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動是胎兒發育到一定階段後作出的自主性運動。
執筆:木子
定稿:蘇子後
很多備孕期的媽媽對胎動很好奇,其實胎動是胎兒在潛意識控制下的原始動作,能夠反映寶寶出生後的心理狀態,也對應孩子的性格特徵。
一般來說,在媽媽們懷孕十六周時,就能有小小的胎動,胎動不僅是能夠預示寶寶未來的性格,還是胎兒發育健康與否的晴雨表。
案例:孕期 胎動頻繁且強烈,寶寶出生後很淘氣
周女士懷孕6個多月了,在父母的建議下,選擇了停下工作在家安心養胎。
在這期間,周女士發現寶寶在肚子裡活動得很頻繁,時不時地就會踢一下,這種情況不僅發生在白天,甚至還影響到自己的正常休息。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
寶寶活動過於頻繁且強烈,周女士還以為是肚子裡的胎兒有異常情況,趕緊去醫院檢查,排除了寶寶生病的可能性之後,醫生笑著說:「這孩子以後肯定是個淘氣包。」
周女士聽到這話,倒是有些不解:還沒出生,就能從胎動看出寶寶性格嗎?
四種不同類型的胎動,預示寶寶出生後的性格
懷孕後期,差不多十六周的時候,孕媽就能感覺到胎兒的活動,隨著孕期的增加,在肚皮上也能夠清晰地觀察到。而不同類型的胎動,也預示著寶寶出生後性格的不同。
1、胎動強勁、快速:調皮搗蛋
如果胎寶寶在媽媽肚子裡活動的時候,動作幅度較大,力度很強,且間隔周期短,不是打拳擊就是翻跟頭,就像在「練武術」一樣,時不時就會踢疼媽媽,甚至攪得媽媽都吃不好、睡不好,那就說明寶寶很有活力。
這類寶寶出生以後多是調皮搗蛋的性格,淘氣、多動,精力無窮,媽媽帶起來可能會比較累。但與此同時,這種胎動也說明寶寶發育很好,不僅身體強壯,也非常聰明。
2、周期規律:善解人意
如果胎寶在媽媽肚子裡活動的時候動作幅度大,但不像上一種那樣淘氣,反而間隔比較規律,動作比較溫柔,做一些翻身或游來游去的動作時,也不會給媽媽造成太多負擔。
這樣的寶寶出生後一般比較溫柔、善解人意,動靜適中,像「小天使」一樣,媽媽帶起來也比較容易,所以很多人都說這類孩子是來報恩的,若是孕媽有這樣的胎動,那麼就恭喜你了。
3、胎動較弱、間隔較短:與世無爭
如果寶寶在媽媽的肚子裡很安靜,甚至是一直沒有響應,孕媽就要去醫院檢查一下了,有可能是孩子出了什麼健康問題。
排除健康問題之後,若是胎兒依舊很安靜,胎動也屬於短促高頻率的運動,力量較弱,媽媽只能感受到寶寶微弱的蠕動、打嗝或者顫抖,那就說明是性格方面的原因。
這類寶寶出生以後也比較安靜,遇事沉著穩重,屬於少年老成型的,可能不太喜歡運動,很多時候常常表現得無欲無求,懶得計較的樣子,家長無需過分擔心,但要在運動方面加以引導,因為適當的運動對孩子發育有好處。
4、白天安靜,晚上活躍:缺乏安全感
有些胎寶寶,白天的時候胎動很少,但是一到晚上就開始變得活躍起來。胎兒之所以會有這種類型的胎動,可能是因為他聽不見外面的聲音感到害怕,於是就自己製造一點兒動靜,試圖用這種方式來安慰自己。
這類寶寶出生後常常因為缺乏安全感,比較依賴父母,性格往往比較內向,十分黏人,這就需要父母多抽出點時間來陪伴他們。
寶寶性格跟什麼有關係
孩子最初的性格如同白紙一張,而在成長的過程中,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也就養成了不同的個性。
性格一經形成便比較穩定,但是並非一成不變,而是可塑性的。
因此,雖說寶寶們的胎動情況,能夠讓爸爸媽媽們大致判斷出孩子以後的性格,但是想要培養出一個好性格的寶寶,也更需要父母在後天加以引導和培養。
遺傳因素
有研究指出,遺傳因素對於人性格內向或活潑有很大影響。
不可否認的是,任何生物都能把自己的一些特性遺傳給後代,這就是說性格也可能是遺傳的。
孕期媽媽的情緒
遺傳學家的相關研究發現:「一個孩子的性格和脾氣,其實在娘胎里就決定好了,很難改。而決定孩子性格的主要因素,和人體內腦神經遞質有著息息相關的聯繫。而這個腦神經遞質,主要受母體孕期情緒的影響。」
因此,懷孕期間,產婦的情緒對胎兒的影響其實還是很大的。
如果寶媽在懷孕期間,變得焦慮且抑鬱,導致激素分泌紊亂,腦神經遞質分泌不足,就很有可能導致胎寶大腦皮層的神經發育受到抑制,繼而出現寶寶的性格內向孤僻的情況。
後天環境
人的性格是根據環境的不同而又不一樣的表現形式。
因此,寶寶的性格雖說在娘胎里就決定了,但這指的只是寶寶的基礎性格,在成長過程中,後天環境的影響往往至關重要,一個好的環境能夠鑄造一個好的性格。