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解柳永(六)浪跡天涯十年,五十歲中進士

2019-12-01   赤野離騷

上一篇說到柳永重回京城確定蟲娘徹底從他的生命中消失,在感傷過後他又開始往西南方向漂泊而去。

《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淒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顒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闌杆處,正恁凝愁!

這個甘州不是柳永寫這個詞的地方,八聲甘州是詞牌名。

淅淅瀝瀝的雨水灑向江中,將秋日洗刷的格外冷清。天氣漸漸霜凍,所有紅花綠葉世間萬物像是進入了休眠。只有長江水默默的往東流。

不忍心登高遠望故鄉,這裡的故鄉應該是指崇安,他自問為何多年漂泊卻不曾回家?

真正讓人回不了家的是心中的執念,正如後世馬致遠所言的只有斷腸人才會在天涯!


《一寸金·小石調》

井絡天開,劍嶺雲橫控西夏。地勝異、錦里風流,蠶市繁華,簇簇歌台舞榭。雅俗多游賞,輕裘俊、靚妝艷冶。當春晝,摸石江邊,浣花溪畔景如畫。

夢應三刀,橋名萬里,中和政多暇。仗漢節、攬轡澄清。高掩武侯勳業,文翁風化。台鼎須賢久,方鎮靜、又思命駕。空遺愛,兩蜀三川,異日成嘉話。

一寸金也是柳永開創的一個詞牌名,從詞中可以讀出柳永來到了四川,而此時的北宋已經和西夏開戰,在國家危難之際當時的文人最大的希望就是為國做出貢獻,柳永也一定是不會避免這樣想的。

雖然說他詞中只是短短的提及了西夏,剩下的是描寫當地風景和歷史典故,但是再細看一番,其中『夢應三刀』在現在作為一個成語指的是官吏升遷,這個典故最早出自東晉時期有個人叫王濬在夢裡夢見了三把刀,有人告訴他三把刀合起來就是個州字,不久王濬升為益州刺史。

從引用這個典故也可以看出柳永將自己的仕途之心隱藏了起來。


離開四川之後柳永又沿著長江遊歷湖南和湖北各地,直到景祐元年(宋仁宗第三個年號),柳永得知了一條消息宋仁宗親政,皇上決定放寬科舉尺度。

我之前在寫范仲淹的時候提到過,宋仁宗十三歲登基之前都是他母親劉太后說了算。得此消息的柳永決定在最後去京城去搏一把。

《柳初新·東郊向曉星杓亞》

東郊向曉星杓亞。報帝里,春來也。柳抬煙眼。花勻露臉,漸覺綠嬌紅奼。妝點層台芳榭。運神功、丹青無價。

別有堯階試罷。新郎君、成行如畫。杏園風細,桃花浪暖,競喜羽遷鱗化。遍九陽、相將遊冶。驟香塵、寶鞍驕馬。

黎明破曉時分東邊的天空北斗七星在閃耀,京城裡春天來了。這裡的『漸覺綠嬌紅奼』和上面《八聲甘州》中的那句『是處紅衰翠減』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很明顯他是高中了,與他同登進士的還有他另一位哥哥柳三接,並授予了他睦州團練推官的職位。


柳永將他科舉高中的喜悅在詞中表露無餘,但若是不說你恐怕不能相信這個興奮的他已經五十了,早已經不是那個風流倜儻的樣子了,因為科舉不中他錯過了太多,但是遲來總比不來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