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十多年的固定規律以及投資感悟

2019-08-02     鬥牛亮劍

縮量震盪——小盤股

大盤穩健但能量不足時是小盤股的活躍期,因大盤能量不能滿足規模性熱點的施展,所以個股行情「星星點火」,其中又以小能量下小盤股行情更為靚麗。由於小能量難以滿足行情的持續性,故小盤股行情往往漲勢較迅捷,持續周期較短,適於短線操作。

突發利好——次新股

無論大盤處於什麼狀態,若遇突發性重大利好公布,往往是價低次新股的活躍期。因為老股中往往有老資金進駐或者受困,新資金即不願為老資金抬轎,更不願為老資金解套。所以,重大利好公布後,上市不久的次新股群往往成為新資金「先入為主」的攻擊對象。

調整時期——莊股

大盤調整時是莊股的活躍周期。由於市場熱點早已湮滅,莊股則或因主力受困自救,或是潛在題材趁疲弱市道超前建倉……疲弱市道中的莊股猶如夜幕中的一盞盞 「豆油燈」,雖不能照亮整個市場,也能使投資大眾不至於絕望。同時,多少還能誘惑「投資小眾」一起來「往豆油燈里添加燃油」,或者是引來「飛蛾撲火」。

波段急跌——指標股

大盤波段性急跌後是大盤指標股的活躍期。急跌後能令大盤迅速復位的,必然是能牽動全局的指標股。因為「四兩撥千斤」的功效大,也因為低價股護盤的成本低。

調整尾聲——超跌低價股

大波段調整進入尾聲後是超跌低價股的活躍期。因為前期跌幅最大的超跌低價股風險釋放最乾淨,技術性反彈要求最強烈。由於大勢進入調整的尾聲,尚未反轉,新的熱點難以形成,便給了超跌低價股的表現機會。

牛市確立——高價股

牛市行情確立是高價股的活躍期。高價股是市場的「貴族階層」,位居市場最頂層,在大盤進入牛市階段後,需要它們打開上檔空間,為市場創造牛市空間,給中低價股起到「傳、幫、帶」的作用。

休整時期——題材股

大盤休整性整理是題材股的活躍期。因為休整期市場熱點分散,個股行情開始漲跌無序,增量資金望而卻步,只能運用題材或概念來聚攏市場的視線,聚集有限的資金,吸引市場開始分散的動量。

報表時期——「雙高」股

年(中)報公布期及前夕是高公積金、高凈資產值股票的活躍周期。因為這樣的上市公司有股本擴張的需求和條件,有通過高分紅來降低每股凈資產值的需要。在股市開始崇尚資本利得和低風險穩定收益後,高分紅也已經成為市場保值性大資金的寵愛。

投資感悟:"止損"與"捂股"的八種判斷標準

對於是否止損,市場中存在兩種觀點。由於各自的投資出發點不同,看問題的角度不同,所以,觀點也迥然不同。一種認為止損是減少帳面損失繼續擴大,避免深度套牢的利器,是壯士斷腕的英勇之舉。另一種觀點認為止損實際就是割肉,是把自己的股票在相對較低的價位上割肉給莊家的愚蠢行為。這兩種觀點代表著不同的市場觀,代表著不同的操作風格。甚至在遇到股票被套時,採取的應變策略也完全不同,一種會採取止損策略,另一種會採取捂股策略。 投資者在買入股票被套後,首先面臨的問題就是必須在賣還是留之間做出選擇,也就是在止損和捂股之間做出選擇。筆者認為,具體選擇時可參照如下標準:

1、分清造成套牢的買入行為,是投機性買入還是投資性買入。凡是根據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情況,從投資價值角度出發選股的投資者,可以學習巴非特的投資理念,不必關心股價一時的漲跌起伏。

2、分清該次買入操作,屬於鏟底型買入還是追漲型買入。如果是追漲型的買入,一旦發現判斷失誤,要果斷的止損。如果沒有這種決心,就不能參與追漲。

3、分清這次炒作是屬於短線操作還是中長線操作。做短線最大的失敗不是一時盈虧多少,而是因為一點失誤就把短線做成中線,甚至做成長線。不會止損的人是不適合短線操作的,也永遠不會成為短線高手。

4、認清自己是屬於穩健型投資者,還是屬於激進型投資者。要認清自己的操作風格和擅長的操作技巧,如有的投資者有足夠的看盤時間和盤中感覺,可以通過盤中「T+0」或短期做空來降低套牢成本。

5、分清買入時大盤指數是處於較高位置,還是處於較低位置。大盤指數較高時,特別是市場中獲利盤較多,股民們得意洋洋,誇誇其談時要考慮止損。

6、分清大盤和個股的後市下跌空間大小。後市下跌空間大的要堅決止損,特別是對於一些前期較為熱門、漲幅巨大的股票。

7、分清主力是在洗盤還是在出貨。如果是主力出貨,要堅決徹底的止損。但要記住:主力出貨未必在高位,主力洗盤未必在低位。

8、根據自己倉位的輕重,如果倉位過重而被套的,要適當止損一部分股票。這樣不僅僅是為了迴避風險,也有利於心態的穩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pHKRUmwBtRl-7Ca79dBo.html












明天接著漲?

2019-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