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PPT還在用立體圖表?low不low啊」

2020-04-10     跟我學個P

嗨,各位木友們好呀,我是小木。

在上古時代,P圈江湖裡一度很流行像下面這種立體圖表:

想當年,誰會做這種圖表,誰就是廣場舞領舞般的存在!

不過隨著人們審美水平與裝P標準的日益提高,這種圖表現在已經演變成了殺馬特的代名詞——立體圖表,誰用誰low…

然鵝,眾所周知,真香定律只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

前幾天有個木友在社群里發出了下面這張圖,看完以後我才發現唯有自刎才能為我上面那番「誰用誰low」的言論謝罪…

事實證明只要設計能力強,立體圖表什麼的根本阻擋不了你那該死的魅力好嗎!

現在問題來了:上面這個立體圖表是怎麼用PPT做出來的?

很簡單,你只需要用到PPT里的兩個功能——【三維旋轉】,以及【控點調節】功能。

下面我就手把手腳對腳地教大伙兒具體的操作步驟,18歲以上的人士請支開父母再觀看,免得挨皮鞭。

用「三維旋轉」做出立體形狀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像下面這種立體形狀,其實是由普通的平面形狀經過【三維旋轉】以後得來的:

怎麼轉(zhuàn)?

獸先,去PPT的形狀大寶庫里找到「空心弧」這個形狀,將其插入PPT的時候記得按住【shift】鍵,這樣你才能插入一個正弧:

拖動圓弧上的小黃點,你還可以任意更改弧形的面積:

「做PPT還在用立體圖表?low不low啊」

然後,右擊這個弧形,點擊【設置形狀格式】-【效果】-找到【三維旋轉】的菜單:

接著,瞎雞兒調整一下【Y軸】的數值,直至轉出合適的效果為止:

最後,在【三維格式】菜單中將形狀的【深度】數值調高,同樣調到合適的效果即可:

經過以上操作,你就可以成功把平面的形狀變成立體形狀了!此時不開一包82年的辣條慶祝一下更待何時!

用「控點調節」精確調整形狀

做出立體形狀以後,在實際運用起圖表的時候你還會碰到一個問題:怎麼讓形狀精確地表示百分比?

比如如果我想展示33%這個數據,難道只能通過手動拉動小黃點的方法靠肉眼去調節嗎?

「做PPT還在用立體圖表?low不low啊」

對普通人來說這個方法勉強可行,但對於有強迫症的處女座人士來說,這種操作無異於是在逼他們跟你同歸於盡…

所以這裡建議大家去官網下載並安裝一個PPT插件【iSlide】,利用這個插件里的【控點調節】功能,你就能精確調整形狀的角度了!

【iSlide】插件官網地址:islide.cc

安裝完畢以後重新打開PPT,你就能看到PPT里多了【iSlide】這個選項卡:

選中形狀,點擊【iSlide】-【設計排版】-【控點調節】:

調整【控點調節】里的數值,自己領悟一下隨著數值的變化,弧形的角度有啥變化規律:

現在我們回到開頭那個問題,怎麼讓弧形精確地表示33%這個數據?

很簡單,你只需畫出一個1/3弧形即可,在【控點2】里輸入「-60」就能畫出來了:

「做PPT還在用立體圖表?low不low啊」

現在問題又來了:為啥是輸入「-60」,而不是輸入「250」或「438」等更吉利的數字呢?

實不相瞞,要把規律跟你解釋清楚的話實在太麻煩了…

所以,我建議你像我剛剛說的那樣,瞎雞兒調節一下【控點調節】面板里的數值,自然就能明白其中的規律了…因為只有幼兒園學歷的我也是這麼瞎琢磨出來的…

好了,現在我們來總結一下上面這個圖表的製作步驟:

1)按住【Shift】鍵插入一個空心弧;

2)為空心弧設置【三維旋轉】以及【三維格式】;

3)用【控點調節】功能可以精確調節形狀角度。

本期就到這裡,祝各位大吉大利,今晚做P,咱們下期再賤~




我是小木,一個專門教PPT的設計師!

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跟我學個P」!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qNuPanEBiuFnsJQVheZ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