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初次在文壇亮相時,便得到茅盾等名作家的褒揚。
在1929年至1935年期間,她接連出版了《喜筵之後》、《夜闌》、《某少女》等五部現代愛情小說集。
那時的她,擁有著很多讀者,可後來她卻不再繼續寫小說。
她說:「物以稀為貴,人何嘗不是如此?女作家簡直應接不暇,我的小說大都是編輯催逼下寫出來的。」
物以稀為貴,愛亦是如此,一方給多了便廉價了。
可縱使她懂得這理,最後還是栽倒在愛情上,且心甘情願。
她即是沉櫻,20世紀30年代的女作家。
沉櫻筆下的女性,都是追求自由戀愛,嚮往新式婚姻的獨立者。
而她本人,就如同她所創造的人物一般,自愛,自立。
她這一生,有兩段婚姻,不是被傷害,就是被背叛,被辜負。
但她沒有容許自己在背叛中煎熬,而是果斷脫離,放下過往。
於第一任丈夫,她做到了。
可於第二任,她那一片深情卻從未收回來過。
圖 | 沉櫻摟著好友林海音
人間四月天,櫻花開正艷。
1907年4月16日,沉櫻在山東省濰縣城出生。
她原名是陳瑛,「沉櫻」是筆名,但大多數人比較喜歡這個名字,讀起來,就頗有一番意境。
沉櫻還曾開玩笑道:「你們別看我,只看我的名字好了。」
許是因為出生在一個開明的家庭,沉櫻除了個性開朗之外,還特別愛看書。
她自幼便被送去學堂讀書,小小年紀便讀完了《紅樓夢》、《聊齋志異》、《鏡花緣》等小說。
待她上三年級時,還對魯迅、周作人等作家特別崇拜,「尤其對現代日本小說及世界小說譯叢愛不釋手」。
憑藉著對文學的熱愛,於1925年,18歲的沉櫻考進上海大學中文系。
由於社會形勢不安,兩年後她又轉到復旦大學中文系借讀了兩年。
1929年,沉櫻開始出版短篇小說集,成為繼冰心、丁玲之後的實力派女作家。
她極其擅長寫現代女性的愛情,不管是寫《某少女》中的初戀情懷,還是《生涯》里愛情與前程的交織,她都描寫得入神細微。
作家章詒和都曾夸道:「我正在閱讀沉櫻,她的散文簡約純樸,感情真摯,不眩惑於奇巧華麗,不刻意追求藝術特色。我能學到她的一半,就滿足了。可能一半也學不到。」
只不過,以愛情小說聞名的沉櫻,卻沒有在愛情中「得意」過。
自是年少,韶華傾負。
1925年,正在上海大學讀書的沉櫻結識了復旦學子馬彥祥。
馬彥祥出生於浙江鄞縣,書香門第之子,自幼便被家僕尊稱為「二少爺」。
他與沉櫻是在復旦新劇社中認識的,一個是復旦校草,一個是戲劇「一枝花」,妥妥的男才女貌,配一臉。
隨著接觸越來越多,兩人便慢慢地從互相欣賞上升到彼此心悅。
那時的復旦校園,無人不知馬彥祥經常與沉櫻在西子湖畔熱戀約會。
很快,於1929年底,剛畢業,兩人便結婚了。
圖 | 馬彥祥
這個婚禮,雙方家長親友都沒有來參加,僅有二人戲劇社的恩師洪深來為其證婚並主婚。
然而,婚前,他們有多恩愛幸福;婚後,沉櫻就有多孤寂痛苦。
由於馬彥祥常年去各地演戲,經常不在家,也不怎麼與沉櫻聯繫。
就連沉櫻懷孕時,他也未曾回來陪伴,只把她送到了自己北京的家裡,與自己母親一起待著。
後來,沉櫻生下一女,但兩人感情也沒有因此而加深。
可以說,不管是對沉櫻,還是對女兒,馬彥祥仿佛不把她們當愛人、家人一樣。
據說,他連女兒的生日都沒記住,不過,沉櫻也一樣沒有記住。
於1931年,沉櫻與馬彥祥離婚,女兒不歸任何一方,而是由奶奶撫養。
