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呵護女人花——黃山新晨醫院婦產科專訪

2019-09-30     連接黃山

隨著一聲啼哭,又一名寶寶在黃山新晨醫院出生了,作為婦產科的醫護人員幾乎每一天都在迎接新的生命、每一天都在和喜事打交道、每一天都是充實而又幸福的。

婦產科醫護人員的工作平凡而偉大,瑣碎而又辛苦,但是他們甘願用無私的勞動換來了千家萬戶的健康和幸福。他們如春天的雨露滋潤著患者久旱的心田,如夏天清爽的微風吹散患者的創痛,如秋天的明月照亮患者通往健康的彼岸,如冬天的陽光溫暖著患者蒸發他們的憂傷。

醫護力量雄厚

為婦產科男醫生打call

記者來到黃山新晨醫院再一次見到了正在忙碌的婦產科主任李芳芳醫生,她正在給病人看診,態度和藹耐心,認真詢問分析病情,診室里的病人一波接著一波圍在她的身邊。這個看寫好病例,又來了一位孕媽要做胎心監護,記者還沒來得及跟李芳芳主任說上兩句話,她又被病人喊走了。

黃山新晨醫院婦產科是集婦科和產科為一體的綜合性臨床科室,主治醫生2人,執業醫師2名,執業助理醫師2名,主管護師1人,護師5人,護士3人,助產士1人,設有床位49個。

而這些醫護人員中還有一位男醫生,「我知道在婦產科一提到男醫生,肯定會有人問他們真的都能勝任婦產科的工作嗎?患者和家屬真的會毫無芥蒂嗎?」李芳芳主任告訴記者:「我們科室的這位男醫生的表現非常出色。並且,男醫生在體力上有著女醫生不可比擬的優勢,而且,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患者和家屬觀念也不再陳舊,既然是醫生和患者的關係,大家也沒有太多的尷尬和芥蒂。」

作為婦產科唯一的一位男醫生,當記者問及在看病的過程中是否遇到什麼阻礙時,李宇峰醫生告訴記者,在婦產科這種病人肯定會有,我們都不會勉強,會幫她介紹女醫生。如果病人有猶豫,我會格外注意和病人溝通時候的溝通方式,在問診或者做任何一項檢查的時候,會提前徵求病人的同意,同時也會請女護士或者其他女性工作人員在旁邊協助。

從醫生涯長久

因為熱愛 所以執著

不論是李芳芳主任也好還是我們年輕的李宇峰醫生,從一名實習醫生開始做起,到現在的婦產科主治醫師,都用了數十年的時間。

「近年來隨著自己經驗的不斷豐富和技術的愈發嫻熟,無論是在醫院和同事聊天,還是和朋友聊天的時候,總會有人問我有沒有想過到條件更好的醫院去工作。這個真沒有!20多年的時間我是隨著醫院和婦產科一起慢慢變得更好的。無論是對醫院還是婦產科,我都有著太多的責任和情感,不是它們離不了我,是我離不開它們,而我還會繼續和它一起前行、進步」,李芳芳主任說到。

醫德是最重要的,尊重病人就是尊重自己,愛護病人就是愛護醫院。其次一個合格的醫生要掌握專業的技術,當然溝通也很重要。只有德藝雙馨才能有能力救治他人,技術的提高來自於臨床經驗的積累和勤奮的理論學習,對待患者的真心如沐春風,才能最大限度減少她們的疼痛。

之前有位病人,在來新晨醫院之前在杭州的醫院做了藥物人流,但之後一直腹痛、血流不止。在新晨醫院被確診為陳舊性宮外孕,當時來到醫院的時候血色素只有70多,已經是嚴重的貧血了,整個腹腔可以說是「血肉模糊」,後來經過手術康復出院。

「活到老,學到老」

「醫」路都在求新求變「

活到老,學到老」對於醫護人員來說這並不是一句空話,他們一直在學習,希望用自己日漸豐富的經驗與更好、更新的技術給患者帶來希望與幸福。

社會在進步、科技在發展,隨之而來的醫療技術也是在不斷創新的。作為一名醫護人員,一旦不學習,最多一年的時間,一些觀念和技術都會跟不上。所以,不只是黃山新晨醫院的婦產科,整個醫院的醫院人員都在不停的學習和培訓。不只是在院內學習交流,還會經常到上海、杭州這些大城市學習他們更好、更先進的技術。病源和病種都在不斷增多,而我們的醫護人員也在求新求變,讓技術不斷與全國接軌,為患者提供更好的診治與服務。就在採訪的第二天,李宇峰醫生就說外出學習了。

做好醫患溝通

提升醫療服務品質

無論是針對什麼樣症狀的患者,在診治過程中溝通這一環節是非常重要而且必要的,溝通不但要有耐心還要有一定的技巧。黃山新晨醫院婦產科的每一位醫護人員為了能夠讓患者和家屬了解每一個環節,都會一遍又一遍、不厭其煩的與患者、家屬溝通、交流,直到他們了解所有的診治情況為止。

9月13日,9斤的「重量級寶寶」在黃山新晨醫院成功順產。當時孕婦子癇前期順產風險較大但孕婦自己堅持要求順產。經門診及住院醫生整體評估後,考慮有順產的可能,但可能有發生產程異常和難產等併發症的風險。李宇鋒醫生和當班護士一直在產婦身邊陪伴、時刻觀察,及時處理產程異常,並多次評估順產風險和胎兒安全。經過20餘小時的處理,凌晨4時56分在方承紅主任助娩與李宇峰醫生配合下分娩出一重4500g的女嬰,出生評分很好。李宇峰在後來的採訪中告訴記者,這種情況在以前肯定是給剖宮產了,但是現在我們更加細心耐心的對待病人,20多個小時陪伴讓產婦生下健康的寶寶,這也是很划算的。

每一位醫護人員都是天使,他們的每一次付出都是對生命的救治與尊重,他們用自己的努力與付出為患者和家屬帶來生的希望,減少病痛的折磨與痛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mgvUgG0BMH2_cNUgQyA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