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資源網2020年2月27日消息:在赤峰機場公司防控疫情一線,有這樣一支平均年齡43歲、全部由女性員工組成的隊伍。她們戰鬥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用實際行動守護著機場陸側的安全,為旅客營造出了整潔安全衛生的乘機環境。她們就是赤峰機場航站區管理部的五人群體,朱玥、趙紅雲、劉麗、邢誠浧、許媛媛,一支名副其實的「娘子軍」。她們巾幗不讓鬚眉,疫情面前毫不退縮,她們是赤峰機場疫情阻擊戰中的「硬核」力量。
抗「疫」當前鋒,誰說女子不如男
春節期間,全國各地疫情防控級別驟然升級,赤峰機場也按照集團公司的緊急部署,開始落實各項防控措施,其中,採購防控物資的重任就落到了航站區管理部姐妹們的肩膀上,而她們也沒有讓人失望。
也許是女人們天生具有第六感,早在臘月二十九的時候,航站區管理部見習經理朱玥就洞察到了防疫物資供應即將進入緊缺狀態,當天就儘可能多的採購了市區醫藥零售門店銷售的一次性醫用口罩,使得員工們應對即將到來的疫情高發期有了「底氣」。
運行監控員邢誠浧為採購更多的防護物資,不辭辛苦地到藥廠「蹲點」等貨,跟隨工作人員到醫藥公司庫房找物資。如今,口罩、測溫槍、防護服等防護用品已經能夠滿足日常需要,酒精、84消毒液備品充足,既能保證對機場員工的持續供應,也能滿足向駐場單位、服務外包單位物資調撥的需要。
在物資發放方面,「娘子軍」又像當家的女人一樣細緻,按種類、規格等嚴格出入庫程序,結合實際統籌考量,制定了物資發放辦法,也未雨綢繆地規劃出了物資緊缺時的發放辦法,按天為各部門交付防疫物資,定期分析各部門物資使用量,嚴把物資分配關。
「航站區管理部的姐姐們都是過日子的『好手』,在防護用品發放上從來沒有給我們『斷頓兒』。」機場的員工們這樣說。
戰「疫」我為先,女中自有豪傑在
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航站區環境衛生的消殺、清潔工作成為了多方關注的焦點。為降低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風險,航站區管理部堅持「精準、有效、高頻次」的消殺原則,組織執行了近乎苛刻的消殺清潔措施,每日確保對沒有新風系統的候機樓進行不少於20小時的不間斷通風,候機樓公共區域每一小時消殺一次,每進港一個航班對旅客行走路徑消殺一次。通過不斷地借鑑和創新,逐步完善了鞋底消殺設施等。
「疫情期間做好清潔、消殺工作是大家的事情,不能只檢查,把活兒都推給保潔。」航站區管理部趙紅雲、劉麗在討論航站樓消殺工作時這樣說。保潔人員初始時缺乏經驗,對發熱隔離區等高溫旅客滯留過區域的消毒工作存在顧慮,趙紅雲、劉麗兩位老大姐率先垂範,帶領保潔人員到發熱隔離區、救護車上進行消殺,逐一向其交代注意事項,掃除了他們的顧慮,也使得「地毯式」消殺工作得以順利實施,給旅客和機場員工創造了潔凈、安心的出行和工作環境。在此期間,航站區管理部和保潔外包單位建立起了高度的默契,保潔外包單位沒有一位員工因為怕活兒累、怕感染而缺崗、請假。
剛柔兼具,巾幗哪曾讓鬚眉
疫情初始,航站區管理部的五名工作人員每天四人上崗,春節期間無一人外出請假,休班也都是在「跑物資」、隨時處於待命的狀態。航站區管理部的工作性質區別於其他保障部門,特殊時期,其他保障部門輪休的時間增多,「娘子軍」們沒有「眼熱」,仍舊兢兢業業,堅守崗位,事無巨細地做著各項工作,沒有絲毫抱怨。
員工們都說:她們是熱心腸的大姐,活力滿滿,精力遠勝二十多歲的小姑娘。疫情期間,員工餐食供應、食堂衛生消殺也常見到大姐姐劉麗的身影。閒暇之餘,劉麗姐還會兼職理髮師為同事理髮。運行監控員許媛媛在每天2萬步的巡視之餘依然要幫助安檢員登記到港旅客信息。貴賓服務員發熱隔離,現場缺少人手的時候,又是她在第一時間幫助補崗。
「嚴厲而親切」,這是駐場商戶、服務外包單位近100名員工給「娘子軍」們的一致評價。在平時,她們對其工作要求嚴格,「下單子」毫不手軟,讓人見了就想跑。可在疫情期間,她們一下子就像換了個人,從店鋪衛生消殺、人員防疫用品配備等,不厭其煩地檢查督促,像極了「管家婆」。如今,各店鋪已陸續申請開店,人員資質審查、店員日常測溫等,都逐一細緻地幫助其健全了起來。
「娘子軍」們不僅對內管理細緻,對外協調也個個是好手。雖然航站區管理部在去年8月份才剛成立,但現在儼然是赤峰機場航站區域的「大管家」,從候機樓公共區域功能劃分到設施的零星維修,從駐樓各單位的服務功能、流程整合到對外包商、商戶的監督管理,無不體現著她們的耐心和細緻。航站區管理部還擔負著機場公司公共區對外宣傳的職能,根據集團公司、市政府等要求及時製作公告、宣傳標語等,協調各部門規範標識擺放,避免在疫情期間標語林立,使得候機樓環境在特殊時期仍能看起來清新爽凈。
如今,航站區的姐妹們都已到了「扶著孩子攙著父母,負重前行」的年齡,面對家庭,她們是母親、是妻子、是女兒,疫情面前,她們卻都是「戰士」,溫暖且堅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qO76jHAB3uTiws8K-7j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