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高血壓,很多人的認知還停留在簡單的數值上,認為標準血壓範圍就是在90mmHg-140mmHg之間,一旦超過這個數值就是高血壓,而實際情況卻未必如此。
還有部分患者在血壓升高時並沒有明顯的不適感,這也導致高血壓的知曉率仍較低。 2016年中國心血管病報告數據顯示,高血壓患病人數約為2.7億,但高血壓知曉率為46.5%,仍有一半以上高血壓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壓。
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講講那些關於高血壓的誤區。
血壓高於140mmHg就是高血壓了嗎?血壓高一定就是高血壓病嗎?高血壓患者是不是必須每日服藥?針對這些問題,相信很多人的回答看似堅定,但也許心裡有些許嘀咕。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們先講講標準血壓吧!
很多人體檢檢查出血壓高,其實不同年齡的血壓標準不同,雖然醫生常會說診斷高血壓的標準是:
收縮壓(高壓)>140mmHg
舒張壓(低壓)>90mmHg
但很可能你看到的血壓值,對於你來說是正常的!下面這張圖是不同年齡的正常血壓標準,來對照一下,看看你的血壓是否正常吧!
了解了標準血壓,對於高血壓和血壓監測,還有不少人存在認知上的偏差,健康北京為你總結出關於高血壓的六大誤區,快來看看你中招沒?
誤區一 高血壓=高血壓病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提醒,很多人覺得自己高血壓了,就是得了高血壓病,其實這是一個誤區!
世界衛生組織把高血壓的標準定為:正常成年人140/90mmHg或以下,高血壓160/95mmHg或以上,臨界性高血壓介於上述兩者之間。如果連續3天早晨起床前測得血壓超過160/95mmHg,就可以被診斷為高血壓,但並不能與「高血壓病」等同。「高血壓病」是病因尚未十分明確,以高血壓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疾病。
誤區二 「沒感覺」血壓升高就不用治
高血壓是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及時監測血壓是發現高血壓的重要方法,中日醫院心臟科主任醫師鄭金剛表示,部分患者在血壓升高時並沒有明顯不適症狀,這也就導致了高血壓患者的知曉率不高、治療率下降。專家提醒,血壓升高應及時就診,即便沒有明顯不適感,但高血壓對身體的損害可能已經形成。
誤區三「沒感覺」就是血壓不高
自身沒有感覺,並不意味著血壓就沒問題。「與很多高血糖患者沒有任何感覺類似,不少高血壓患者在血壓已經升高時並沒有任何不適感,但這並不意味著不需要進行管理。」鄭金剛表示,這也就導致高血壓患者的治療率出現下降,「有些患者認為沒有感覺就可以不進行治療,但對身體的損害已經形成。」
另外,當高血壓已經出現時,不同人的感覺也不一樣,「通常來說,頭部的感覺比較明顯,常見症狀包括頭暈、頭脹、臉紅及渾身乏力、反映遲鈍等,但也有人沒有任何感覺。」鄭金剛指出,有些人血壓稍高一點就反應明顯,但也有部分人群在血壓已經升高到一定程度時,依然不會感到不適。
誤區四 是藥三分毒,無明顯症狀不用服藥
「是藥三分毒」,是很多老百姓拒絕服用藥物、發生高血壓後不願及時進行治療的重要原因。
鄭金剛指出,在臨床中也有這種情況,部分沒有明顯症狀的高血壓患者會拒絕服藥,但患者可能沒有充分意識到高血壓的危害性,「等到患者能夠感覺到明顯症狀時,往往出現腦出血等嚴重後果的幾率也更高。」
專家提醒,是否應該開始接受治療應該由患者的血壓水平、並存危險因素及合併臨床疾病等綜合評估結果而定,而不是患者自身是否能感覺到明顯症狀,「我們推薦患者要在沒有明顯症狀時就開始接受治療,是基於大量人群研究基礎之上的。」
誤區五 一旦開始吃藥就要終生用藥
一旦開始服用藥物後,是否需要終生用藥,也是高血壓患者關注的重要問題。鄭金剛指出,高血壓患者在用藥一段時間、將血壓降至正常範圍後,如果能輔之以生活習慣的改善,包括減少鹽的攝入、保持適量運動等,是有停藥可能的。
但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人寄希望於通過生活方式或飲食習慣的改變等治癒高血壓,過多「押寶」於生活方式的改變也是片面的。鄭金剛解釋,高血壓的發病,受到飲食、生活習慣及遺傳因素等眾多因素的影響,並不是所有患者都可通過改善生活方式就能控制血壓的。總的來說,生活方式的改善是治療高血壓基礎,當這種改變達不到改善目的時,應及時進行藥物治療。
誤區六 血壓降下來就停藥
還有部分患者在服藥一段時間、血壓降到正常值後便自行停藥。其實高血壓不是感冒,會伴隨終生,部分高血壓患者開始服藥後有一段「蜜月期」,血壓下降到正常範圍且能維持一段時間,「這部分患者可以暫時停藥,但同時要密切監測血壓,等『蜜月期』過去,血壓可能還會再次上升」,鄭金剛表示。因此,需要根據血壓水平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科學監測血壓及時發現病情
監測血壓是唯一可以及時發現高血壓的方法。要做到科學監測血壓,應注意以下幾點:
1、測量血壓時,要在相對安靜的狀態下,因為情緒激動等因素會造成血壓波動,導致測量結果不準確。
2、血壓測量的位置至關重要。通常建議通過普通袖帶測量肱動脈血壓,不推薦進行腕部血壓測量。
3、建議進行測量三次以上,通常來說,首次測量血壓往往會比實際值稍高一些,取平均值比較準確。
另外,還有一種高血壓被戲稱為「白大衣高血壓」,就是部分患者在醫生測量血壓時血壓就偏高,但在自己家中測得血壓或經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時血壓均正常。鄭金剛解釋,臨床中醫生通常會選擇相信患者自己在家測量的血壓值的,不必那麼緊張。
(內容來源:健康北京;圖片來源:圖蟲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