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低,我就沒尊嚴嗎?」:別人忙賺錢時,你還在考慮面子

2019-10-30     語華思享

閱讀前請點擊「關注」,閱世事,明人性,盡在語華思享

作者:王語華

來源:女神30(ID:ns30riji)

01

上周我和幾個的姑娘,開了一次聊天八卦會。

本來是討論李國慶俞渝的瓜的,結果扯到了婆媳關係上。

菜菜講她一個鄰居姑娘的故事。

有一天,鄰居姑娘遇見菜菜就和她抱怨:

婆婆總愛批評她,說她。

比如,有親戚來她家串門,她忙著去倒水,剛端上茶,婆婆就拉長臉批評她:「怎麼見長輩也不打招呼呢?」

她本來要喊的,被婆婆一說,立馬尷尬在那裡。

婆婆又一瞪眼,「怎麼那麼不懂事?!」

鄰居姑娘趕緊喊,「二姑好。」

臉上帶著笑,眼淚卻在眼眶中打轉,背過身鑽進了廚房。

鄰居姑娘特委屈,就問菜菜,「你婆婆會這樣說你嗎?」

菜菜說,「我婆婆?她從來沒這樣說過我。」

鄰居姑娘不罷休,追著問,「那是不是我年紀小,他們欺負我啊?」

菜菜說,「你自己經濟獨立了,別人自然會尊重你幾分。你和你老公沒收入,都靠著人家父母。長輩自然對你,也像對待沒長大的孩子一樣。而我家我在賺錢養家、帶孩子,婆婆怎麼會管我那麼多呢?」

菜菜說,同村還有個姑娘,自己家裡比較窮,年紀不大就嫁到夫家。

一家人吃飯時,媳婦忙裡忙外的像傭人一樣做事。不但沒有話語權,連教育自己的孩子時,一旦和婆婆意見不一致,也得聽從婆婆的。

這樣的情況在農村並不少見。

一個人若經濟不獨立,連生存都全仰仗他人,哪裡會有自己的人生?更別說發聲了。

02

可是,遇到兩個都獨立而強勢的女人呢?

