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男孩,父母違背這三條鐵規,早晚把孩子廢掉

2019-08-16     菜菜談教兒育女

古人云:窮養男,富養女,是很有道理的。

所謂窮養男,不是對男孩小氣,也不是刻意讓他受罪,而是讓他從小養成吃苦耐勞的品質,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創造財富。

養男孩,在物質方面要有邊界。

如果孩子在小時候要啥父母給啥,隨時隨地滿足其要求,他就會對父母產生依賴感,這種依賴感讓他變得懶惰和得寸進尺。

前幾天看了一個視頻,看後很窩心。

一個十四五歲的男孩,手持木棍,對拿著凳子的父親惡語相加。很顯然,那個父親用凳子保護自己,以免被兒子傷到。

只聽那個兒子威脅其父說:「你給不給錢?給不給錢?」並真的用胳膊粗的木棍掄向父親……

當父母辛辛苦苦,把從牙縫裡省出的錢都花在兒子身上時,他做夢也想不到自己竟然養了個「白眼狼」。

「養兒防老」成了笑話,手下留情,求你放我一條生路吧!

「早知道他長大後會這樣,他一生下來我就把他掿死了。」事後,那位父親坐在地上捶胸頓足的說。

現在埋怨還有什麼用呀!不都是自己管的嗎?

孩子小時候無節制的受寵,全家人都把他當做寶貝疙瘩,生怕他受一丁點委屈。全家人為孩子打造了一個童話世界,滋養出孩子的無條件滿足心理。

一個男孩,長大後頂天立地,責任擔當,還是飛揚跋扈,唯我獨尊,目中無人,在於小時候如何被父母教養。

家有男孩,父母一定要做到以下三個方面,否則,錢再多也買不到後悔藥。

【1】捂緊錢包

中國自古以來都有「重男輕女」的想法,特別是農村,很多家庭不生男孩誓不罷休。

因此,有的家庭會出現三女一男或四女一男的情況。男孩出生後,就成了家裡的寶貝疙瘩。

「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摔了」,嬌生慣養,有求必應,慢慢的被培養成了「小霸王」。

孩子越大花錢越多,父母年輕的時候能掙錢,能滿足孩子花錢。當父母年紀大或者家裡出現變故,不能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時,親子矛盾就出現了。

從小要什麼有什麼的孩子很難有感恩的心,不會理解父母的不易,更不會體恤父母,只會變本加厲的滿足自己的私心。

【2】適當滿足

窮養男孩,不是對孩子刻意吝嗇,也不是刻意在孩子面前裝窮,而是適當滿足。

根據家庭條件,適當答應孩子對物質的要求,免得孩子因此而自卑。

或者孩子看上一件玩具,告訴他今天沒帶錢,明天再買。不讓孩子覺得自己想要什麼父母就會在第一時間滿足自己,時時以他為中心。

當孩子懂事以後,如果真的不能滿足孩子對物質的追求,也可以把家裡真實的財政情況告訴他,讓孩子知道錢來之不易,激發他的擔當意識。

【3】有愛滋養

很多男孩長大後叛逆,做壞事,與缺愛有很大的關係。

也許他們從小衣食無憂,但很少有父母的陪伴和家庭溫暖的滋養。

從小得不到愛的孩子根本不懂得如何自愛和愛人。

這種孩子精神世界空虛寂寞,常常用物質來彌補。當物質生活不能滿足自己的時候,就會想壞點子或者對父母做出大逆不道的事。

有父母的陪伴,清貧的生活也能養出感恩的孩子;從小不在父母身邊長大的孩子,物質生活再豐富,也很難養出精神富足的孩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r20ipWwBvvf6VcSZEKw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