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語華
來源:女神30(ID:ns30riji)
喜歡我的文章,記得點關注哦~
在吳軍老師的《谷歌方法論》中,他為了解釋計算機算法中「遍歷」問題,講了一些關於走迷宮的故事,非常有意思。
從中我意外發現了2個聰明人用的笨方法。
最有名的迷宮,當屬希臘神話中的米諾斯迷宮,以及它的傳說。
這個迷宮是由希臘克里特國王米諾斯修建的。據說米諾斯在迷宮深處養了一隻牛首人身的怪物,這個半人半牛的怪物不吃其他食物,只吃人肉。
國王米諾斯的一個兒子死在雅典,為了替兒子復仇,國王米諾斯懇求宙斯給雅典帶去瘟疫懲罰雅典人。為了阻止瘟疫的爆發,雅典人答應了米諾斯的要求,就是每年選送7對童男童女去供奉那個怪物。
當雅典第三次納貢時,雅典王子忒修斯自願充當犧牲品,以入宮伺機殺掉那怪物,為民除害。
當勇敢的王子離開宮時,他對自己的父親說,如果他勝利了,船返航時便會掛上白帆,反之則還是去時的黑帆。
王子忒修斯到了米諾斯王宮,公主艾麗阿德涅對他一見鍾情,於是暗中幫助王子忒修斯。
公主偷偷送他一團線球和一把魔劍,告訴他將線頭系在入口處,拖著線進入迷宮。
最後忒修斯在迷宮深處找到了怪獸,經過一場殊死搏鬥,終於殺死了怪物。
王子忒修斯帶著艾麗阿德涅公主返回雅典,但因不被神祝福,忒修斯把公主偷偷留在島上,自己跑了。
倉惶中他忘記了更換船上的黑帆,站在海邊遙望他歸來的父親看到還是黑帆,認為兒子死了,便悲痛地投海而死。
大概是這麼一個神話故事。不過後來聽說,1900年,克里特島迷宮的廢墟真的被發現了,是一座與金字塔一樣神秘的超大宮殿。看來對迷宮的喜愛,果然是自古以來。
而吳軍老師在他的文章中提到的是另一個古埃及天才少年,他發明了一種確保能走出迷宮的方法。方法和王子忒修斯的方法一樣,也是牽了一根繩進入迷宮。
當然,除了這根繩子以外,想走出迷宮還需遵循以下兩大原則:
1、走到哪裡繩子拖到哪裡。也就是繩子記錄他所有經歷過的地方。
2、左手原則。意思是,遇到岔路口,或者回到上一個岔路口,都先走「尚未進入的最左邊的岔路」。(或者右手也行,目的是有序而不重複)
遵循這兩個原則,可以解決任何迷宮問題。
其實我們的人生如同走迷宮。
你不知道出口在哪裡?也不知道哪條路可以走通?更不知道哪裡會碰壁?但無論你願不願意,都得去走這個迷宮。
於是,大部分人的問題就在於,被困在迷宮的某個地方,不得要領,甚至鬱鬱而終。
仔細想想,為什麼會走不出迷宮呢?
原因之一,可能不知道自己走的其實是個迷宮。總認為,每個人的人生應該順風順水的才對。被現實打敗後,會走入另一個極端,就是認為這個世界是專門來為難自己的。
於是在橫衝直撞中,撞得頭破血流,或者畏懼前行,於是對阻擋自己的各種「牆」抱怨人生。
另一個原因是,也許明白了人生之迷,但不想多走冤枉路。每天都想著出口在哪裡?捷徑在哪裡?心中總期盼著假如突然有條路,能讓自己一下子到目的地就好了。
可往往到最後,這種人走的冤枉路最多。
吳軍老師講他自己在夏威夷走過菠蘿花園迷宮,裡面的路是4公里長。吳軍老師既有方法,也由地圖,依然花了兩個多小時,走了8公里的路才走出來。
也就是說,多走了一倍的冤枉路。
可見即便對於掌握方法的人來說,有些「冤枉路」其實也是必須的。
對於走一個現實的迷宮來說,尚且如此。
那走我們人生的迷宮時,往往既沒地圖也沒什麼方法。那麼,碰些壁也是正常不過的事情。
不過,我們依然從中能發現一些極具價值的方法。
比如,走迷宮的那根繩子非常重要,當然也可以是用豆子來代替,每個節點上用豆子做一個標記。記錄自己走過的路。
對於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來說,意味著,學會記錄和總結。一個錯誤只能犯一次,如果及時總結了,只要不犯第二次,那麼就是最快的「捷徑「。
可現實是,大部分人沒有記錄和總結的習慣。因此,同樣的錯誤往往一犯再犯,然後就是罵「牆」。
第二個經驗是,聰明人,用的都是有章法的笨辦法。
與其盲目隨機試錯,還不如用「笨辦法」依次來解決,反而更快。
企圖抄近路的做法,讓人慾速則不達。
很多過程,是無法省略的。很多吃虧也是無法避免的。
聰明的方法,不是不走彎路,而是少走彎路,少走或不走不必要的彎路。而投機取巧的結果是走了更多的冤枉路。
面對人生這個巨大迷宮,誰也不知道自己面前的這個岔路口,走得對還是不對?但掌握了方法的人,比做一個「隨機漫步的傻瓜」,顯然每一步都在接近勝利的出口。
其實,養成記錄和總結的習慣,就是那根繩子或那把豆子。
我們缺的往往是一套生活的規則。
在此基礎上,「邊走邊練習」就是那些所謂「聰明人」的笨方法。
【王語華:自媒體【女神30】原創作者。思維訓練研究者、8年企業諮詢經驗、心理諮詢師。】喜歡我的文章,記得點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