至於其離婚原因,馬彥祥說是因為自己的母親經常干涉沉櫻,兩人關係不和導致的。
可後來,馬彥祥的堂妹卻告訴友人林海音說是因為馬彥祥不專情,婚內出軌,所以沉櫻決意離婚。
兩種說法不一,無人能判斷誰對誰錯。
至於當事人沉櫻,她從頭至尾也都不提此事,大家只能瞎猜瞎評論。
不管是何種說法,兩人感情已走到盡頭,這是毋庸置疑的。
但因為馬彥祥在後來先後又結了三次婚,所以大多數人都認為問題是出在馬彥祥身上。
不過,在晚年他曾與沉櫻提過相見一事,但被沉櫻一口回絕了。
或許於沉櫻來說,既已分開,就不要再相見了,也無需聯繫。
愛得起,放得下。
當下一段愛戀來臨時,她有點措手不及,也有點小歡喜。
可這段感情,在最後她卻遲遲放不下,忘不掉。
與馬彥祥離婚半年後,沉櫻很快又跌入了愛河,這次對象是「南國詩人」梁宗岱。
早在復旦念書時,沉櫻便聽過梁宗岱這號人物:有著英國紳士派頭的天才詩人。
聽著老師對梁宗岱的描述,那時的沉櫻就特別敬仰他。
誰曾料想,於1931年年底,她便與年少時的崇拜對象邂逅了。
那時,梁宗岱正在北大開講座,而沉櫻便是席下觀眾之一。
對於這場講座,沉櫻期待已久,當天她還特意打扮了一番,成了全場的焦點。
當台上的梁宗岱往下一瞧,便能看到亮眼的她。
後來,在朋友的引薦下,沉櫻與梁宗岱才算是真正結識。
圖 | 才子梁宗岱
兩人都熱愛文學,興趣相同,共同話題自然也就多。
漸漸地,梁宗岱便先對有才華、有氣質的沉櫻動了情,隨後便對她展開了追求。
這時的沉櫻才剛脫離婚姻半年,對愛情本是避之不及的。
可眼前之人是自己崇拜傾慕的才子,沉櫻還是招架不住,早早便投了降,與梁宗岱相戀。
在一起後,兩人自然是開始過起了甜蜜日子,可以說是形影不離地黏在一起。
據說,在沉櫻要去日本留學時,梁宗岱直接便從北大辭職了,跟著她一起遠赴日本。
當然,梁宗岱辭職的理由不單單只是因為沉櫻,還與胡適有關。
由於他自己的婚姻問題,兩人鬧掰了,故而梁宗岱才如此瀟洒地辭職。
不過,此趟日本之行對於他們二人來說,可以稱得上是在一起後最甜蜜的時光了。
就連作家巴金都說:「在松林的安靜的生活里他們夫婦在幸福中沉醉了。我在他那所精緻的小屋裡看到了這一切。」
一年後,即1934年,沉櫻與梁宗岱回國,首要之事便是結婚,兩人在天津結為伉儷。
圖 | 梁宗岱、沉櫻與馬思聰夫婦
與上段婚姻不同,這一次,沉櫻並沒有被丈夫拋在家中。
她與梁宗岱的婚後生活可以說是愜意自在:一個主外,教學賺錢;一個主內,負責家務。
閒暇時,沉櫻還會與梁宗岱一起創作,探討文學。
二人的默契感情,無不讓旁人羨煞。
可縱使如此,他們還是沒能一起走到白頭。
七年之癢,十年之痛,沉櫻和梁宗岱熬過了七年,卻沒能度過第十年。
1941年,在他們結婚的第七年里,沉櫻生下了次女思清。
1944年,這是他們結婚的第十年,梁宗岱愛上了老家當地的粵劇演員甘少蘇。
那時,梁宗岱本只是想回家料理父親後事而已,可中卻結識了甘少蘇,一眼望去,便是沉淪。
自那以後,梁宗岱便常常跑去看甘少蘇演戲,幾乎是場場必到,每次還都寫詩相贈。
其中有一句便是:「榮辱等閒事,但得心魂相伴。」
如此直白,正常人一看,都知道梁宗岱是何心思。
可以說,那段時間裡,廣西百色家家戶戶都流傳著他與甘少芬的曖昧事跡。
對此,梁宗岱自然也知道不好,還和甘少芬說道:「我與你結了婚,沉櫻就會離開我」。
