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橙會研究院 2019-07-25 10:05:24
作者:牛秀芳/王淑蘭
香橙會研究院出品
本文共8000字,閱讀需20分鐘
香橙會研究院統計,我國共有139家上市公司涉及氫能產業。這些企業分別參與氫能產業鏈哪個環節?進展情況如何?
上游制氫環節,目前主要包括煤制氫、天然氣重整、甲醇重整制氫和化學工業副產制氫等方法。未來,可再生能源制氫、太陽光合作用下水解產生氫氣將成制氫發展趨勢。
根據香橙會統計顯示,氫能上游制氫環節,總共有13家上市公司參與。其中,深冷股份(300540.SZ)主要是氫氣液化,目前已處於批量生產階段;華昌化工(002274.SZ)主要是化工制氫;中國神華(601088.SH)煤炭制氫,公司參與了張家口示範項目。
制氫設備方面,僅1家冰輪環境(000811.SZ)。
站用儲氫罐方面,主要是中集安瑞科(03899。HK)。
液態儲氫方面,目前僅一家上市公司凱龍股份(002783.SZ),而車用儲氫罐主要是中材科技(002080.SZ)和京城股份(600860.SH)兩家上市公司參與該業務,此外,京城股份旗下仍有壓縮機業務。
氫燃料汽車發展最基礎的加氫站,在我國還屬於薄弱環節。目前有11家上市公司參與氫燃料電池汽車加氫站建設。與此同時,加氫站設備方面,目前有4家上市公司參與加氫站設備業務。
產業中游來看:16家上市公司參與燃料電池汽車系統業務。欣銳科技(300745.SZ)等4家上市公司主要從事DCDC業務。
電堆業務方面,雄韜股份(002733.SZ)、中國動力(600482.SH)等6家企業參與。
燃料電池檢測設備方面,主要是首航節能002665.SH)和合康新能(300048.SZ)。
雙極板方面,有4家上市公司參與。膜電極方面,6家上市公司參與。
質子交換膜2家上市公司,百利科技(603959.SH)和東嶽集團(00189.HK)。
氣體擴散層1家上市公司安泰科技(000969.SH);催化劑方面主要是貴研鉑業(600459.SH)和太化股份(600282.SH)兩家上市公司。
產業下游整車業務來看,20家上市公司參與燃料電池整車業務,其中中通客車(000957.SH)為主流客車企業中實現批量生產車型最多的企業。也有上市公司的客車氫燃料車型尚在籌劃階段,比如新築股份(002480.SH)。
值得注意的是,有23家上市公司通過產業基金投資氫能產業鏈來分享氫能產業的發展成果。
氫能產業鏈上市公司全景表(香橙會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