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北海艦隊3213號魚雷艇叛逃事件始末

2020-03-30     青島城市記憶

1985年3月21日下午,北海艦隊3213號魚雷艇發生叛逃事件,事件造成6名艇員犧牲,2人受傷,叛逃者駕駛3213號魚雷艇奔赴韓國,最終在中方的交涉下,叛徒被韓國遣返。

1985年3月21日下午,北海艦隊快艇第1支隊第61大隊(實為71大隊4中隊)3213號魚雷艇(37016部隊53分隊)作為指揮艇,連同其他5艘快艇出青島軍港前往黃海海面進行訓練,演習於7時20分結束。在另外五艘魚雷快艇相繼返航後,殿後的3213號魚雷艇上,電訊兵杜新立從艇上的槍櫃中,取出一枝衝鋒鎗與一把手槍,然後將槍柜上鎖,再將手槍交給電航兵王中榮,自攜衝鋒鎗奔上甲板,隨即朝著操作室射擊,代理艇長張曉生首先犧牲,接著杜新立又陸續射殺在操作室中的五名其他幹部,副艇長張維功及輪機長曲振波則受傷倖存。其他船員聽到槍聲紛紛走避,後來集體被杜新立押至船艙。

在韓國警備隊拖航3213號魚雷快艇的同時,22日上午3艘中國軍艦為搜尋魚雷艇進入韓國海域,韓國發現後,派出海空軍予以警告,並作武力示威,但雙方態度均十分克制,未釀成外交事件,中國軍艦隨後退到韓國領海線之外。

圖為韓國方面的救護車

韓國警備隊巡邏艇先將張維功、曲振波兩名傷者,由高志明陪伴,載往群山醫院急救。由下旺嶝島到群山港有三小時的航程。張維功與曲振波兩名傷者住入醫院後,韓國軍警立即在群山醫院採取嚴密的警戒措施,保護他們的安全,任何人不得隨意進出。

圖為受傷的船員

圖為韓國方面運送遇難者遺體

23日上午進行了三小時的手術,曲振波左手臂被子彈貫穿,臂骨完全碎裂,經手術後已包紮上石膏。張維功左胸中彈,手術後已取出子彈。海岸警備隊初步了解艇上發生事故的經過後,於下午將3213號魚雷快艇拖至群山港,杜新立、王中榮以及其餘8名倖存艇員隨艇前往,倖存艇員將艇上船艙鎖上離艇,被安頓在群山觀光旅館。

被韓國方面逮捕的杜新立、王中榮

圖為中韓雙方代表談判

六具死者遺體也送到群山醫院。中國與韓國方面,隨即通過新華社香港分社和韓國駐港總領事館等外交渠道展開接觸談判,由於中國當時與韓國沒有外交關係,韓國依仗美國對中國要求返還照會置若罔聞。

經過艱苦談判,3月26日,中國外交部發表聲明:三艘中國軍艦因查找失去聯絡的一艘魚雷艇而"誤入南韓海域",但要求南韓協助盡力將魚雷艇和全部人員"妥善交還"。南韓外交部宣布:南韓政府在接到中國的致函後同意交還魚雷快艇及艇上人員。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卡爾布說:雙方以負責任的態度解決此事件,美國很高興。

韓方對外正式宣布交接儀式在公海進行,國際各大通訊社全面報道。

25至26日,韓國除了對中國魚雷艇進行修護外,並於自漢城運去六具鋁製的棺材,將停放在群山醫院太平間的六具遺體入殮,以便隨艇交還中國。

27日零時,杜新立與王中榮被安全人員從床上叫起,換上韓國警備部隊制服,先行移送到群山港的3213號魚雷快艇上隔離。27日晚19時45分,載著張維功、曲振波、高志明的一輛小巴士,首先抵達群山港。三人在安全人員護衛下,隨即登上韓國軍艦。接著一輛救護車,載著六具鋁製棺材,也抵達群山港。剩餘的8名生還者,則搭一輛大巴士,於20時25分抵達港口。杜新立與王中榮兩人則早已被綁在魚雷艇的一個艙內,並有六名韓國衛兵看守。魚雷艇上還載著六具艇員遺體,其他艇員則搭乘以纜繩拖曳魚雷快艇的韓國拖船。

圖為移交場面

20時50分左右,拖船徐徐拖出群山港。中國3213號魚雷快艇、2名叛逃者、11名倖存艇員、6具遺體在韓國海軍艦艇與拖船護送下,經過12小時海上航行後,於28日上午8時40分抵達會合點。此時中國方面派出的六艘艦艇已在現場等候待命。

圖為遇難者棺材

圖為移交場面

圖為交接儀式現場

三名中國海軍人員登上韓國拖船,證實艇員及死者身份後,簽署文檔,表示接到人員及魚雷艇。交還過程自上午10時開始,歷時一個半小時才完成。隨後中國艦艇拖著魚雷艇向青島方向航行,韓國艦艇也返航。杜新立與王中榮被遣送回國後,經軍事法庭審理以叛國罪、故意殺人罪被判處死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QVLgKnEBnkjnB-0zZ72V.html





黃島路的記憶

2020-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