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總有那麼幾天
思緒會飄得很遠很遠
人會忍不住懷舊
泛黃的舊照片凝固了時光
挑起無數人的回憶
那些年,老電車開過的路旁
是否有父輩走過的身影
那時候,馬路上還沒有這麼多車,
大夥都步行或者騎著自行車去上班
那時候的青島生活
有你童年的影子嗎
猶記得圍觀的青島啤酒節
跟著彩車巡遊的壯觀場面
最彌足珍貴的是——
那時,天還很藍;那時,風還很清
那時,這座城市還很安靜
那時候,我們總是無所憂慮
如今隨著城市發展的步伐加快,
對往昔純真歲月的懷念也愈加深刻
但不論你是住市南區還是膠州市,
都擁有同一種記憶,同一種鄉愁,
因為我們都是青島人!
1983年的青島火車站。
這座百年老站,是對家最深的牽掛。
那時候的青島老城前的海天一線,紅瓦綠樹碧海藍天!
60年代的青島老城區,浙江路天主教堂是此處最高的建築。
70年代的青島第一海水浴場,眾多市民在海邊游泳。
1982年,河北路上海燙髮館門前擺攤賣水果的小販。
1983年的天主教堂,每個時期的天主教堂,都有不同的感覺。
1983年太平路街景。
療供自選商場開業的1984年。自選商場,這是人們當時對它的稱呼。多年後,當大型超市開遍全城後,人們還會記起這處最早的「超市」。
1990年的棧橋,和如今一樣人潮擁擠。
90年代中山路上的過街天橋!
90年的青島食品店,顧客總是源源不斷,每次經過都忍不住想進去。
四方路上的土產店,同樣也很懷念四方路上的老味道。
天泰體育場的前身是建立於1933年的青島第一體育場,經過改造後,更名為青島天泰體育場。
1971年9月,創辦青島電視台,這是中國最早的城市電視台之一。1993年5月,青島有線電視開始走進島城居民的千家萬戶。
1993年9月6日,山東省第一家肯德基餐廳在青島中山路開業。
1997年的香港中路上仍少有高層建築。當年,青島福泰廣場正在建設,而249米高的中銀大廈是「青島之巔」。
1999年的青島波螺油子路,是最具青島特色的老街。
2001年7月13日,北京被確定為第29屆奧運會舉辦地時,五四廣場的歡慶聲。
四方區的記憶,曾經的棚戶區舊貌!
棚戶區的生活.....
台東電影院原叫慈光電影院。
80年代的即墨路小商品市場,當時的即墨路全國聞名。
80年代即墨小商品市場熙熙攘攘的人群。
1983年的青島台東一路略顯空蕩,馬路上行駛的車輛多為公交車,如今已是車水馬龍。
1983年的李村大集,每逢農曆二、七大集,流淌在河床上的傳統。
青島和山東省第一家啤酒廠——青島啤酒廠
青島老字號茶莊---大陸茶莊
90年代初的買茶場景。
80年代時的台東,還是青島比較繁華的街區。
台東利群百貨商店門前人潮湧動
1988年的青島兒童公園,跳舞、玩耍,這幅畫面總有一個故事。
1994年,太平鎮小巷,青島首次禁止燃放煙花爆竹,軍樂隊替代燃放煙花爆竹為新人祝興。
九十年代,青島第十三職業高級中學(四十四中學前身)招生現場。
1982年,嶗山被列為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1993年,首屆農民選美大賽在嶗山舉行。
青島市京劇團在春節期間到嶗山表演。
雲霧深藏蔚竹庵
膠南在行政區划上已經不存在了,但總是會會回想膠南的過去。
膠南百貨大樓,多少膠南人的記憶。
曾經破爛不堪的老電影院,卻是如今的懷念。
90年老黃島的北海公寓,可以免費看動物。
1985年的華林大廈
90年代,老黃島的面貌,現在已經是黃島辦事處。以前黃島輪渡在這邊,去青島必須坐1路公交到這裡。
1995年的香江路,有些城市的樣子。
2005年的香江路,那時早已是瀝青路,路上的車也開始多起來了。
1966年,仙家寨公社蔬菜基地在儲存準備春節供應市場的冬儲大白菜。
那一年農業大學剛開始建。
那時候的人民廣場周邊還並不繁華。
記憶深處的村子,現在卻再也回不去了。
1991年的青島機場
1992年1月,青島民航機場除雪的場景。
六十年代的小白乾路,「小白」指的是小村莊到白沙河,1999年才更名為重慶路。
過去的滄台路——滄口老下街
滄口公園始建於1957年
照片雖然不怎麼老,但很有滄口特色。
1986年的滄口廣場
屬於膠州的記憶
1989年的膠州市百貨。
廣州路與鄭州路口的郵局
1925年,青島即墨雄崖古城外的集市,十分的熱鬧。
新世界大廈
墨河公園東門
墨城西的老服裝批發市場,門口即青快客還在這發車。
即墨縣醫院
即墨電影院
那一年的華洋大酒店,每次都是羨慕的經過,可勁的觀看。
熟悉的建築都不見了,但是我們卻都深深的記得。
九中的學子,九中的記憶。
多少次離開家鄉,多少次深深的牽掛。
繁華的商業街
那時候都是騎自行車出門
1989年幾名小商販圍著一輛公共汽車在銷售小商品的場景。
有時候我們懷念的
並不是老照片里的那些地方
而是在那些地方度過的時光
和那時候無憂無慮的自己
歲月已然匆匆而過
但留在老照片中
真摯的情懷卻是永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