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全國前五下滑到第十,天津怎麼了?

2020-03-17   城市論劍

文丨王慕之

字數丨2129字,閱讀約需3分鐘

眾所周知,經濟總量在全國前七名的城市基本上每年變化都不大,北上廣深,加天津是很多年的前五強了,大家你追我趕,勁頭十足,一點小小的改變都非常艱難。根據最近發布的2019年GDP排名前十的城市,上海、北京、深圳、廣州、重慶、蘇州、武漢、成都、杭州和天津。天津在前十中倒數第一,淪落到墊底的地步。

而2019年很詭異的一點是,在2019年上半年天津還位列第五,到了全年就變成了第十。天津不僅GDP大幅下滑,實際增速也不突出,為4.8%,使得其GDP總量從2018年的18809.64縮減至14104.28億元,排在全國第十名。我們不禁要問,天津怎麼了?

01. 官方解釋:國家統計局核算修訂

實際上,天津2018年的經濟總量已經得到了修訂,減少了約4700億元。如果這樣的話,2018年天津已經不是前五的一員了。

2019年11月,國家統計局發布了一項公告稱,依據我國國內生產總值核算制度和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國家統計局對2018年國內生產總值初步核算數進行了修訂,這就導致前十的城市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天津市統計局也通過其官方網站表示,按照國家統計局統一部署,依據天津市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2018年天津市地區生產總值修訂為13362.92億元。這樣的話,天津的2018年的GDP實際上是比第十名的杭州還要少。

也就是說,在統計2019年上半年天津的GDP時,國家統計局尚未對2018年的GDP進行修正,導致其數據上半年已經過了萬億。

2019上半年GDP10強

2020年1月22日,天津市統計局發布《關於2018年地區生產總值數據修訂結果的說明》,把2018年GDP大幅修訂(調減5000多億元)的原因歸結為兩點:1,關停小散亂污企業,淘汰殭屍企業。2,查處懲治了統計造假虛報案件,在四經普開展過程中,夯實核算了地區生產總值的基礎數據。

從以下數據或許可以看出,作為傳統的工業城市,天津在2013年到2019年之間,第二產業因為環保問題所受到的巨大影響。2013年全市生產總值14370.16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7276.68億元,增長12.7%,第三產業增加值6905.03億元,增長12.5%。2019年全市生產總值14104.28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4969.18億元,增長3.2%。

因為靠近北京的關係,天津的環保產業近年來也是「重拳出擊」。2017年,為打好「藍天保衛戰」,環保部印發實施《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28個督查組對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即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山西省、山東省、河南省的26個城市的企業進行25輪次環保大督查。被譽為史上最嚴格的一次督查,數據顯示,在天津市從4月開始,到6月底,短短2個月的時間,關停排查出來的「散亂污」企業數量就達到17.4萬家。

另外,據天津市官方數據統計,2018-2020年,天津市將關閉200多個產業園區,解決「園區圍城」問題,確保到2020年12條入海河流水質全面提升。

02.今年天津或被擠出前十

天津市作為京津冀老工業區,第一輪崛起靠的就是第二產業,但也由此埋下了第三產業不發達,商業活躍度不足的種子。自1860年開埠以來,開一代風氣之先,北方最大的軍事基地和軍工廠就設在天津,天津還是全國第一個引進有軌電車的城市。民國時期,中國四個最大的銀行,有三個銀行的總部設置在天津,另一個設置在上海。當時的天津,是與上海齊名的北方工業經濟城市。

正是因為天津重要的經濟地位,所以在1928年的時候,國民政府將天津設為特別市區,1930年改為直轄市,到解放之後的1958年,又被劃歸到河北。1967年,又劃歸成為直轄市。

改革開放以來的40年,可以說,工業發展較好的城市經濟總量就靠前,典型的諸如蘇州、佛山、天津等等。但到了今天,新一輪改革啟動,我國的經濟新動能的轉換、創新經濟的發展、以及經濟結構調整都成為首要目標。這一輪,天津能否抓住機遇,基本上決定了未來天津能否繼續待在全國前十這樣的一個位置。

天津的未來在哪裡?作為北方京津冀一體化的重要一極,大家都感覺天津在衰落,GDP別說增長了,一直在下降,人口老齡化,對高端人才的吸引遠遠不夠,國有企業「抱殘守缺」的思想嚴重,民營經濟發展不充分,影響了整個城市的產業活躍度和創新程度,服務業發展滯後,產業結構和水平與天津直轄市的地位不相稱等等。

2019年的GDP來看,上海穩居第一,同樣作為直轄市的重慶,已經與廣州非常接近了,蘇州也朝著2萬億的目標前進。而天津,排在全國第十名,比第11名南京僅多了74億元,假如2020年南京迅猛發力,天津將有被擠出前十的風險。

03.打響21世紀的「平津戰役」

自2014年提出京津冀協同發展以來,天津市發展的首要目標應該都是「協同」二字。正如天津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網站2019年的總結文章:協同發展的5年,交通互聯互通,京津城際月票制,半小時左右通達圈路網初成。

協同發展的 5年,是天津發展的重要歷史性窗口期,是21世紀的「平津戰役」。

近年來,幾乎每個城市都在提新興產業、高端產業發展,不斷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航空航天、高端裝備等產業,以及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位造業集群。天津和其他城市的不同,或許還是回歸到協同發展上。近年來天津市的政府工作文件,基本都是圍繞協同發展來展開:堅持把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作為政治之責、發展之要,主動服務雄安新區建設發展,著力推進「五個協同」。產業協同、創新協同、環保協同、基礎設施建設協同等,積極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主動服務雄安新區建設發展等等。

發展理念變了,天津也正在轉型中。崇尚創新、倡導綠色、大力開放,現在的天津,正在堅定不移地負重前行、爬坡過坎,未來,迎接天津的是一個又一個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