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輩子最喜歡的就是逛書攤,逛書店。每到一地,打聽的不是哪裡有好吃的,好玩兒的,而是哪裡有書店。當年初到青島的時候自然也是如此,那已經是上個世紀末的事情了。
曾經的中山路人行天橋及新華書店
由於最先打聽的人不是特愛書的,因此最先打聽到的自然是中山路一線的書店。然後,某個周末,也就是國慶節前的一個周末,跟一堆朋友一起挨個兒排查。後來,自己一個人有時間了,又慢慢發現了更多的大大小小的書店。如今,這幾個書店已經消失不見了。
古籍書店
中山路中段的小書店。現在的中國影院對面,自然是以古籍,字畫,文化方面的書籍為主。自然也少不了一些外國名著之類的書籍。曾經很大,兩個大門,裡邊還有兩個套間兒。套間裡邊是折價的舊書和筆墨文具之類。外邊的書架擠得滿滿登登,木地板特有情調。從木樓梯下去地下室是存書的倉庫。
初到青島的時候,在這裡看到了《楊絳譯文集》《楊必譯文集》,厚厚五大本,立刻買了,激動不已。幾天以後,在新開張的書城發現這兩套書竟然擺了滿滿一架~~~2000年後,古籍書店縮水了,兩個大門被分出去一個門臉兒,成了賣鞋的。當時差點衝進去,險險嚇了裡邊的美女售貨員一跳。縮水一半的書店書自然是少了不少。可還是有不少可看的。特別是每次去紅星看電影之前的富餘時間多花在這裡了。
好像是2004年以後,古籍書店徹底消失,存貨被併吞進書城了。
外文書店
中山路另一頭的外文書店也是特好玩兒的地方。裡邊自然都是外語類圖書和工具書之類。不過最吸引人的還有海外版雜誌,和,原版CD。起先也是兩個大門的門臉兒,後來縮水一個門臉兒,保留了比較大的那邊。另一邊成了這一地段的特色商店,工藝品。
外文書店最吸引我的自然是原版CD,不過對於沒錢的我來說,這東西太貴了。少則3、40,多則7、80一張,當初只有流口水的份兒。後來有點資本了,就開始逐步採購,基本採取的是每個月買他100-----200塊錢的古典樂CD。可惜好景不長。緊隨古籍書店之後,它也消失了,存書進了河南路新華書店二樓,外文書籍是只多不少了。原版CD和海外雜誌起先轉移到了書城音像部,但不久以後,存貨賣完,新華書店的櫃檯上就徹底沒有了外國原版CD的蹤影。
外文書店以前就在國貨對面新國貨大樓背後的這座小樓里,後來這裡成了網吧。
音像書店
就在外文書店斜對面,天橋腳下。說是書店,其實就是完全的音像店,隸屬於新華書店。特色的木地板總是讓人小心翼翼的。在這裡買過一些磁帶和CD。當時只有台東的海信音像的規模和品種能跟這裡比一比。最可惜的是當時窮,沒有買麥可·傑克遜的《HISTORY》VCD。兩張一套的。當時看著太貴了,70多,現在想起來後悔不已。還有當時重新發行的崔健、黑豹、唐朝的磁帶也都沒錢買。
它隨著古籍書店第一次縮水同時消失,起先是搬到了台東路口,三百對面,現在好象是彤德萊的那個地方,沒幾天就徹底併入書城音像部了。後來這裡就是劈柴院旁邊的一個普通的門面房,就是掛著鍋碗瓢盆的這家門面。
婦幼用品商店
婦幼用品商店當初在二樓上邊幾乎整個就是一個大書攤。書又多又雜,去過兩三次,等想要仔細逛的時候已經沒有了。大約在2000年以前。現在,似乎就只賣女人衣服了,下圖是2008年重新裝修時候的樣子。
新知書店
位於中山路旁邊,東方貿易大廈對面,似乎一度是最大的打折書店。規模極其龐大。在這棟樓上占了兩層,還滿滿當當。書籍不僅數量多,而且品種雜,別處少見的書這裡都能見到,而且還打折,自然很有吸引力。曾經有不少書都是我的目標。不過~~~還是因為窮的緣故,那些書就一直是目標,一直到它消失都沒有實現~~~~卡爾薩根的一系列作品。民國小說系列。等等~~~~
當然,也不止是窮,也有難以搬運的緣故。比如《亞理士多德對話錄》(好像是這名字)基本上就是全集,一套20多本兒,買了怎麼扛回去讓人發愁,我住的遠啊,出租不起~~眼看著新知書店從兩層縮水為一層,又從一層乾脆落地到一層臨街門臉兒,再縮水一半,到如今徹底走人。雖說當年似乎在台東等地還有幾個分店,現在只剩下文化市場的店鋪還有家門面。可惜不管是數量還是品種,都不能跟當年同日而語。
