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走親戚講究多,壞了規矩,送禮也討人厭,深度解析走親戚習俗

2019-12-09     農俗俱樂部

進入12月後,感覺時間過得飛快,而2020年的1月24日是除夕,這樣算下來,距離過年只剩下一個多月。

一提到過年,個人就很煩,因為回農村總會遇到類似走親戚的習俗,規矩多,一不小心就會給人不懂禮數的感覺,太束縛。

農村鄉下光是走親戚就有很多需要知道的規矩,今天就來給大家詳細解說一下,農村走親戚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情呢?

農村4個走親戚日

農村走親戚現在看來是件很隨意的事,但以前卻很重視,且規定好走親戚的日子,大家約定俗成,一年能走親戚的比較大的日子是:春節、二月二、麥收後、中秋。

這四個日子農村很重視,很多地方還有強制的習俗,尤其是春節和中秋,去的時間和送禮都有禮儀。

日子選定

農村大多喜歡雙數,蘊意為好事成雙,在走親戚這事情上,雙數也是個好的選擇。

比如過年,大多鄉下都會選擇初二、初四,一些地方覺得初九也是好日子,初十雖是雙數,但最好別走親戚,因為很多農村會在初十前走完親戚。

單數比如像初一初三初五(初五後不再論單雙日子)、十五這幾天,在農村是不可以輕易去別人家的,主家會比較忌諱這時有人去自己家,哪怕是出去遇上也不會邀請對方去家裡玩。

如果真有急事,可以晚上去,農村覺得晚上就不算特定日子。

我老家鄉下初一要去「拜年」,意思是要去祖先們的墳墓祭奠,焚燒香火、供奉水果、放鞭炮,小孩子也要隨大人到墳前鞠躬等等。

農村雙日子比較喜慶,單數則大多用在祭奠逝者上。

一些地方也規定,家裡有姥姥(或其他老人)去世沒滿3年,那初三和初五需去舅舅家走走。

這樣的習俗要到親人去世滿3年後才能變動,但若這期間,家裡有喜事,比如結婚、生子等,就叫做「沖喜」,走親戚的方式可以提前變成普通形式。

此外,初一也可以走親戚,但只能是「乾親戚」,比如乾爹乾媽干閨女等。

走親戚注意事項

比如我老家,走親戚大多都只針對過年期間,平時除了有酒席外,一般是不走的。

但過年期間時間較緊,很多上班族只有幾天假,所以走親戚都是一天好幾家,來不及吃飯,送了禮物就走,根本來不及好好嘮嗑。

而走親戚又是很有必要的,裡面有些注意事項是要大家注意的,不然很容易送了禮也討人厭。

1.必送禮類型

出嫁女與娘家,中秋和過年,哪怕是人去不了也要把禮物捎回去,這隻針對出嫁女和娘家,其他如姊妹、表親就沒硬性規定。

2.農村走親戚順序

鄉下有「喜新厭舊」的習俗,就是說,先走剛結婚(或訂婚)的新親戚,其他老親戚在後面走。

比如春節期間,很多新婚夫婦都會帶孩子在初二或初四的時候回娘家聚聚。

一些地方還規定,初二是已經訂婚的「准女婿」拜訪未來岳父岳母的「特定日子」。

以前岳父母會準備「壓歲錢」給准女婿,現在大多是孩子們來看老人,老人們不需回禮。

初四則是准媳婦見未來婆婆的日子,以前鄉下准婆婆也會給準兒媳壓歲錢。

3.瞧麥稍黃與瞧麥罷


一些農村有「回拜節」的習俗,娘家人要去婆家回拜,一般是春節和麥收後,一年兩次。

具體做法是,初二出嫁的姑娘回娘家,初四初六娘家人回拜,到婆家拜訪。

出嫁女要在麥收前回娘家,叫「瞧麥稍黃」,關心一下娘家的麥子長勢怎樣,收成如何等。

娘家也會在麥收完成後一個月回拜,叫「瞧麥罷」,到婆家看看女兒家的收成如何等。

現在很多都省掉了,以前農村比較窮,娘家人怕嫁出去的女兒家餓肚子,小麥收成不好,於是找機會去看望女兒,甚至以前還有接濟女兒女婿的習俗。

現在人們生活不依靠小麥了,自然關於麥收前後的走親戚習俗就不再流行。

4.事先約定好時間

有的農村在農曆8月那幾天,閨女會走親戚,農村約定好,這時不管農活多忙,家裡都要留個人,或下地幹活時,中午和晚上要早點回來,以防家人來時家裡沒人而錯過。

農耕生活比較繁忙,如果走親戚時不按日子來,那極有可能提著禮物來,人家家裡沒人而吃閉門羹。

或是親戚來得較早,主家沒備好飯菜,會覺得怠慢客人而不好意思,那樣對雙方都不好。

很多農村都有初二迎客的習慣,說好要來拜訪的女兒女婿,如果沒來,娘家人難免要擔心。

大多農村都是一年走兩次親戚,中秋和春節,這是很多鄉下都比較認同的。

一些地方還規定,一般親戚要提雞魚肉酒四樣東西來拜訪。

如果是第一次見岳父岳母,則需帶六樣禮物,比如豬肉、兩三條魚、大公雞、白酒等,各個地方規定不一樣。

農村對見家長這事很重視,代表男方對女方父母的尊重與重視。

一般親戚規定沒那麼嚴格,帶禮物就好,重點是敘敘舊,聊聊天。

以前農村規定多,很多是強制的。

大概老祖宗們也知道,大家平時較忙,沒時間聚,但因為是親戚,不走動不來往,就斷了聯繫,就不親了。

現在普遍的人不願走親戚,覺得麻煩又燒錢,主要是尷尬聊不下去,自然厭煩走親戚這種習俗。

不知你們所在的農村,是否還有走親戚的習俗?你們那邊的規矩又是怎樣呢?歡迎留言交流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i2Kc7W4BMH2_cNUgTRe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