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胸痛不要忍 需及時查明病因治療

2019-06-05     燕趙晚報健康七日

因引起者應儘快介入開通血管,以免危及生命


胸痛不緩解,原來是急性心梗

當董女士被家人緊急送往醫院急診的時候,距離她出現胸痛已經過去了16個小時。今年86歲的董女士在家突然出現了胸痛胸悶、乏力、大汗等症狀。她以為休息會兒就好了,可是十幾個小時過去了,她的胸痛不僅沒有緩解,而且越來越嚴重。她這才讓家人帶來了醫院。到了河北以嶺醫院急診,接診醫生通過董女士的症狀表現,並結合必要的血液、心電圖等檢查,初步診斷她的胸痛是由急性心梗引起的,因此在第一時間聯繫了醫院心血管病科醫生。

由於董女士年事已高,醫生在徵得了家屬同意後,為她開通了綠色通道,完善相關檢查的同時,立即進入導管室為董女士進行了冠脈造影,發現她右側冠狀動脈開口就閉塞了,且開口存在明顯鈣化,左側冠狀動脈也有嚴重狹窄,病情嚴重。由於董女士年紀較大,狀態不穩定,而且血管堵塞嚴重,搶救過程存在巨大的風險。鑒於此,河北以嶺醫院心血管病科二病區主任洪衡第一時間為董女士植入了主動脈球囊反搏球囊及臨時起搏器電極,為患者增加冠脈供血,預防心率過慢,為下一步搶救保駕護航。在此基礎上,由小到大,多個球囊擴張開右側冠狀動脈開口鈣化閉塞病變,成功於右側冠狀動脈開口置入支架一枚,經過2個小時左右的搶救,患者終於轉危為安。

心梗引起的胸痛需最快速度開通血管

「患者在胸痛16個小時後才就醫,對於急性心梗來說是存在較長的延誤的,這也對患者的救治及恢復等造成較大的影響。」洪衡主任表示,急性心梗是由於血栓引起的冠脈閉塞的心血管急重症,隨著血管閉塞時間的延長,缺血心肌會大面積壞死導致患者出現心力衰竭甚至死亡。據統計,在急性心肌梗死發生後3小時內,梗死血管供血區域大約50%的心肌細胞就有可能會壞死,壞死心肌即使在血管開通後也無法復活。因此需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開通閉塞的血管,如球囊擴張、放置支架等,這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關鍵途徑!

因此,洪衡主任提醒,一旦出現胸痛症狀,千萬不要忍著,否則延誤診治就會錯過治療的最佳時機,導致心肌大面積壞死,心力衰竭,甚至導致猝死等更嚴重的後果。

胸痛原因多,建議及時就診查明原因、及時治療

臨床上的急性胸痛症狀可以由多種原因造成,例如急性冠脈綜合徵、肺栓塞、主動脈夾層、食道胃的病變、以及帶狀皰疹等都可能出現胸痛的症狀,但最為常見的就是急性心梗等心血管疾病,這種胸痛也是最危急、最需要及時搶救的。洪衡主任提醒,一般來說, 冠狀動脈閉塞20分鐘後就會發生心肌進行性損害直至死亡,閉塞40分鐘後壞死面積約為總缺血面積的30%,閉塞24小時為80%。因此,建議心血管患者以及高危人群如中老年、煙民、患有高血壓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者,一定要有急救意識,如果出現胸悶、胸痛等不適症狀時,一定要及時撥打120急救電話,尋求及時的醫療救治。在醫院內的有效、及時的搶救對於患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對於冠心病來說,介入治療尤其是支架介入治療已經是一種比較成熟且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洪衡主任介紹,像各種不穩定類型心絞痛、急性心梗、溶栓治療失敗的急性心梗以及急性期後的急性心梗等,均可根據患者具體病情選擇進行介入診斷和治療。其中,急性心梗患者在發病48小時以內推薦早期介入治療,早期把已閉塞的冠狀動脈「打通」,恢復其缺血及損傷心肌的血液供應,搶救瀕臨壞死的缺血損傷心肌,限制梗死面積,從而對穩定病情、減少併發症和改善預後都可起到很好的作用。

另外,洪衡主任也提醒,做完支架介入治療後也並不意味著從此就「萬事大吉」、不用再理會心血管的健康了。實際上,置入支架只能解決局部血管狹窄梗塞的問題,但冠狀動脈粥樣化卻並不會因為支架而得到治療。因此,在支架術後,患者仍然要遵醫囑用藥,針對症狀病情恰當服用抗血栓藥物、調血脂藥物,穩定斑塊抗心肌缺血、防治心室重構等藥物;同時在生活中也要注意保健,戒煙戒酒,保持情緒平和,預防便秘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l9x3PGwB8g2yegNDGr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