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龍抬頭,在山東有給孩子剃頭的習慣,寓意為「剃龍頭」,有去病消災的祈禱在裡面。
二月二這個節日,其更傳統的寓意在於,敬龍祈雨,望來年豐收,風調雨順。
傳說當年武則天廢新帝,惹得玉帝發怒,命令龍王三年不得降雨,搞得民不聊生,龍王不忍心,偷偷下了一場雨;玉帝不高興了,把龍王壓在山下,黎民百姓為了感恩龍王便每天向玉帝祈禱,後來玉帝在二月二這天放了龍王,便有了「二月二,龍抬頭」的說法。其實還是以前農利條件比較差,雨水對於農業很重要,人們的一種希冀。
過二月二,北方人會吃餃子,做春餅,炒合菜,咬住春天。
吃春餅,也有吃龍鱗的意思,做法有很多,豆媽用的方法手不粘面,有個平底鍋,有個擀麵板就可以做,口感柔軟又筋道,很美味。
炒合菜,就是多種蔬菜一起炒,有春天百花齊放,祈禱豐收的意思。不過,這樣匯合炒出來的蔬菜也確實比單炒的味道更好,與春餅最是搭配。
今天的春餅,一大半都是我家8歲女兒做的(她覺得很好玩,也是第一次做哦),雖然不算個個圓潤,但絲毫不影響其美味。
快手烙春餅
【準備食材】:
麵粉200g、清水220g、鹽2-3g
【參考分量】:20張
【操作方法】:
1、麵粉中加入清水、鹽一起充分攪拌均勻,蓋上蓋子,靜置20分鐘使面與水充分融合。
拌好的狀態如圖,麵糊有一定的拉力感。
(加鹽不僅加春餅的風味,也能讓春餅更不容易破皮)
2、平底鍋預熱後關火,不需要刷油,舀一小勺麵糊,用擀麵板擀開成圓餅狀,用鍋里的餘溫烙至小餅表面透明,翻個面就可以了。
(操作熟練後,可持續小火不關火快速操作;不熟練的話要關火擀開餅再開火烙哦,以免小餅厚薄不均)
3、烙好的小餅,取出單獨的放在一個盤子裡放涼。
再與其他的疊放在一起就不會粘了~
烙好春餅後,就開始炒合菜。
炒合菜
【準備食材】:
瘦肉、豆芽、黑木耳、雞蛋、韭菜、胡蘿蔔、蒜片
【操作方法】:
1、瘦肉洗凈切成薄片,加入適量的生薑絲、生抽、老抽、鹽、澱粉一起攪拌均勻,腌制10分鐘以上備用。
2、腌制肉片的時候,準備好其他的配菜。
豆芽洗凈、打三個雞蛋、泡發的黑木耳撕小一點兒、胡蘿蔔切絲、蒜切片、韭菜切長段。
3、鍋里燒熱油,倒入蛋液炒散炒香後盛出來。
再加少許油,倒入瘦肉片快速翻炒變色後也盛出來。
4、再次洗鍋後,加適量鹽,放入蒜片炒香,加入黑木耳翻炒一分鐘。
加入紅蘿蔔絲翻炒兩下,再倒入豆芽一起翻炒均勻。
5、加入炒香的雞蛋,一大半的韭菜段一起翻炒均勻。
加適量鹽調味,繼續翻炒均勻。
(因為肉是腌過的,所有先加些鹽可以讓這些蔬菜入味)
6、倒入炒好的瘦肉片一起翻炒均勻,加入剩餘的韭菜段一起炒好即可。
炒合菜就做好啦!真的太香了~
肉香,雞蛋香,韭菜香,豆芽水嫩,木耳脆爽,胡蘿蔔甘,五顏六色,很是豐富,這樣的菜配啥又能不好吃呢?
將炒好的合菜,跟春餅一起端上桌。
合菜放入春餅中,一起捲起來就可以開吃啦!
一口咬下,餅軟糯,滿嘴春天的香,除了「滿足」,已無法找出更好的形容詞。
就這麼簡單的一餅一菜,老公稱之為「八級大餐」……
【製作總結】:
1、烙春餅切不可大火,厚薄均勻的小餅,更加柔軟不易破。
2、烙春餅,面與水的最佳比例為1:1.1,也就是100g麵粉就110g清水,200g麵粉就220g清水,500g麵粉就550g清水,以此類推。
3、每100g麵粉約可做10個春餅,大家可根據家人的飯量來決定用多少麵粉。
4、合菜的種類並不固定,可以有豆媽文章里做的瘦肉、豆芽、韭菜、胡蘿蔔、雞蛋、木耳,還可以有韭黃,菠菜等,自由組合。
5、卷春餅,除了直接卷菜,還可以在小餅上刷一層甜麵醬之類的一起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