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皮膚病,看起來不嚇人,但痛起來是真要命,這就是帶狀皰疹。
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的皮膚病,主要症狀表現為簇集性皰疹和神經痛。由於皰疹在身體上的走向如同龍蛇纏身,所以也稱「纏腰龍」,又叫「蛇串瘡」。比起其他常見的皮膚病,比如銀屑病、日光性皮炎等,帶狀皰疹看起來沒有那麼嚇人,但就是這種外表還算「溫和」的皮膚病,由於病毒會侵犯到神經,因此患者往往疼痛難忍。曾經得過帶狀皰疹的患者,提起這種疼痛,都感到後怕。
東城中醫醫院主任醫師朴鴻飛說,帶狀皰疹的別名「纏腰龍」中的一個「纏」字道出了病狀性徵:不僅走向纏身,而且病情也很纏綿。帶狀皰疹發病部位以腰背部多見,但也會侵犯到頭、面、耳及上下肢等部位,導致視神經炎、腦膜炎等。帶狀皰疹的早期治療非常重要。朴鴻飛說,帶狀皰疹患部往往有瘙癢、灼熱或疼痛的感覺,患者有時還伴有全身不適、發熱、食欲不振等前期症狀。帶狀皰疹從起病到出現皰疹症狀大約持續7到14天,患者一旦發現了皰疹,就要及時治療。如果治療不及時,就有可能留有不同程度的「後遺痛」,這種疼痛徹夜不歇,患者痛苦萬分,嚴重者甚至會出現失眠、抑鬱等。
中醫在治療帶狀皰疹時,講究內外同治。中醫臨床經驗認為,帶狀皰疹患者主要有三種類型,分別為肝膽濕熱型、脾胃虛弱型和氣滯血瘀型。針對不同類型,採取針對性內服藥物治療,可以幫助患者儘快排毒。內治的同時還需要配合外治,通過放血、拔罐、針刺、雷射、紅光照射等手段,治療外在皮損,同時清除體內病毒。
帶狀皰疹重在預防。朴鴻飛說,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帶狀皰疹病毒是由呼吸道感染侵入體內,潛伏到脊神經後根神經節或其它發病部位的神經細胞中。這種病毒平時可能不發病,但一旦機體抵抗能力下降,潛伏著的病毒戰勝了人體的免疫系統,就會發病。因此,預防帶狀皰疹的發生首先要預防感冒;其次,一旦感冒要治療徹底,不給病毒的「潛伏」創造機會。病毒已經「潛伏」,只要身體好,一樣可以抑制病毒,這就需要在平時注意平衡飲食,規律作息,調節心情,避免過度勞累,不要給病毒的「激活」創造機會。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