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足球卻能給曼聯賺錢,三德子真有這麼大的能耐嗎?

2019-10-16     飛貓視角

埃德-伍德沃德,曼聯俱樂部CEO,中國球迷稱其為「三德子」,此人不懂足球乃是球迷圈裡人盡皆知的事情,不過對於他商業經營方面的能力,球迷倒是普遍認可。自三德子擔任CEO以來,曼聯的營業收入較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上賽季,曼聯營業收入達6.27億英鎊,創下歷史新高,比弗格森退休時提高了73%。在球隊成績萎靡不振的情況下,很多球迷也只能以此聊以自慰。

而三德子本人也將這一能力當成了自己的「遮羞布」。去年5月,三德子曾表示「球隊在賽場上的表現不會影響到商業表現」,創紀錄的營收似乎印證了三德子的說法。但稍微研究一下曼聯的財務數據便能發現,三德子的商業才能其實難副其盛名,而且所謂的「遮羞布」,恐怕也很難再遮住羞了。

商業表現與球場表現無關?根本是無稽之談

打三德子臉的,恰恰就是創歷史新高的6.27億英鎊營業收入。能夠創歷史新高,要得益於歐足聯的新轉播協議。上賽季,曼聯殺入歐冠8強,按照歐足聯分配方案,他們拿走了8314萬英鎊,比他們在17-18賽季拿到的歐冠轉播收入多了4486萬,這也是4999萬營業利潤的主要構成部分。

而本賽季,這筆歐冠收入將大幅縮減,因為球隊只有歐聯杯的參賽資格,即便得到冠軍,收入也不過3800萬多一些。曼聯的財報也預測,本賽季營業收入將會降至5.6-5.8億英鎊之間。也就是說,曼聯營業收入的增量,完全取決於球隊在球場上的表現,僅這一項,就足夠反駁三德子的flag。

當然,三德子也可以辯稱即便沒有歐冠收入的增長,營業收入也能與16、17兩個財年持平,因為高額的贊助收入早已夯實了收入結構的基礎。的確,與雪佛蘭簽訂7年5.59億美元的球衣廣告合同,以及與阿迪達斯簽訂的10年7.5億英鎊贊助合同,給曼聯帶來了巨大的商業收入,可這兩筆收入也已經有「爆雷」的跡象。

日前,有消息稱雪佛蘭公司在球衣廣告合同到期後不會再與曼聯合作,阿迪達斯的贊助期限雖然還沒到期,但按照約定,如果曼聯連續2個及以上賽季沒有獲得歐冠參賽資格,下一個賽季的贊助費將自動下降,降幅最高可達30%。按此條款,如果曼聯本賽季依舊沒能奪得歐冠資格,那麼將首次觸發該條件,以現在的狀況而言,這個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在曼聯的營業收入結構中,歐冠收入占13.3%,阿迪達斯贊助費占12.6%,雪佛蘭的球衣廣告費占9.34%,合計超過營業收入的1/3。如今這三個渠道均已出現不同程度的負面因素,即便本賽季曼聯的營業收入還能保持在5.5億以上的水平,接下來的幾個賽季也不容樂觀。而這些負面因素,與曼聯戰績息息相關,但凡球隊殺進歐冠並在聯賽中表現強勢,便不會有這些麻煩。所以三德子所謂的「場上表現不會影響商業表現」,根本就是無稽之談。

三德子擅長拉贊助?其實是大勢所趨

有人說,三德子不懂足球,但拉贊助是把好手,在他成為CEO後,曼聯的營業收入出現了大幅增長。事實真的是這樣麼?未必,我們先來看一組數據。

2016年之後,也就是雪佛蘭和阿迪達斯的合同全部生效後,曼聯的贊助收入便一直趨於穩定,再無實質性增長,也就是說曼聯贊助收入的增長主要就是這兩大客戶的推動。那麼這兩大客戶能看上曼聯,真的是沖三德子來的嗎?肯定不是。

雪佛蘭與曼聯在2012年就已經簽好合同,彼時曼聯的商務條線雖然歸三德子負責,可弗格森也尚未退休,雪佛蘭願意花5.59億美元做宣傳,到底是看中了三德子的如簧巧舌,還是看中了弗格森所打造的紅魔,相信大家都知道答案;與阿迪達斯簽訂贊助合同之前,足壇最高的贊助費是阿迪達斯與皇馬在2012年簽訂的10年3.4億歐元,僅3年後,曼聯就以10年7.5億英鎊打破了這個紀錄,隨後各個球隊的贊助費皆大幅飆升。

也就是說,裝備商之間早就卯足勁兒要大打投資戰,贊助費暴漲是大勢所趨。而曼聯能夠站在潮頭之上,第一個嘗到甜頭,依仗的還是弗格森的福澤。老爵爺退休前5年,曼聯營業利潤累計7159萬英鎊、凈利潤2810萬英鎊;而三德子接管球隊6年,兩項數據分別下降1424萬、1470萬。