但即便是這樣,不久後他還是籌集了三萬元為甘少蘇贖身,並與她登報結婚,完全不顧遠方家中的沉櫻。
很快,沉櫻便得知了這個消息,二話不說就帶著兩個女兒搬出了梁家。
她沒有等梁宗岱回來理論,也沒有等他給自己一個解釋,而是瀟洒退出了這段感情。
她說:「我要走得遠遠的,永世不再見梁宗岱」。
同當初與馬彥祥一樣,這一次,沉櫻依舊是果斷地轉身離開。
只不過,上一次,她可以做到離婚,可如今,她不能。
圖 | 沉櫻與梁宗岱在日本
若說她離開得果斷,感情也能果斷割下的話,那便是大錯特錯。
沉櫻是離開了,可她對梁宗岱的愛卻從來沒有消減過。
兩人分居後,沉櫻還生下了幼子思明,獨自一人撫養她與梁宗岱的三個孩子。
而且,從分居到離世那一刻,沉櫻仍是自居「梁太太」。
就連寫信給友人,她都是在發信人那裡寫著「梁陳瑛」。
如此看來,沉櫻仍是把自己當做梁家人的。
他們兩這段感情,既不能說彼此無情,也不能說一方獨戀。
畢竟,自沉櫻走後,梁宗岱還曾苦苦哀求過她別離開。
可縱使他愛,沉櫻也無法容忍二妻共侍一夫,離開也算是放過自己。
她晚年也曾說:「和他分開,其原因,既簡單,又複雜。他很有錢,是一個有雙重性格的人。我只有離開他,才能得到解放,否則,我是很難脫身的。我是一個不馴服的太太,決不順著他!大概這也算山東人的脾氣吧!」
直到20世紀50年代末,沉櫻才和梁宗岱恢復聯繫,但依舊不與他見面。
可若是有人說到有關梁宗岱的事情,她不僅會認真地聽,還會補充一句:「他就是那德性。」
如此自然接話,不禁讓人覺得他們還同以往那樣恩愛地相處著。
就連他們的女兒思薇也說:「母親對父親一直是又愛又恨。他們倆其實都相互的欣賞,相互的關愛,但因兩個人個性都太強,永遠無法相愛。」
圖 | 沉櫻在台灣
不過,許是因為愧疚,晚年的梁宗岱一直惦記著沉櫻,不知是想彌補,還是單純因愛使然。
在沉櫻後來去美國時,梁宗岱還一直與她保持著寫信聯繫,並曾引用英國詩人白朗寧的詩句給她寫道:「跟我一起朝前走,最好的景還在後頭!」
然而,由於沉櫻的身體不適,她一直沒有回國,也不想見他。
可梁宗岱一聽說她身體不好,便立刻開始製藥,託人帶去美國給她。
對此,沉櫻雖然感激於心,但仍不見他。
1972年,她曾給梁宗岱寫信道:「在夫妻關係上,我們是怨偶,而在文學方面,你卻是影響我最深的老師。至今在讀和寫兩方面的趣味還是不脫你當年的藩籬。」
話雖如此,可在1982年回國與老友相聚時,沉櫻依舊是不與梁宗岱見面。
或許於沉櫻而言,當年說了永世不見便是不見。
可此次不見,便再無下一回了。
1983年,梁宗岱於廣州病逝,享年80歲。
這最後一面,沉櫻還是沒有見到。
圖 | 晚年的梁宗岱
後來,在沉櫻80歲生日時,有好友說要用她與梁宗岱共同的照片放在文章上時,她立刻就去催孩子,說:「趕緊找出來挂號寄去。」
斯人雖逝,但情猶在。
1988年4月,沉櫻於美國病逝,享年81歲。
沉櫻這一生,雖然兩次被辜負,但卻沒有未曾因此而萎靡不振。
相反,她一直都是樂觀從容的,不管是事業,還是愛情,她都看得通透。
只不過,同梁宗岱的這份感情,或許是她心裡一個永久的疙瘩。
她明明深愛著,卻也執拗著,但若不如此,那她就不是沉櫻了。
圖 | 沉櫻在田漢家中
文 | 千拾
圖片參考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