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湯︳澄海東里的豬腳飯
澄海區東里鎮,現在不過是汕頭市下轄的一個小鎮,幾百年前可是了不得的地方。樟林,東里鎮的一個小村,上世紀初,赫然標入了英國出版的世界地圖!樟林古港位於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區東里鎮,方圓2平方公里。中國海上絲綢之路有三個重要起源地,也是三個地標,它們分別是南宋時期的福建泉州港、元明時的漳州月港,以及清朝中葉的樟林港,厲害吧。
初湯︳澄海東里的豬腳飯
澄海東里飯最初起源於東里的街邊大眾食品——半碗疊,顧名思義,半碗疊即是在盛有半碗米飯的碗中疊上一兩塊用東里傳統滷水手藝滷製的豬腳供顧客食用。20世紀80年代,澄海的樟林古港,船隻往來,商旅發達,自然吸引到周邊鄉鎮的走卒販夫前來做生意,討賺人挑擔子買賣是苦力活,早上吃粥又不飽,吃飽飯又太過,半碗疊恰到好處,吃豬腳易飽耐餓,剛剛好抵得上一上午的體力活。
初湯︳澄海東里的豬腳飯
東里豬腳飯一般挑選皮白渾圓的豬後腳,因豬後腳較之前腳瘦肉較少,有利於久熬而肉不散。將豬後腳用刀破瓣,再每隔一厘米橫砍一刀至骨斷皮連。豬腳的滷製過程是在陳年老鹵湯的基礎上,酌量加入上好的醬油、冰糖、八角,豆蔻、丁香、香菇、大蒜頭等原料,猛火煮開後放入豬腳,半個小時後改為小火熬煮,3個多小時後整個豬腳香汁滲透、皮肉軟爛,即可熄火。
初湯︳澄海東里的豬腳飯
吃豬腳飯時候就現點現切,幾隻豬腳再配上肘子或者花肉,淋上濃郁的滷汁兒,配上自家的特色酸菜,這色澤、這香味……真是豬腳晃一晃,神仙也暈倒啊!豬腳入口軟爛無渣,肥而不膩,香糯而不粘牙,果然名不虛傳。
初湯︳澄海東里的豬腳飯
同時,吃豬腳飯的米也要講究,最好選用細長的香米,煮出來的米飯軟硬適中,香中帶粘,豬腳的滷汁沾上去便油順潤滑,平時吃兩碗米飯的,差不多能吃到三碗.……
初湯︳澄海東里的豬腳飯
豬腳,蒸飯,再配一個豆腐芽菜肉沫湯,湯的清甜中和著豬腳飯的肥膩,一切都是不能再好的樣子。
初湯︳澄海東里的豬腳飯
老字號的蒸飯有單獨碗蒸的,放點蒜頭油和一兩塊小南瓜,味道香甜,口感軟嫩,不要豬腳我都能吃三碗。
初湯︳澄海東里的豬腳飯
再給這碗豆腐湯個特寫,雖然簡簡單單,一副清湯寡水的模樣,但是入口鮮甜,芽菜的脆彈和豆腐的滑軟相得益彰,放一點初湯潮汕魚露,呈味增香提鮮,更好的發揮食材和菜式本真之味。總而言之,這頓飯吃的真叫一個滿足。不過東里有很多豬腳飯,雖然各家風味不同,但是廣受歡迎的還是這家老字號。想知道在哪裡?來吧,評論里六廚告訴你。去趟東里,千萬別忘了來一頓這麼鮮香無比,軟糯無比的豬腳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