而且,弗格森在位時的經營難度,比其退休後可要大得多。2005年,格雷澤家族斥資7.9億英鎊收購曼聯,其中槓桿資金接近6億,各金融機構都不看好這筆操作,所以將利率設置得非常高,達到16.25%,讓曼聯背上極大的支付壓力。而弗格森帶隊8年間,在英超取得了5冠3亞的成績,還奪得歐冠、足總杯、世俱杯冠軍各1次,聯賽杯冠軍2次,慈善盾杯4次。

在取得出色成績的同時,弗格森治下的曼聯即便面對每年上億英鎊的融資利息,也從未發生過任何違約,優秀的財務表現讓金融機構紛紛降低了利率。三德子接手球隊後,球隊債務依舊是5億以上的規模,可每年需支付的利息已經從1億以上降到3000萬以下,這才有了資金構築「億建聯」。

不懂足球但能給曼聯掙錢?這是個誤會

能掙錢,講信用,成績好,這種球隊怎麼可能得不到贊助商的青睞?所以,所謂的「能拉贊助」,不過是沾了弗爵爺的光。而且,弗格森打下的堅實基礎,如今已被三德子揮霍殆盡。6年間,球隊在轉會市場上的投入已超過10億,工資支出比弗格森時期提升了84%,可營業利潤較弗格森時期出現大幅下降,成績也是相去甚遠,光是解僱教練就花了4000萬英鎊。好不容易有個穆里尼奧帶隊拿下聯賽杯、聯盟杯冠軍以及聯賽亞軍,結果還是被混亂的管理給逼走。

糟糕的戰績不僅讓曼聯的股價縮水,阿迪達斯、雪佛蘭等贊助商也紛紛失去信心。日前,雪佛蘭已經放出話來,這筆廣告費花得很不值。如果雪佛蘭不是故意壓價,那這一操作完全是殺人誅心——若是雙方好聚好散還則罷了,可當事人如今站出來現身說法,對曼聯將會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從而削弱曼聯尋找新合作夥伴時的議價能力。

而阿迪達斯的想法也差不多,雖然其贊助費或將大幅減少,不過以曼聯的表現,阿迪達斯想削減的規模絕不只是那30%。雖說雙方有協議在先,西方也講究「契約精神」,但契約成立的前提在於兩廂情願,而「情願」卻也有主動與被迫之分。比如去年老佛爺挾歐冠三連之威迫使阿迪達斯撕毀原協議,簽下10年15億歐元(最高18億)的城下之盟就是很好的例子。

今年夏天,博格巴與皇馬、尤文緋聞不斷,但阿迪達斯告知曼聯,按照合同,他們有權利用曼聯球員作商業宣傳,如果博格巴轉會,那麼曼聯就得買一個具有同等商業價值的球員頂替;如果買不到,那就把博格巴留下;如果二者都做不到,那就是曼聯違約。這對沒有歐冠資格的曼聯來說可不好辦,只能留下博格巴。自那之後,關於博格巴的轉會傳聞幾乎在一夜之間就銷聲匿跡。

曾有人分析,阿迪達斯此舉其實是故意為難曼聯,找機會壓低贊助費甚至解除合同。雖然缺乏實據,但也不是沒有道理。如果曼聯的管理和戰績一直這樣渾渾噩噩,恐怕來自阿迪達斯的干涉會越來越多。

格雷澤家族吸點兒血無可厚非,前提是能造血

三德子不懂足球,這不算他的錯,英超里不懂足球的CEO也不是沒有,畢竟現在已經不是弗格森、溫格那種Manager掌控球隊的時代。可其他球隊都聘請專業人員擔任體育總監,保證球隊管理運轉順暢,唯獨三德子一直拖延,導致球隊的管理一塌糊塗。三德子不懂足球,管理能力也不行,商業運作比馬克-帕里奧斯那樣的商界奇才差了更是不只一個段位,能一直大權獨攬,無非是格雷澤家族的撐腰站台,畢竟,格雷澤家族跟三德子一樣,對足球也是一知半解。

實際上,英超的美國老闆們大都是這樣,否則也不會在9年前出現集體要求英超取消升降級的鬧劇。在入主曼聯初期,格雷澤家族也算是跟球隊同甘共苦,10多年沒管球隊要分紅,但16年以後,他們每年都要從曼聯拿走2200萬英鎊的紅利。如果他們一直這樣按照固定金額分配股利,對於曼聯來說,等於是增加了一筆長期債務,在收入前景不看好的情況下,這又增加了財務壓力。

投資的目的無非是賺錢,吸點兒血也無可厚非,但前提是俱樂部得有造血能力。如今的局面,已經把三德子從「商業奇才」的神壇上給拉了下來,以後是否還讓三德子在俱樂部里大權總覽,格雷澤家族得好好考慮考慮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i82I7m0BMH2_cNUgril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