比如婆媳,是不是也不好處關係呢?答案是,不一定。

比如,我和婆婆之間,現在就相處地融洽和睦。

當然一開始,我們也有摩擦。我的總結是,有些「和平」需要「以戰求和」。

我剛結婚時,婆婆也忍不住把我當「孩子」一樣「管」,無論生活上,還是思想上。

一吃飯就開始給我「上課」。

無非是講,女人還是要以家庭為重。不要總出差。換個安穩的工作,一個月賺了3000多塊就夠了。

一開始,我不吭聲。

可婆婆沒完沒了地這麼說。尤其在我老公不在家的時候。

有一天,婆婆又開始說。

我就笑著說,「好呀,媽媽,我可以換工作,如果你可以拍胸脯保證我一輩子衣食無憂,要啥有啥,那我就聽你的。如果我聽你的,那你就得為我後半輩子負責。」

婆婆一聽,就沒再接話。

這個話題也到此結束,再也沒提過了。

第二件事,是我們裝修婚房時。

有一天,我和婆婆到毛坯的新房子裡去看。

婆婆指著空調洞,說,「這個設計不合理,這房子是個北方人設計的。北方人不懂,這設計的不好。北方人不懂南方的情況。北方人......」

婆婆是南方人,我是北方人。婆婆一口一個「北方人」如何,說到第十幾次,我就急了。

問她,「你一口一個北方人,什麼意思啊?北方人怎麼了?有問題解決問題,幹嘛總北方人北方人的。」

婆婆沒說話。

我說完,也沒多在意,說過去就過去了。

沒想到,婆婆很不高興,私下找兒子告狀說我凶她了。

張同學後來問我時,我才想起這事兒來。

張同學說,「以後對長輩不要這麼說話。」

我說,「知道了。」

晚飯時,張同學在餐桌上說了,「我們這個家庭有南方人也有北方人,所以,為了避免誤會,大家以後不要北方人、南方人這樣說。咱家不分這個。」

從此,家裡此類問題再也沒出現過。

任何陌生關係,一開始難免都會有摩擦。無論是婆媳還是夫妻。

通過摩擦,各自都能了解對方,理解對方的處境。講道理,守邊界,不干涉他人。每個人都負責把自己的生活過好,這樣的「和平相處」就不難。

畢竟長期在一起,一定要找到各自都舒適的位置才能過得愉快。

03

讀者玟玟看過我之前寫婆媳關係文章,但她卻「操作」失敗了。

和我相反,玟玟是南方姑娘,她老公是北方人,比她大8歲。

過年,玟玟跟老公一起回北方住了幾天。

有一天,玟玟老公去見朋友,玟玟沒一同去。

中午吃飯,一大桌子人,婆婆說到,南方人如何如何,講了一堆南方人不好的話。

玟玟聽了不開心,就說,「媽媽,你這樣講是不對的。我也是南方人.......」

沒等玟玟說完,婆婆就黑了臉,說,「你來教訓我了?我這輩子從來沒有受過這種冒犯!我把你當小孩兒,就像養個小貓小狗一樣,對你這麼好,可你一個不高興,還要咬我一口!」

一桌子大家長也紛紛說玟玟不對,這樣說話是不尊重長輩。

玟玟委屈得不行,回來說給老公聽,可老公並不當回事。

玫玫問我,「為什麼你處理得很好。我卻適得其反呢?」

我說,「你確實不應該當眾說婆婆這些話。

一呢,你並不和公婆長期待在一起。偶爾回去一次,沒必要計較她這些。這些也不是什麼原則性問題。

二呢,如果你實在不開心。你為客,對方為主,且人家一大家子人,你也不能用這種方式表達不滿。你完全可以換種方式表達,比如『示弱』。

你可以說,『媽媽,你看這一家子,就我一個南方人,您總說南方人這不好那不好的,我怎麼覺得,您不喜歡我呢?我一個小姑娘,孤零零的一個人,大老遠的嫁來北方,聽您這麼說,我心裡真不是滋味呢。很想哭......』

你看,這樣一來,對方反倒不敢多說什麼了。畢竟,她也不想給自己貼個『恃強凌弱』,『欺負媳婦』的標籤吧。

無論是「獨立求和」,還是「以戰求和」,或者「示弱求和」,之所以能成功,不僅僅是方式方法的區別,更主要的是因為目標是對的,是「求和」,而不是「求勝」。

04

總之,維護自己的前提是一個首先要有獨立的自我。

一個人若是經濟不獨立,那麼人格也不會獨立。

曾經有個姑娘諮詢我,先生比自己收入多好多倍。所以,總覺得自己在男方家裡低人一頭。這個心結怎麼解?

我說,「這是『人格』還不夠獨立的體現。人格獨立和錢多和少關係不大。而和你如何看待自己有關。

在經濟獨立的前提下,每個人在自己的家庭、家族中都要有自己的生態位。」

我有一個堂舅舅,他有兄弟5個。5個兄弟里,按經濟水平來說,他屬於混得最不好的。

房子是最小的,最舊的。現在退休了,退休工資只有2千多。

但他人很熱心、樂觀,經常去兄弟各家走走。

每年的家庭聚會,也是他來張羅。

平時,沒事還去各地旅遊,這個月青海、下個月西藏、再下個月海南.....身體鍛鍊得特別好。

幾個老哥反倒很羨慕他。

有段時間不去串門了,還打電話喊他。

遇到家裡老人生病看病的事,也都是這個堂舅舅在操持。其他兄弟主動提出,他已經很費心,就不讓他再出錢了。

感覺整個家族的關係,都靠他在維繫著。沒有人會小看他。

這樣的人,就是有「人格獨立」的人,他不會因為收入少,而整日擔心別人瞧不起他。

他不但能把自己過得瀟洒,還也很熱心,成為整個家庭的紐帶,因此大家不但不會小看他,反而很敬重他。

總結:

一個人的話語權、自尊是建立在經濟獨立、人格獨立基礎之上的。

若是,女性在經濟上、人格上無法做到獨立,那麼她只能成為家庭的附庸,自然也就失去了話語權,以及決定自己命運的權力。

是否「低人一等」,不取決於別人,而取決於,你如何看待自己,對待他人上。

作者王語華:自媒體【女神30】原創作者。思維訓練研究者、8年企業諮詢經驗、心理諮詢師。喜歡我的文章原創文章,請點擊關注我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PFXUOW4BMH2_cNUgmcb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