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兩棲攻擊艦的出現標誌著PLAN正式補齊了自己裝備體系上的最後一塊顯著短板,而且兩艘075兩棲攻擊艦的下水時間間隔還不超過一年,足以證明目前我國船舶工業對於這款排水量疑似達到四萬噸的巨艦是相當自信了,二號艦在下水時的完成度比一號艦還要高,預計2021年年初就會正式服役。其將與071型船塢登陸艦共同組成PLAN兩棲作戰的絕對中堅力量,071目前已經有6艘服役,還有一艘即將服役,另外一艘在海試。
(075兩棲攻擊艦1號艦)
局座在最新一期《局座時評》節目中談到了075型兩棲攻擊艦的排水量以及最終建造規模的問題。目前廣泛流傳的說法是075標準排水量在3.5萬噸左右,滿載排水量可能達到4萬噸,甚至是4.5萬噸,取決於這款兩棲攻擊艦運載人員和裝備的規模。在建造規模上,局座預測,該艦至少要造20艘。這個數字甚至超過了目前美國海軍擁有的兩棲攻擊艦數量總和。
(1號艦下水)
局座還認為,滿載排水量可能達到4.5萬噸的075型兩棲攻擊艦在造價上甚至要比054A護衛艦還便宜,俗話說噸位就是戰鬥力,戰鬥力必然與成本成正相關,那為何滿載排水量是054A護衛艦十倍的兩棲攻擊艦造價還比前者便宜呢?我們不妨舉另外一個例子來看看: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的造價在40億美元左右,美軍的科幻戰艦朱姆沃爾特單艘建造成本就達到了45億美元以上。法國海軍戴高樂號核動力航空母艦成本在30億美元左右,印度從俄羅斯購買的"維克拉瑪蒂亞"號常規動力航母差不多也是這個數。我們不難發現,艦艇的造價與船舶工業的成熟程度和裝備的密集程度都有很大關係,平台是平台,至於平台上堆了多少先進裝備則是另一個問題。
(雙艦同框)
075型兩棲攻擊艦本質上是"大平台",其裝備主要有兩座干擾彈發射器,兩座1130近防炮,兩座海紅旗-10防空飛彈發射系統,艦島上的382改進型頂板對空搜索雷達以及雙面新型有源相控陣雷達,精密進場跟蹤雷達,726改進型電子戰系統和L波段綜合射頻天線。除此之外就是航空管理設備以及兩棲作戰指揮設備,其船體的絕大部分是用來承載艦載直升機、未來可能會出現的艦載垂直/短距起降戰鬥機以及登陸部隊的。
(075雙艦同框)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075型兩棲攻擊艦是一個大型化海上運載平台。而054A護衛艦則是中型海上作戰平台,其安裝有32單元的垂直發射系統,兩座4聯裝發射裝置,76毫米艦炮和1130近防炮。H/SJD-9型艦殼主/被動聲納、H/LJQ-366型超視距對海搜索雷達、H/LJP-349A型火控雷達、H/LJQ-382型三坐標對空搜索雷達、H/SJG-311型主動/被動拖曳線列陣聲納、562型水聲對抗系統、H/RJZ-726型電子對抗系統以及兩座24聯裝H/RJZ-726-4A型干擾發射裝置等裝備。075型兩棲攻擊艦需要釋放兵力,而054A護衛艦需要承擔反艦防空反潛等任務,成本差距自然不言而喻。
(054A"岳陽"號護衛艦)
054A護衛艦總共建造了30艘,為此我們便不難理解為何局座說075兩棲攻擊艦需要20艘。話說回來,這款兩棲攻擊艦究竟需要建造多少,當然還要看PLAN的戰略需要。與此同時我們還需要在發展配套武器上做出努力,比如說垂直/短距起降戰鬥機,艦載武裝直升機,反潛直升機等等,這樣才能配得上075如此優秀的水面平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lNSL3HEBnkjnB-0z7JS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