台東新華書店
位於台東威海路和台東一路交叉口,以前的台東廣場對面,書店規模不算大,可是很勾引人。有很多別處見不到的書,就連書城開業後,很多書這裡有,而書城沒有。
初到青島時候,在這裡見到了《莎士比亞全集》,竟然梁實秋,朱生豪兩種譯本都有,而且還有不同版本的,猶豫再三,買了10本一套的梁實秋譯本。要是有錢,哼哼~~~都買了~~~~另外,這裡還見過好幾十本一套的《一千零一夜全集》巴爾扎克《人間喜劇全集》,還有錢鍾書的社會科學出版社的《石語》《人獸鬼》等等~感覺比現在三聯版的好玩兒。可惜的是~~~~~~那本藍皮的《人獸鬼》在宿舍放著的時候,不知被誰拿去,再也沒有還回來~~
這書店差不多一直堅持到了2003年才縮水,一半店面給了服裝販子,到了2006年以後,徹底消失,現在這裡一直是各種門面房。
小村莊新華書店
這個書店因為不順路,去的次數不多,也就一兩次,第一次去還是因為到附近的醫院體檢,等人的時候去的。今年書店搬遷,到了1路,7路車總站,規模反而大了不少。不過特色麼~~~說老實話,當初比較吸引我的是一些兒童書籍,特好玩兒,一直都想買來著
大約是2009年以後,這個書店消失了,但是同時在四方公交總站那裡又有了一個新的新華書店,應該是這家店搬過去擴大了規模,現在這裡好象是藥店。
漢京書店
書籍類型和古籍書店類似的書店。據說老東家當初就是在古籍書店干過的。當初由於隱藏的頗深,我還是在瞎溜達的時候無意間發現的。最扎眼的就是擺放了多年的中華書局出的二十四史,可惜到目前為止,還是沒錢買~~~~
它的書也是別處難求的,好多好玩兒的。記憶最清楚地就是豐子愷的畫集。現在各處都難見了。2004年後,隨著文化市場整修一新,漢京書店也在這裡開了分店。記得最清楚地卻是故宮出的清朝皇帝的《聖旨》,裝在明黃色的圓筒里,讓人望而生畏。隨著頭文字D火車線路的修建,老店被拆也遷到了原址的斜對面的老樓里,差不多距離以前的外文書店就是對門。卻沒有了當年的神秘感,更顯得冷落了。而隨著高架橋修建,這座高樓也拆了,只剩下文化市場的鋪面,前兩年,文化市場外面的一棟樓被拆,這裡的店鋪就徹底搬到了文化市場裡的鋪面,那家店鋪以前是只賣教學考試書籍。現在只剩文化市場裡邊的店鋪了。
最早的店鋪早已成了鐵路和高架橋
搬遷之後到了老樓里
前兩年被拆的文化市場外面的門面
國棉五廠新華書店
在國棉五廠公交車站,也就是現在中心醫院公交站跟前,這個書店竟然一次都沒有進去過,儘管不知道路過過幾次了。如今店面已經被建行侵占,書店後來寄存在旁邊小超市的一個小櫃檯。繼而~~~~~存書賣完以後,也就徹底消失了。
老幹部書店
位於內蒙古路長途站對面的路口,提這個書店,主要是因為每次去中山路方向坐車路過都會看到它。每次都會猜想裡邊賣的書是不是都是老年人生活的書籍。可惜,也從來沒進去過。2004年前後,書店的招牌就落下了。而店面從此以後竟然也沒有闢作他用,直至成為拆遷地皮,如今是一片高樓,老幹部書店就在這排門面中的一間。
還有個書店想不起來在哪兒了,天宇書店,1999年時候在這裡買過書,可是怎麼也想不起來在哪兒了
記得還有一家小書店,好像是叫博厚書店,大約應該是在信息城對面,現在的頤高那一片里,2000年後就因為店主的困難開始縮水了,等到這裡拆遷之後就徹底沒了。
至於最近這兩年,文化市場裡的書店也由於電子信息的侵略,大面積縮水。文化市場是2004年開張的,很多經營了十來年的書店紛紛關閉,比如很大的民營書店~東興書店等等,不一一說了。
雲南路與東平路拐角處,這裡就是曾經的雲南路新華書店,現如今書店與整條街道都已成記憶。
在很多青島人的記憶里,高密路上的學苑書店是一種特殊的文化記憶。
懷念那些曾經的日子,懷念那些消失的書店。。。。。
本文由網友yanghl04192016年2月發表於青島城市檔案論壇,記錄了近十幾年來島城部分消失的書店,現重新編輯整理髮布,也以此懷念那些島城曾經的文化承載者、傳播者,不應被遺忘的城市文化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