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什麼衝鋒向前,靠什麼決戰決勝,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道必答題。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新年賀詞中發出號召:「我們要萬眾一心加油干,越是艱險越向前,把短板補得再紮實一些,把基礎打得再牢靠一些,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如期實現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這是向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發出的豪邁宣言,點燃了億萬人民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信心與鬥志,令人鼓舞,催人奮進。
靠「拼」而不靠「喊」,靠「干」而不靠「看」,是共產黨人最質樸的「奮鬥哲學」。回望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歲月,之所以能夠創造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蹟」,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無不是靠「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拼搏,無不是靠「櫛風沐雨、胼手胝足」的實幹。今天,當歷史來到21世紀的第20個年頭,一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百年大黨,正帶領億萬人民向著消除絕對貧困的目標發起最後的總攻,尤需激發「盡銳出戰、迎難而上」的蓬勃幹勁,砥礪「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堅定決心,依靠拼搏和實幹打贏脫貧攻堅收官之戰。
掘井九仞未及泉,猶為棄井;勝利在望未全功,仍需努力。最新數據顯示,到目前全國還剩下5%左右的貧困人口沒有脫貧,10%左右的貧困縣沒有摘帽,這些都是難啃的「硬骨頭」,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任務十分艱巨繁重。越到緊要關頭,越要堅定必勝的信心,越要有一鼓作氣的決心;越到最後時刻,越要響鼓重錘,越要真抓實幹、埋頭苦幹。當此中流擊水、奮楫勇進之時,置身「衝鋒陷陣」的每一個人,需要具備「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懷,以「敢上九天攬月,敢下五洋捉鱉」的豪情壯志,「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的如磐信念,向著貧中之貧、困中之困的頑固堡壘發起最後的總攻,以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意志啃下脫貧硬骨頭,以一鼓作氣、乘勢而上的姿態奮勇奪取新勝利。
清代學者唐甄說:「以實則治,以文則不治。」這裡所說的「實」,就是實幹,即踏踏實實做事;「文」,就是文飾、虛矯,即搞形式主義、做表面文章。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不是完成華而不實的「數字任務」,而是要讓貧困群眾過上好日子,兌現我們黨向人民、向歷史作出的莊嚴承諾。這也意味著,每一步都要穩紮穩打、步步為營,每一招都要虎虎生風、拳拳到肉,既不能急躁蠻幹,也不能消極拖延,既不能降低標準,也不能吊高胃口。一方面,堅決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要求,拿出更加精準的舉措、更加精細的工作、更加紮實的作風,以決戰決勝的堅定信念打贏脫貧攻堅收官之戰;另一方面,嚴肅糾正表態多調門高、行動少落實差等問題,切實解決工作中不嚴不實問題,堅決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確保各項工作經得起考核評估、群眾評價和實踐檢驗。埋頭苦幹、真抓實幹,才是決戰決勝的應有姿態,才是真正對黨和人民忠誠。
擊鼓催征穩馭舟,奮楫揚帆勇向前。打贏脫貧攻堅戰是一項光榮而艱巨的歷史任務,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偉大勝利還要繼續付出艱苦努力。讓我們多些攻堅克難、攻城拔寨的勇氣,少些畏首畏尾、患得患失的顧慮,萬眾一心加油干,越是艱險越向前,以只爭朝夕、不負韶華的堅定與豪情,一個戰役接一個戰役打、一個堡壘接一個堡壘攻,就一定能夠揚起得勝之旗、結出必勝之果,確保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讓幸福生活惠及全體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