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甘薯的發展比較好,主要還是價格一直比較穩定,處於一個慢慢上漲的勢態,其中煙薯就比較好了,走街串巷的烤地瓜,基本都是來自煙薯,煙薯的價格貴不貴,你問問烤地瓜的老大爺就知道了,一斤烤煙薯都多少錢了。所以有點地的話,可以適當的種上一點煙薯,自己吃也是不錯的。
煙薯在種植的時候,施肥還是以基肥為主,後期追肥為輔,農家肥為主,化肥適量。基肥在使用的時候,農家肥按照一畝地3000千克左右使用,復合肥按照一畝地20千克左右使用,就足夠了,在煙薯膨大期的時候沖施一次硫酸鉀的肥料就滿足了煙薯對於養分的需求了。
施肥的方法很簡單,先把80%的農家肥撒勻,再把地深翻一遍。起壟前在鋪施一遍,把剩下的農家肥加上準備好的復合肥,施入開好的溝內,讓肥料和土混合之後正好在起壟的土壤下面。起壟的高度在20到30厘米之後,春薯的壟距在80厘米左右,夏薯的壟距在70厘米左右。
煙薯的品種不多,主要就是16,23,25等幾個品種,品種的選擇基本就是當地種植什麼品種比較多,就種什麼樣的就可以了。選苗要選壯苗,而且要選擇脫毒的壯苗,要求株高20厘米,百株重500克以上,葉片大而肥厚,葉色油綠,莖粗壯均勻,莖幹上沒有氣根,這個狀態的苗子是最好的。
種植的時候要合理的密植,主要是考慮土地是不是肥沃,土地比較的肥沃就減少密度,土地比較的貧瘠就要適當的增加密度,春薯的密度要小一些,夏薯的密度要大一些。按照一般情況,中等肥力的土地,一畝地大約3500-4000株,夏薯的密度一畝地在4000-5000株之間。
種植的時間很重要,春薯的種植時間在5.1左右,這個時候的空氣溫度大約在15度左右,土地的溫度在18度左右就開始種植了,夏薯要在小麥收穫之後,抓緊起壟,力爭早一點種植。栽種的時候有幾個技術要點,栽種的深度從頂端展開葉算起,3-5節及葉片入土,栽種深度大約5-6厘米,2-3節及3-4片葉子外露,露土的高度不要超過5厘米。栽種的時候要斜插,以便擴大結薯的部位,增加根系的發育,有利於吸收養分。
栽種好之後,要澆足水,封嚴窩。特別是天氣乾旱的時候,應該多澆水,一般澆2-3次窩水,澆透為止,窩水下滲之後,施苗肥和毒餌,然後蓋土即可。
栽種好的前期注意查苗和補苗,這個一般是在7天之內完成,再有缺苗也無需另外補苗了,過了這個時間之後,相差時間太長,影響成活率和收穫的時間。栽種好之後,在生長前期, 噴施一次海泰克的葉面肥,讓根系迅速的生長。在生長中期的時候,因為有的地方到了雨季,主要排水防澇,還要控旺,控旺的問題不說了上次講過了。生長後期需要追肥肥,沖施一次硫酸鉀的肥料,按照一畝地使用三十千克左右。生長過程中,禁止采葉,翻蔓。
病蟲害的防治不是連作的土地,防護的工作比較的輕,在生長前期的時候,噴霧一次中生菌素進行預防。甘薯的蟲害也比較的少,主要是卷葉蟲,夜蛾等害蟲,可以每畝地用80%的敵敵畏乳劑1000倍噴霧防治。
採收之後的藤蔓要及時的清理出去,撒上土雜肥,旋耕機打勻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