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從小有沒有聽說,「生意人靠秤吃飯」這句話?
很多農民經常會把自家的農作物背到鎮上去賣,但都不放心讓老人女人孩子單獨去賣,因為一不小心可能就會被買家「宰」。
村裡人覺得,鎮上的商人在稱東西的時候其實特別喜歡作假,愛在秤上做文章。
而以前農村大多都是用桿秤稱東西,但拿到鎮上還是會被啃,現在桿秤少了,但利用秤作假坑錢的事情卻一直沒有停下,這又是怎樣回事呢?
而關於桿秤農村還有句類似俗語,下文就和大家說俗語的同時,來和大家聊聊那些年奸商們用秤造假缺斤少兩的事情吧!
農俗:秤砣雖小,能壓千斤
這句話農村很多人都愛說,表面上是說,別看這個秤砣很小,一隻手就能捏完,但它卻能稱出千斤重物體的重量。
這句話其實深沉的了解就是,不要用表面的東西來衡量一個人,來看待一件事情,人不可貌相,看到的不一定真,實踐出真理。
農村一向遵循謙遜的道理,覺得一個人太驕傲是不好的品質,所以說,哪怕一個人看起來不咋地,但也不能小瞧人家,說不定人家有巨大的能量,有大作為。
而這幾句農俗里的秤砣,卻說出了農村以前很受歡迎的一種工具——桿秤!
不熟悉這個物件的朋友可以接著往下看,會和大家介紹這種工具,以及桿秤消失的原因!
消失的桿秤,曾經很吃香
在我爸爸媽媽那個年代,農村幾乎每家都會備著一個桿秤,為的就是自家做點生意的時候能用上,但也有些喜歡到處借東西的鄰居,經常是一把秤幾家人一起用。
而桿秤的話,雖然看起來小,但作用卻很大。
可以稱玉米,也能稱出豬的重量。
桿秤之所以叫桿秤,是因為它有一根很結實的鐵棒,也不完全是鐵棒,因為純鐵可能沒那麼耐用,這根棒子上面刻上了花紋和圖案,那些小點的形狀代表了數字,結合秤砣指向的地方來計算出物品的重量。
也就是說,物品越重,秤砣與稱鉤的位置越遠,這裡面有一定的科學依據的,利用的是槓桿原理。
所以才有了那句「秤砣雖小壓千斤」的說法,這句俗語可不是吹噓。
不過因為桿秤的鐵棒長度有限,所以能撐起的重量也有限,這也為農村桿秤被取代留下伏筆。
桿秤簡易,但其實有很多弊端。
首先,用桿秤稱東西,需要人單手提起東西,秤鉤掛住物品,另一隻手還需要去波動秤砣。
如果是輕一些的東西,那問題不大,農村很多人臂力都挺大,單手提起十多二十斤的東西不算什麼,做什麼蔬菜水果生意都還行。
但如果是需要稱幾百斤甚至更重的東西,比如豬糧飼料或豬的重量,那就必須依靠其他人的力量把物品抬起來穩定一些時間才能稱出物品的重量,而且這個重量可能還存在偏差,不一定準。
還有就是波動秤砣的時候,秤砣會不小心掉落,有可能砸中人的腳,這點安全性是存在問題的。
其次,桿秤還很容易被利用來作假。
以前鎮上有很多賣水果或者賣其他東西的商人,就專門用桿秤來欺騙農村人。
他們會在價格上讓步一些,但卻在斤兩上作假,比如在秤砣下面放上磁鐵,這樣秤砣的重量就比原本重了許多,這樣稱出來的重量就少了很多。
如果遇到農民賣農產品,他們在秤砣上作假,哪怕價格給農民高一些,但重量卻少了很多,這樣他們就可以花少量的錢買到更多的農產品。
所以以前農民去鎮上買東西賣東西都會格外注意對方的秤,商人們也是看人來,好欺負的就多坑一些,不好惹的就按正常情況來稱。
所以農民要想防騙,比如賣東西前最好是在家裡稱好重量,鎮上買主稱出來的重量最多只能懸殊幾兩,多了那就是對方搞鬼。
而如果買東西,可以買完多找幾把秤稱一下,如果相差太大,那極有可能是賣家作假。
也是因為桿秤有以上這些不好的地方,所以人們很快就發現電子秤要比桿秤方便太多。
桿秤因為做工比較麻煩,所以其實賣的也不便宜,而電子秤不僅方便,價格也不算貴,農民和生意人當然比較樂意用電子秤了。
電子秤也分大小,小的只能稱些水果蔬菜之類的,生意人喜歡用。
做豬牛生意的,不管農民還是買主,都愛備一把大的電子秤,可以稱幾百斤幾千斤的重量,人們不用再像以前用桿秤一樣費勁把物品抬起來才能稱出重量。
久而久之,桿秤不僅在小城消失,在農村用的人也少,桿秤逐漸沒了身影。
很多做桿秤的手藝人也沒了飯吃,只能被迫轉行。
不過電子秤雖然便捷了很多,不過也存在同樣的用秤造假的問題。
今年浙江金華蘭溪市就曾破獲一個用改裝後的電子秤造假的案件,一個買主在給別人稱廢品的時候,試圖用遙控器減少電子秤的重量數字,以此少給對方錢,卻被當場逮到,後報了警。
類似的「黑心秤」事件也不少,以前用桿秤的時候,奸商們作家的方式簡單,現在電子秤普遍了,又出了新的造假手段。
我老家的鎮上也常出現這樣的問題,一不小心就會被黑心商家欺騙。
農民種莊稼不容易,辛辛苦苦背上街如果再被商家用假秤欺騙,那就真太寒心。
不知大家關於農村的桿秤還有啥要補充的?關於稱秤防騙這方面還有何妙招呢?歡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