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的地煞五虎將,我感覺樊瑞為五虎之首,大家認為呢?

2019-10-26     萌小糸說歷史

1、前將軍 樊瑞

樊瑞,小說《水滸傳》中人物,善用法術,綽號「混世魔王」。原和「八臂哪吒」項充、「飛天大聖」李袞在芒碭山占山為王。後來宋江帶領大軍前去征討,被公孫勝用石頭陣降伏。三人一起歸順梁山,做了一名步軍將校,和李逵、鮑旭一起率領步兵作戰。在接受招安,完成討方臘之後,樊瑞被封為武奕郎兼都統領。

征方臘時,水滸最後一場鬥法上演,方臘軍的法師包道乙能力很強,直接秒了武松,和鄭彪師徒倆一時威風,斬將立功。梁山連失軍將後,端出一名大將,全水滸從無敗績的大刀關勝力戰鄭魔君,這時包天師施法助魔君,召出金甲神人二打一,關勝不敵。危急時刻,關勝的頭頂出現一尊天將,與金甲廝殺,並擊破,而下面,關勝一刀剁了鄭彪。

作法助關勝的,正是樊瑞。樊瑞完成了全水滸最後一場鬥法,雖然不華麗,不壯觀,但是有用,征方臘的樊瑞,隱然如公孫勝一般超然了,不莽前線,不露臉,但是只要露臉,就是大陣仗。

2、後將軍 孫立

孫立,綽號病尉遲,原本是登州兵馬提轄,也有人叫他孫提轄。後來隨著自己的弟弟孫新和顧大嫂、解珍、解寶等人上了梁山之後,在各項戰役中都有突出表現。後來梁山大聚義的時候,孫立排名第三十九位,星位地勇星。

孫立是一個比較有功名心的人,這一點從他上梁山並不是出於自願就可以看出來的。他嚮往的是在官場上一步步升遷,走到最高位,獲取高官利祿。儘管後來在弟弟的勸說下,加入了梁山,但是在山上他還是惦記著當官的事情。他後來在梁山好漢中取得了一個好的結局,最後還是回到了登州官場。也許這就是作者對讀者,以及對他的一個交代。

3、左將軍 項充

項充是《水滸傳》中的人物,綽號八臂哪吒,徐州沛縣人氏,原為芒碭山寨主。他與樊瑞、李袞揚言要吞併梁山,結果遭到宋江的征剿,被公孫勝降服,遂歸順梁山。梁山大聚義時,排第六十四位,上應地飛星,擔任步軍將校。征方臘時戰死於睦州,追封義節郎。

睦州之戰時,項充與李逵、李袞一同追擊鄭彪。三人慾在宋江面前逞能,雖不識路徑,仍緊追不捨,結果被突然殺出的南軍截斷歸路。項充被繩索絆翻,未及掙扎,便被南軍亂刀剁做肉泥。 後追封義節郎。

4、右將軍 李袞

李袞是《水滸傳》中的人物,綽號飛天大聖,邳縣人氏,原為芒碭山寨主。他與樊瑞、項充揚言要吞併梁山,結果遭到宋江的征剿,被公孫勝降服,遂歸順梁山。梁山大聚義時,排第六十五位,上應地走星,擔任步軍將校。征方臘時戰死於睦州,追封義節郎。

李袞與項充在原著中出場不多,形象較為單薄,現代以來少有評論者對二人進行詳細評價,常認為他們只是眾多成對出入的臉譜化人物中的一對。

著名水滸研究專家馬幼垣認為,李袞與項充在和樊瑞合夥前非親非故,卻都是使用蠻牌,各背插二十四把標槍飛刀,這種極端性的偶合或許是在增加人物初出場時的視覺效果,但卻使得本已面目不夠清楚的人物形象更加重疊。

5、中將軍 黃信

黃信是古典小說《水滸傳》中的人物,為梁山一百零八個好漢之一。黃信原本是青州慕容知府麾下兵馬都監,與其師傅青州指揮司總管本州兵馬統制霹靂火秦明一起為青州知府慕容彥達效力。

黃信此人實際上是有一點矛盾的地方的,他名喚「鎮三山」。作者在創造這個人物的時候,就給他賦予了一個初始使命,那就是將青州地面上三座惡山清風山、二龍山、桃花山上來往的匪寇都抓乾淨。但是黃信最後卻和三山人馬,一道歸順了梁山。這一刻也就意味著他使命的崩潰,這一點就很讓人疑問。既然使命崩潰,那麼作者又為什麼給他保留了這麼一個綽號,引得世人詬病呢?

黃信此人雖然說他武藝高強,但是實際上許多戰役中黃信都是作為輔助出場,基本沒有他獨自對陣的畫面,對其很是忽視。他在梁山上的人際關係以及後來能夠得以善終,全靠其師傅秦明以及宋江心腹的身份。在《水滸傳》中,他是一個不那麼作為的人物。就連《水滸傳》中給他的人物贊詩,都筆墨簡單。

《水滸傳》黃信贊詩:相貌端方如虎豹,身軀長大似蛟龍。平生慣使喪門劍,威鎮三山立大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igD8CW4BMH2_cNUgsVf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