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SKK到AK46,卡拉什尼科夫在AK47之前的故事

2019-08-30   瘋狗的輕武

Ak47無論是一票射擊遊戲還是電影中,早就出濫了臉,憑藉著一槍一個小朋友的威力以及極大的產量和使用他的黑蜀黍形成的逗逼的風格,AK47應該是人們最熟悉的步槍。

但AK早被人說的爛大街了,所以狗子今天來盤一下AK它爹卡拉什尼科夫是怎麼一把屎一把尿把他拉扯大的。

1943年的東線戰場上,蘇軍和德軍廝殺的火熱,有一天,蘇軍發現德國人用上了一種自動射擊時候像衝鋒鎗,但射程三四百米的新式武器——MP43(STG44的前身)

德國人別出心裁開發出來的7.92*33中間威力彈,這使得這種自動步槍的槍口動能達到了1900焦耳,有效射程可達400米。

因此stg44步槍威力和射程遠超一票波波沙,而射速又遠超一票大栓和半自動燒火棍,400米的有效射程其實也和那票大栓的目視有效射程差不多。幾把STG44朝著老毛子的隱蔽處開火,密集的子彈呼嘯聲就如同疾風驟雨,蘇軍一時間蒙圈的~

另一方面,蘇聯早在1928年就曾經考慮過降低步槍彈的裝藥和殼長用以單兵自動武器發射,到東線一開打,毛子也認識到機械化作戰模式下,步兵的交戰距離其實挺短的,壓根用不著能打個大幾百米的燒火棍。但換彈種是個大事兒,蘇軍高層怎麼都不敢做第一個吃螃蟹的。
也得虧東線德國人用MP43狂風暴雨般的一頓暴打,老毛子含著淚說出了真香~堅定了開發中間威力彈的決心。1943年12月老毛子趕製出了7.62*41中間威力彈

而傷愈歸來的卡拉什尼科夫同志也開始和他的基友們開始了新槍的研發。

卡拉什尼科夫老爺子當時覺得一幫美利堅小布爾喬亞使用的的M1加蘭德半自動叮叮機很有意思,於是卡老爺很快就鼓搗出了使用7.62*41mm子彈的SKK-44半自動卡賓槍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了啊~(加蘭德:老婆你聽我解釋,這個真的不是我生的)SKK-44半自動步槍採用導氣式自動原理,導氣管在槍管上方,而加蘭德導氣管在槍管下部(SKK-44下面那個是刺刀啦~)

他們導氣系統還是有點區別,加蘭德的活塞和槍機是連一塊的,標準的長行程活塞。而SKK的則式分離的,這屬於短活塞。但閉鎖都是槍機迴轉,還都是兩片對稱閉鎖突筍,很明顯這種閉鎖方式是簡單粗暴抄襲了美國M1伽蘭德半自動步槍。

但最後SKK-44半自動步槍敗給了西蒙諾夫家的SKS。到了1946年,老毛子覺得半自動一點都不過癮,而且德國人的STG44也是全自動啊,多香。於是開始招標自動步槍,卡拉什尼科夫則大大方方吃現成飯,SKK-44半自動步槍的整套結構都搬到新設計的自動步槍——AK46上。

這是AK46原型槍,機匣和彈匣是衝壓鉚接加工出來的。發射模式有單發和全自動兩種,保險/快慢機柄都在機匣左側。

手槍型握把,槍托、前握把和護木都是木製的,槍口制退器為圓柱形,分別在左右兩側各設有三個大圓孔,AK-46使用的子彈仍然就是7.62*41mm。

一號原型槍全槍長895mm,槍管長397mm,重4.1千克,標尺刻度800米,而實際有效射程撐死400米。

而二號原型槍在一號原型槍基礎上稍微改進了一下,二號全長950mm,槍管長度加長到450mm,重量也有所增加。

三號原型槍就是摺疊托版本原型槍,主要是給傘兵和特種部隊使用

而等到47年正式選型,AK-46步槍在測試(暴力操槍)中出現了大量問題,易卡殼,環境適用性差,人體工程學設計也不良,測試時還暴露出來當時使用的M43型7.62*41子彈性能還不如德棍的7.62*33彈。

然而有趣的是當時一票競爭對手實在是太渣了,統統淘汰。而AK-46幸運通過了第一輪測試。

回去後卡拉什尼科夫改進了AK46步槍,到了1947年,卡拉什尼科夫將機匣改由衝壓製造,結構上改用了槍機活塞一體的長行程活塞導氣以提高可靠性,將快慢機安裝到槍右側,這才有了大家熟悉的大撥片設計

這就是AK-47一號原型槍,而同年,老毛子忍不了7.62*41這個渣渣了,於是重新設計了M43彈,將殼長從40.4mm減短到38.6mm,並且重新設計了彈頭。到此7.62*39M43彈才被研製成功。

(圖為7.62*39mm和7.92*33mm)

而改進還在繼續,比方二號原型中加入了過量導氣,使得活塞和槍機的後沖更兇猛,自動機動作更可靠。到了1948年,AK47三號原型槍終於脫穎而出。後來結局大家都知道了,AK-47從1949年開始裝備蘇軍,改進為更廉價,簡單,可靠的AKM之後,更是開枝散節的成為了整個社會主義陣營的制式步槍。

到現在AK-47以及他的徒子徒孫還是每次衝突反對派的趁手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