外國遊客入境。4月20日,挪威開始逐步放開限制,決定在夏季來臨之前先重啟幼兒園,然後再讓高年級學生返校。大學和美發美容沙龍也預計將在4月底重新開放。然而,挪威公民仍將被要求在家工作,禁止體育和節日活動的規定也將至少持續到6月15日。
捷克則是從4月20日起,分五階段逐步開放小型商店、大型商店、飯店和大型商業中心。
多國選擇5月4日解封,德國謹慎再謹慎
自律謹慎當屬德國。德國目前是西方大國中防控、救治做得最好的國家,病死率只有3%左右,比西班牙、義大利、法國等歐洲國家要低幾個數量級。儘管德國疫情已得到控制,但天生謹慎的默克爾總理還是決定,將原本持續至4月19日的社交限制措施延長至5月10日。
4月27日,在德國柏林,佩戴口罩的乘客進出地鐵車廂。(圖片來源:新華社)
德國國家科學院4月中旬提交了一份報告,提出分步解封的建議。與丹麥「救經濟」思路不同的是,報告認為小學和初中可先行複課,其次是高中,因為高中生自律、自學能力和對網絡教學適應性更強,最晚是幼兒園,因為三五歲的幼童難以遵守保持社交距離的規定。
根據此報告,默克爾總理公布了分階段、分行業逐步復工複課路線圖,4月下旬允許部分商店恢復營業,5月4日起允許中小學複課。不過,隨著疫情出現小反彈,默克爾宣布延遲複課步伐,到5月6日再重新評估,她一再警告:「我們應該小心謹慎,而不是過度自信」。
巧合的是,好幾個歐洲國家都把5月4日定為階段性「解封」的開始之日。曾經的全球疫情「震中」義大利,宣布其製造業、建築業和批發業從5月4日起復工,零售業、博物館、畫廊和圖書館5月18日起恢復運營,酒吧、餐廳、理髮店和美容院6月1日起將重新營業。
比利時同樣宣布從5月4日開始,建築業、批發貿易、製造業等非必要行業將復工,公園和遊樂場開放,允許進行一些沒有身體接觸的戶外運動。自5月18日開始,小學逐步複課,計劃實施小班授課和半天課程,初高中只有高中畢業班可複課,每周最多上一兩天課,餐館和咖啡館仍將保持關閉。
在5月4日解封的還有波蘭。5月4日起,波蘭全國的購物中心、酒店、旅館、圖書館和博物館可以恢復營業,但電影院和健身房仍將關閉;波蘭全國的幼兒園5月6日起將遵照嚴格的衛生法規運行。
法國5月11日起可「自由上街」,英國尚無明確計劃
西班牙是目前歐洲疫情最嚴重的國家,目前累計病例已超過21萬例,死亡超過2.4萬例,不過其單日新增治癒病例遠超新增確診病例,說明疫情已過最高峰期。出於慎重,西班牙將把全國範圍內的封鎖措施進一步延長至5月9日,預計5月份政府將逐步謹慎地解除禁令,但學校完全複課要到9月份。西班牙內政部和衛生部警告說,逐步「解封」之路布滿荊棘,未來依然會有「犧牲」。
事實上,從4月13日,西班牙便開始放寬限制,允許一些非必要的工人重返工作崗位。4月26日,西班牙政府六周以來首次允許兒童出門活動。
5月1日,法國繼續處於「封城」狀態。(圖片來源:中新社)
另一個重災區法國則宣布從5月11日起逐步解封。從4月30日起至5月7日,法國衛生總署每天會發布一張疫情「晴雨表」,全法101個省份將根據當地疫情形勢被標成紅色或綠色。而5月7日的疫情「晴雨表」將最終決定各地5月11日後的解封程度。
從5月11日起,在離家不超過100公里的範圍內,法國人出門將可以不再出具出行證明。同時,除了咖啡館、酒吧和餐館外,所有的商業機構均可以重新開門,其中也包括圖書館、音像店、小型博物館、集市和墓地。
學校方面,在自願的基礎上,幼兒園和小學可以逐步重新開放。託兒所也將從5月11日起開放,每個空間只能容納10個孩子,幼師則必須佩戴口罩。初中生則是從5月18日起複課。
5月底時,政府將決定高中是否在6月重新開學,並決定咖啡館、酒吧和餐館能否在6月2日重新營業。政府明確表示,大型體育、文化活動,特別是節慶、大型展貿會等參加人數超過5000人的活動,不能在9月之前恢復。
至於曾以 「群體免疫」而名聲大噪的英國,因感染新冠病毒一度住院的英國首相詹森如今非常謹慎,稱貿然解除應對新冠疫情的封鎖措施「太冒險」。英國政府擬5月7日再次評估疫情,以決定是否再次延長「禁足令」。詹森稱「解封」需要滿足五項前提,包括每日死亡人數下降、病毒感染率下降和病毒檢測率及個人防護用品充足。
另據中新網報道,英國政府自3月底實施嚴格防疫措施,本周或將公布鬆綁全國封鎖令的計劃。目前跡象顯示,當局會採取分階段解封,以保持低感染率。
日前,英國交通大臣夏普斯被問及政府解封計劃時說:「肯定不會是恢復正常。」
此外,有報道稱,英國小學可能在6月初重新開學;搭乘大眾交通工具通勤者可能得接受體溫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