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傘兵機槍悄然亮相!口徑不大卻是重機槍,我軍空降兵有如神助

2021-01-18   迷彩虎

原標題:國產傘兵機槍悄然亮相!口徑不大卻是重機槍,我軍空降兵有如神助

文/行人

近年來,隨著我國科技實力的不斷提升與裝備製造業的不斷發展,我軍的武器裝備也有了很大程度上的變化,近期,在網絡上流流傳一組關於我軍新一代輕武器機槍系統的相關照片。在照片當中,疑似7.62通機和5.8傘兵重機槍,兩款機槍同框出現,在其旁邊,還配備有這兩型機槍所搭配的腳架。他們之間的搭配關係來看,極有可能是5.8mm傘兵輕機槍(菜地機槍短管,配備兩腳架),使用5.8mm小口徑彈藥,傘兵重機槍(此前露面的菜地機槍,配備三腳架),使用7.62中口徑通機(北約彈)。

我們可以發現,這次露面的這款傘兵機槍,口徑不大,卻被冠以重機槍之名,這是為什麼呢?原來,傘兵機槍的設計初衷就是為了方便傘兵部隊攜行,要儘量被設計的「輕量級」,並且搭配有專門的腳架,在使用的過程當中,用三腳架的是重機槍,用兩腳架的是輕機槍,是根據實際的使用需要來切換的,嚴格意義上來說是一款通用機槍,而不是簡簡單單的單看口徑來分辯輕重機槍。空降兵是目前世界上各個國家武裝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名副其實的應急機動作戰力量。空降兵必須具備獨立作戰的能力與較強的火力。

在單兵火力的輸出上,空降兵一般都是採用班用槍械,小口徑化與槍族化的發展模式,因為小口徑彈的體積與重量小,單兵能夠攜帶更多的彈藥執行相關的作戰任務,另外,成槍族化的裝備可以提升兵種之間武器的通用效率,同一槍族可以實現儘可能多的部件與彈藥通用,以減輕單兵的負荷量。這樣就可以讓武器裝備發揮的作用上由點殺傷擴展到面殺傷,由單一突擊型和自衛向結合的方向發展,真正意義上實現了一槍多能,一槍多用。就拿這次照片當中出現的這兩種口徑的彈藥來舉例,一般來說,小口徑彈的重量大約在11.7克,比中口徑彈藥的重量減輕了一半多,這樣就增加了單兵彈藥的攜行數量,增強了單兵火力的輸出持續性。

同樣地,在實現小口徑化的同時,還實現了班用槍族化和彈藥的通用化,非常便於戰場臨時維護和後勤補給。空降兵面對的戰場環境與普通的步兵不同,空降兵往往都是要深入敵後進行作戰,大多數的情況下,是被「包圍」的,這種特殊的戰場環境也就說明了在空降兵的裝備當中,槍械成槍族化出現是有多麼的重要。再來說一下旁邊配備的腳架,三腳架的使用能夠提升槍械的射擊精度。大大的提升精準打擊的能力。

不過,從這兩型機槍我們也能看出,無論是輕機槍也好,通用機槍也罷,這兩型機槍的問世,都反映了當下我軍武器裝備發展思路正在不斷地革新。當前的中國軍隊已經基本上脫離了鐵腳板,完全實現了機械化,編制和訓練模式上也在逐漸向外軍和國際上看齊,出現一款這樣的機槍,也並不什麼稀奇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